劉發(fā)鵬
摘 要:教育是育人之本,是學生成長成才的關鍵。新時期下對于數學教學進行了改革與創(chuàng)新,針對農村中學的具體情況,結合中學數學的特點特色,要適時對教學方式做出調整。主要通過分析農村中學數學教學的現狀及問題,得出進行教學的主要措施。
關鍵詞:新時期;農村中學;數學教學
一、農村中學數學教學的現狀及問題
相比于繁華的城市而言,偏遠的農村在教學的硬件與軟件設施上,都有所欠缺。許多農民工父母迫于生活的壓力,無法將子女帶在身邊就學,農村的孩子只能在家鄉(xiāng)接受教育。在教育的接受程度來說,農村中學學生的教育接收面窄,思維想象能力差。學校也無法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教學設備與資源。因此說,在新時期下對于農村中學的數學教學亟待改革。
(一)學生基礎不扎實,學習興趣不濃厚
高中階段的學習,數學就顯得系統化和有難度,這對農村的孩子來說是一種很大的挑戰(zhàn)。農村中學的大多數孩子,都存在著基礎性差、知識掌握不扎實的問題,這與學生的生長環(huán)境有著很大的關系。再者說,孩子主要學習的數學知識是來自于書本,對于生活中的數學現象和數學道理觀察不多,理解又少,接受知識面較窄。在課堂上學習的數學知識不能夠準確地做到舉一反三,學習數學就顯得尤為吃力。學生學習數學,是要提高學生發(fā)散性的思維和運用,多種角度、多種方式解答題目,但由于學生沒有較深的數學基礎,也就發(fā)揮不出數學的優(yōu)勢。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中學數學是較為枯燥的一門學科,多數農村中學的學生不喜歡學數學,覺得難而沒有興趣。教師的教學方式沒有極大地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也就不會花費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在數學的學習上。
(二)教學資源稀缺,教師講課方式老套
農村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各種軟硬設施條件較差,因此在農村中學的數學教學課堂上,教學資源相對缺乏,這就限制了農村教師在上課時,利用多種方式來提高教學質量,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新課標對于教師的教學方式提出了新的標準與要求。在傳統的教學課堂上,教師主要作為課堂的主導者,而學生則顯得多為被動。教師只是機械化地將課本知識傳授給學生,而不注重學生對知識的思考過程。也很少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這就使得學生學習知識時不能夠靈活地把握與運用,造成了知識的死板,也體現不出師生平等,快樂教學的理念。
二、新時期下農村中學數學教學的主要措施
在新時期下,結合中學數學的特點,基于對農村中學數學教學內容和方式改革,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數學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生讀一讀的興趣,閱讀有關數學的趣味小故事,探索每一個數學知識的由來;鼓勵學生講一講,讓學生主動去講解身邊的數學知識,加強與老師的互動交流;帶動學生做一做,動手實踐數學模型,加深對數學的理解。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思考能力
在數學的課堂上,教師不能僅局限于數學知識的機械化講解。在教學過程中適時地講述有關的故事,如:華羅庚與“黃金分割”,陳景潤“皇冠”摘寶,鐘愛科學的牛頓,輪椅上的“黑洞理論”,海灣戰(zhàn)爭與數學等故事,讓故事滋潤孩子的心靈,讓興趣之火點燃。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學生感受到數學中的魅力與樂趣,逐漸消除心中對數學無聊乏味的定義。這些內容可以引進初一數學“走進數學世界”的學習,作為入門的知識來給大家一個初步的印象。
師生間的互動交流是提高數學知識的關鍵,教師要鼓勵學生主動去探索學習,讓學生逐漸走上講臺,作為課堂的主講者來講述身邊的數學故事和數學知識。例如,學習數學物體的影子和面積計算,可鼓勵學生動手去做出物體的模型,在課上請同學拿著模具講解。通過讓學生親自實踐、上臺講解,提高數學學習。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運用幽默的語言、生動的比喻、有趣的例子活躍課堂氣氛。
(二)加強師生互動交流,打造高效的課堂
對于中學數學的教學內容來說,證明題便是學生學習數學的最大障礙與困難。由于證明題需要調動大量的知識,也要求學生思維邏輯和較強的計算功底。教師可在講解證明題時,分步驟進行細致化講解,讓同學采用小組討論的方式,理清題目的思路,寫出解題的過程。每組之間進行互動和交流來探索更多的解法和更多的思路,再由老師進行正確的引導,最終提升知識。這個過程不僅加強了同學間的互動和交流,也加強了師生間的親密關系,讓數學課堂更加生動有趣。
在學習數學這門科目時,重點就是要盡可能地激發(fā)學生的所有思想。大膽創(chuàng)設能讓他們好奇的實際問題。比如,在講解乘方的時候,課上枯燥地結合書本進行講解,學生有可能一時理解不了。教師可以創(chuàng)新講課方式,讓學生動手解決這一數學問題??勺寣W生討論“一張足夠大的紙,對折五十次后有多高?”在這個討論的過程中,學生互相交流發(fā)表不同的意見和看法,也有的學生動手去實踐最終的結果。學生討論后,教師再告訴他們結果,這時學生會覺得非常好奇,這樣學生對學習乘方就產生了興趣,從而也加深了印象。
總之,數學的學習是一個系統化的過程,農村中學的數學教學也應在新時期的背景下進行改革和創(chuàng)新。力求給學生提供一個學習數學的良好環(huán)境,培養(yǎng)社會所需的數學人才,提高學生內在的數學素養(yǎng)和數學技能。
參考文獻:
[1]張景斌.中學數學教學教程[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
[2]李求來.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研究[M].長沙: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