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丙鋒
摘 要:游戲,在辭海中的定義是:以直接獲得快感為主要目的,且必須有主體參與互動的活動;亞里士多德對游戲的定義是:游戲是勞作后的休息和消遣,本身不帶有任何目的性的一種行為活動;而拉夫·科斯特的游戲定義:游戲就是在快樂中學會某種本領的活動。
關鍵詞:游戲;體育教學;新課程標準
通過對游戲定義的理解,我們可以大體的理解到:游戲首先體現(xiàn)的是快樂,然后才呈現(xiàn)它所包含的知識。
一、小學體育教學中的現(xiàn)狀
我所從事的是農(nóng)村小學4~6年級的體育教學工作。根據(jù)近5年的教學實踐和觀察得出以下結論:
1.低年級的學生思維差,理解能力較低、情緒變化較大,對于體育課,他們的思想就是以娛樂為主,對于一些專門的知識理解較慢,動作復制性較差,即使用了大量的時間來提高學生的注意力,他們也很難掌握專業(yè)的知識。
2.高年級的學生理解力提高了,但是對體育練習項目有了分化;男生多喜歡一些競技性強的,而女生卻喜歡一些溫柔型的,甚至于有很多的學生還是喜歡以前的體育教學模式——自由活動。只有極少數(shù)的學生要求練習一些專業(yè)知識和技能,當然他們的這種興趣還是在老師多次做思想工作和嚴加練習后形成的。
二、義務教育階段小學體育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
1.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2.激發(fā)運動興趣,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
3.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4.關注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確保每一個學生受益。
尤其是新課標中要求我們:在義務教育階段,應注重學生基本的運動知識、運動技能的掌握和應用,不過分追求運動技能傳授的系統(tǒng)和完整,不苛求技術動作的細節(jié)。充分發(fā)揮游戲活動的作用,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興趣。本課程十分重視通過體育活動來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意志品質和調節(jié)情緒的能力。在教學中,要防止只重視運動技能的傳授,而忽視心理健康目標達成的現(xiàn)象;要努力使學生在體育活動過程中既掌握基本的運動技能,又發(fā)展心理品質;要注意創(chuàng)設一些專門的情境,采取一些特別的手段,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三、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我們的做法(以快速跑為例)
我們都知道快速跑是以體現(xiàn)學生快速移動為主的活動項目,其中動作技術分為: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和終點沖刺四個部分。
按照以往的慣例,我們首先會直接告訴學生快速跑的四部分技術,然后講解各部分的動作要領,讓學生去做模仿練習。尤其是在練習途中跑的過程中,學生要多次地、重復地、大量地練習跑動,很多學生對這樣枯燥的訓練產(chǎn)生反感,從而不情愿上體育課。
現(xiàn)在,通過我們對新課標的學習和體育教研組的研討,根據(jù)學校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們把游戲(尤其是部分有地方特色的游戲)加入到我們的體育課中。
例:快速跑課題和各個部分的引出
首先,我們讓學生做一個游戲——冰糕化水。游戲內(nèi)容為:在一定的區(qū)域內(nèi),選3~5名學生為追人的,其他的學生在規(guī)定的區(qū)域中可自由活動,等追人的同學到你面前快捉住你時,你迅速地喊出“冰糕”,這時他是不能抓你的,而你也不能動;等他走以后你可以喊出“化水”,身體就可自由移動。通過這個游戲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練習了學生的反應,也使學生脫離了以前那種乏味的準備活動。
然后,通過大家熟悉的“黃河、長江”游戲,讓學生在不自覺的情況下加大了練習的強度,同時通過老師的提問“那些同學被抓到了,為什么?”“那些同學抓到了別人,你是怎樣抓到的?”……通過這樣一些引導性的問題,學生能表現(xiàn)自己,都會搶著回答,這樣就引出了影響快速跑的幾個主要因素:反應、步長、步頻和自信勇敢。
接著,通過跳繩的快慢練習一下頻率和力量,通過跳繩快速移動練習一下步長。
最后,通過比賽的形式,加強一下練習。這樣不僅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練習了快速跑的動作,而且提高了學生的興趣,增加了練習的強度還有學生之間的團結合作意識。
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也是按照新課標的要求:“突出強調要尊重教師和學生對教學內(nèi)容的選擇性,注重教學評價的多樣性,使課程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興趣,養(yǎng)成堅持體育鍛煉的習慣,形成勇敢頑強和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促進學生在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諧地發(fā)展,從而為提高國民的整體健康水平發(fā)揮重要作用?!闭n程標準的價值:“第一,增進身體健康。第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第。第三,增強社會適應能力。第四,獲得體育與健康知識和技能”來實施教學的,所以在我們的教學中,基本實現(xiàn)了寓教于樂。
游戲,不止給學生帶來了歡樂,帶來了知識,更重要的是告訴學生如何在快樂中尋找知識,在知識中發(fā)現(xiàn)快樂。
參考文獻:
[1]孫本川.小學體育游戲化教學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38):200-201.
[2]陳泰民.小學體育游戲化教學的作用與方法[J].課程教育研究,2018(38):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