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朝霞 薛貝貝
摘 要 隨著我國研究生招生規(guī)模不斷擴大,理工類高校逐漸開始招收外語類研究生。理工類高校外語研究生的培養(yǎng)具有特殊性,如何依托自身優(yōu)勢發(fā)掘出更加行之有效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模式是當前理工類高校外語研究生教育工作者面臨的重大課題。本文通過對現階段理工類高校外語研究生綜合素質培養(yǎng)現狀的分析,探究符合社會發(fā)展趨勢的培養(yǎng)模式,旨在為今后我國理工類高校外語研究生的培養(yǎng)提供參考。
關鍵詞 理工類高校 外語研究生 綜合素質
中圖分類號:G64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9.02.022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expansion of postgraduate enrollment in China, foreign language postgraduates are gradually recruited in universiti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cultivation of foreign language postgraduates in universiti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its own particularity. How to find a more effective comprehensive quality cultivation mode relying on its own advantages is a major issue facing foreign language postgraduate educators in universiti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training of foreign language postgraduates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training mode in line with the social development trend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training of foreign language postgraduates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universities in China.
Keywords polytechnic colleges; foreign language postgraduates; comprehensive quality
研究生教育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研究生教育狹義質量指的是研究生在學術創(chuàng)新和學業(yè)方面取得的成就,包括學位論文選題的理論價值和應用價值、在某些領域提出一定的獨創(chuàng)性觀點、學位論文寫作的科學性、邏輯性和規(guī)范性等。而廣義研究生教育質量則是指研究生對社會環(huán)境的適應程度和適應能力。[1]因此,本文中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指的是廣義的研究生教育。
近年來,隨著我國研究生招生人數不斷增多,一些理工類高校的外國語學院開始招收研究生,如何提高理工類高校外語研究生的綜合素質成為研究生教育工作者需要面對的一大難題。如上文所示,在廣義的研究生教育中綜合素質不僅包括科研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還包括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及身體素質、心理素質等諸多方面。只有綜合素質過硬才能稱之為一名合格的研究生。
1 理工類高校外語研究生綜合素質培養(yǎng)現狀
由于我國理工類高校的外語專業(yè)普遍起步較晚,師資力量有限,再加上得不到足夠的重視,缺少科研項目及經費支持等原因,使得研究生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很難做到與時俱進。因此,現階段我國理工類高校外語研究生綜合素質培養(yǎng)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1.1 課程設置沒有結合自身特色
首先,現階段理工類高校外語研究生的課程設置大多還是傳統(tǒng)的語言文學類課程,重視語言學及文學理論的學習,和其他文科類高校課程設置基本相同。其次,有些高校雖然開設了商務外語、旅游外語、計算機外語等課程,但是講授課程的大多不是專業(yè)老師,學生的學習都停留在書本上,最后學生只是掌握了一些專業(yè)詞匯,并不能將這些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最后,很少有理工類高校運用自身優(yōu)勢,在外語學院開設與理工科相關的基礎課程,培養(yǎng)學生成為復合型人才。
1.2 教師知識結構單一,教法陳舊
大多數理工類高校外語學院的教師從本科階段研究生階段都是外語專業(yè),受到的也是傳統(tǒng)的外語教育,導致他們對于單詞、語法、語言學及文學理論等內容十分精通,但是對于其他學科的內容卻知之甚少。再加上有些教師依然采用本科的“填鴨式”教學方法,上課就是老師的“一言堂”,并不能很好地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
1.3 學校對外語專業(yè)不夠重視,投入較少
理工類高校普遍比較重視理工科專業(yè)的發(fā)展,對于外語專業(yè)往往不夠重視。外語學院的研究生普遍沒有自己獨立的實驗室,語音室、同傳室、資料室等硬件設備也不完善。此外,理工類高校圖書館的外語類書籍和期刊等研究資料普遍數量少且十分陳舊,不能滿足學生進行課題研究以及撰寫畢業(yè)論文的需求。
1.4 學生自身缺乏明確目標和創(chuàng)新精神
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不斷擴招,據統(tǒng)計,2017年全國本科畢業(yè)生人數達到795萬,2018年更是接近820萬,龐大的畢業(yè)生人數勢必會導致就業(yè)壓力增大。因此,一些學生為了逃避就業(yè)盲目選擇考研,他們將來并不想從事科研工作,只是想在學校再玩兩三年。還有一些學生為了考研而考研,認為考上研究生就萬事大吉了,從而失去了努力的目標和創(chuàng)新的動力。理工類高校的外語專業(yè)由于自身實力相對薄弱,報考人數有限,招到上述兩類學生的可能性較大。因此,如何幫助學生樹立切實可行的目標,如何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是理工類高校外語教學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重大問題。
1.5 過度重視科研素質,忽視德育及身心素質的培養(yǎng)
現如今,科研成果是評價研究生優(yōu)秀與否的重要指標,評獎評優(yōu)時也主要是看學生發(fā)了幾篇論文,都發(fā)表在什么級別的期刊上,直接導致了培養(yǎng)單位只重視研究生科研素質的培養(yǎng),忽視了道德素質、身體素質以及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實際上,研究生階段并不只是搞研究,做學問,研究生需要面對學習、就業(yè)、婚戀、人際關系等多重壓力,一旦某一方面處理不好,極容易出現心理問題。還有一些學生平時缺乏體育鍛煉,并且經常熬夜寫論文、做實驗,時間長了身體勢必會出現問題。之所以會出現上述這些問題,歸根結底是培養(yǎng)單位對于研究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培養(yǎng)不到位造成的。此外,德育也十分重要。有些學生雖然具備一定的科研能力,但是道德素質不過關,就會出現學術造假、論文抄襲等情況。
2 理工類高校外語究生綜合素質培養(yǎng)途徑
實際上,理工類高校在外語研究生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正因為是理工類高校,學生有更多機會接觸到外語之外的知識,更有利于復合型、應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學校要善于利用這種優(yōu)勢,積極探索出一套適合理工類高校外語研究生綜合素質培養(yǎng)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2.1 結合自身特色,優(yōu)化課程設置
在就業(yè)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企業(yè)迫切需要的是既會外語又懂專業(yè)知識的復合型人才,需要的是理論基礎扎實,實踐能力強的應用型人才。理工類高??梢越Y合自身特色,在開設傳統(tǒng)的語言學及文學課程之外,開設一些理工類基礎課程,如計算機基礎知識,光學基礎知識等等。這些課程不必拘泥于用外語來講,可以聘請相關學院的專職教師來講授,這樣的好處是提高了課堂效率,讓學生真正學到外語之外的知識,掌握其中的規(guī)律,避免出現上了一學期的課只記住一些專業(yè)詞匯的情況。專業(yè)詞匯完全可以由學生在課下自己解決,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寶貴的上課時間,讓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更多的知識。此外,學校還應開設一些實踐課程,如外語演講、同聲傳譯等,以學生為主體,在課上模擬真實場景,讓學生在實踐中不斷提高外語水平。這樣一來,在進入企業(yè)之前,學生就已經掌握了相關的基礎知識,在入職之前,就已經有了實踐經驗。
2.2 改善教師知識結構,改革教學方法
外語專業(yè)教師知識結構單一,這是我國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普遍問題,與我國傳統(tǒng)的外語研究生培養(yǎng)模式有很大關系,因此,想在短時間內改善某一位教師的知識結構十分困難。最高效的辦法是從總體上改善外語學院教師的知識結構,即聘請其他專業(yè)教師來外語學院授課。在這一方面理工類高校優(yōu)勢明顯。此外,研究生教育不同于本科生教育,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改變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方法,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可以采用“論文演講+提問討論”的上課模式,即老師規(guī)定或學生自主選擇某一課題,以個人或小組為單位撰寫小論文并在課上演講,之后由老師和其他同學提問,最后老師進行補充和總結。這樣既可以鍛煉學生的論文寫作能力和外語演講能力,又可以提高學生發(fā)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3 加大對硬件設施的投入力度
硬件設施對于外語研究生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幫助很大。不過,理工類高校普遍對理科實驗室投入較多資金,對外語等文科專業(yè)硬件設施的資金投入并不盡如人意,導致這些專業(yè)設備陳舊,不能順應時代發(fā)展。就外語專業(yè)而言,學校應完善語音室、同傳室、資料室、實驗室等基礎設施建設,這樣不僅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改革教學方法,還可以幫助做科研的師生早日取得研究成果。此外,學校還應多購買一些最新最權威的外語類圖書及期刊,使學生可以接觸到最先進的研究成果,有助于培養(yǎng)他們的科研素質。
2.4 樹立明確目標,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
研究生階段并不是學習的最終階段,相反,恰恰是一個人科研生涯的嶄新開始。針對有些學生考上研究生之后就懶惰懈怠失去奮斗目標這種情況,學校應派專人與學生進行協商,幫助他們制定適合自己的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和科研目標,并監(jiān)督學生完成計劃。此外,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外語人才也十分重要。創(chuàng)新型外語人才,不僅要具備過硬的外語語言技能、扎實的語言基本功和深厚的文化基礎,還必須具備進行創(chuàng)新活動和實踐所必需的創(chuàng)新素質。這里的創(chuàng)新素質包括創(chuàng)新精神、創(chuàng)新能力和創(chuàng)新人格。[2]由于理工類高校理科實驗室眾多,可以安排外語專業(yè)的研究生進入實驗室從事文獻資料的翻譯工作,這樣不僅可以鍛煉外語學生的實踐能力,也方便理科學生閱讀文獻。此外,學校應定期聘請外語學術研究領域的知名人士來學校舉辦講座,啟發(fā)學生發(fā)現新的研究課題。
2.5 重視德育及身心素質的培養(yǎng)
科研素質的培養(yǎng)固然重要,但是也不能忽視研究生德育及身心素質的培養(yǎng)。學校應定期通過班會課或學校的微信公眾號對學生進行學術道德及誠信教育。此外,開設與心理衛(wèi)生知識有關的選修課,并設立心理咨詢室,幫助學生提高抗壓能力,積極面對困難和挫折。最后,學校應定期組織趣味體育活動,并組織研究生組成聯隊,參加校運動會,加強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學生對體育運動的熱情。
3 結語
研究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對研究生的發(fā)展具有重大意義,學校不僅要重視學生科研素質的培養(yǎng),更要重視學生道德素質、身體素質以及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理工類高校在外語研究生的素質培養(yǎng)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學校要善于利用這種優(yōu)勢,加大對外語專業(yè)的投入力度,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使學生成為“外語+其他專業(yè)”的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孫名蕊.高校外語專業(yè)研究生教育淺析[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8(5):69-70.
[2] 文秋芳.英語專業(yè)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體系的研究與實踐[J].國外外語教學,2002(4):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