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海英
[摘 要]目前,在口語教學的目標制定方面,普遍存在著過高過低以及脫離學生生活的現(xiàn)象,教師要注重對學生口語交際教學目標的設定與把握,以全面提升口語交際教學質量。
[關鍵詞]統(tǒng)編教材;口語交際;教學目標;把握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9)10-0091-01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中對第一學段口語交際訓練的基本要求是:有表達的自信心,積極參與討論,敢于發(fā)表自己的意見;與別人交談,大方得體,有禮貌等等。這充分體現(xiàn)出課程標準對口語交際三維目標的均衡關照??谡Z交際的三個維度主要是指參與意識,情感態(tài)度,表達能力。在目前的口語交際教學中,普遍存在著重表達輕情感以及參與度等現(xiàn)象,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對講的內容,表達怎樣,關注過多,但對于學生參與時的態(tài)度情感等等關注較少,因而,對口語交際教學目標制定的度把握得不夠恰當,那么,在口語交際教學中,如何把握好目標設定的度,以全面提升口語交際教學質量呢?筆者對此作了如下探究。
一、把握好表達的度,不隨意拔高或者降低教學目標
在低段口語教學中,教師要從學生年段出發(fā),準確把握編者意圖,制定符合學生年段特點的教學目標,既不拔高,又不降低,只有把握好表達的度,才能真正提升口語交際教學質量。
如統(tǒng)編教材一年級下冊口語交際《聽故事,講故事》一課,要求學生們在聽故事的時候,可以借助圖畫來記住故事內容;講故事的時候,聲音要大一點,讓別人聽清楚。因此,在學生借助圖畫講故事的時候,教學目標的重點就要放在“聲音大一點,讓別人聽清楚”這一目標上,如果教師讓學生有感情地講故事就屬于拔高了對學生的交際要求。
在低段口語交際教學中,教師應從學生特點以及教材中對學生口語交際訓練的要求出發(fā),把握好表達的度,不拔高,不降低,才能真正滿足學生需要,為學生著想,提升口語交際教學質量。
二、把握好情感的度,不以模式化的標準來確定教學目標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關注學生在口語交際中的學習情感?;谶@個目標,在課堂中教師要盡量設置出接近真實情境的口語交際氛圍與情境,而不是為了訓練而訓練,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情感,讓學生的口語交際過程變得輕松有趣。
如統(tǒng)編教材一年級上冊《我們做朋友》一課,教師只有真正喚醒每個學生想交朋友的意愿,才能真正激發(fā)學生口語交際訓練的需求,進而使課堂教學質量得到提升。因而,在教學時,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先讓學生做自我介紹,然后再進行交際這種固定的模式,轉而把教學目標的重點放在激發(fā)學生的情感以及主動參與學習這個目標上來。因此,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音樂情境:先讓學生聽“找朋友”這首歌曲,然后再展開交際活動。另外,教師也可以通過自制教具,讓學生自己制作紙飛機,飛機飛到哪里,然后這兩個學生再進行口語交際,這樣的形式可以使學生內在的情感被激發(fā),在快樂的學習氛圍中感受到交朋友的快樂。
由此可見,在口語交際教學目標的制定上,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仿真的情境,不以模式化的解讀來代替學生的交際實踐,才能讓交際活動自然真實地發(fā)生進而提升口語交際教學質量。
三、把握好參與的度,不僅是停留在點對點的交際范圍
交際,本身帶有群體性,一一對應的關系構不成交際的場。在口語交際教學中,要想激發(fā)學生們全體參與其中,教師在教學目標的制定上就要以全體參與為目標,進行教學設定,以為所有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礎。
如統(tǒng)編教材一年級下冊口語交際《打電話》一課,教材通過一組打電話場景圖向學生展示了打電話時應注意的一般要領,明確打電話應做到先問好,再報名,并把事情說清楚等打電話的方法。接下來,教材中又為學生提供了幾種打電話的具體場景,以使學生能夠在不同的場景中運用學到的內容進行交際活動。在這一課的教學上,教師就可以根據(jù)需要,讓學生以不同小組為單位,分別進行“約同學踢球”“向老師請假”“有位叔叔打電話給爸爸,但是爸爸不在家”等等具體情況的打電話訓練,這樣的安排可以激發(fā)每個學生的交際欲望,促進了學生口語交際教學質量的提升。
在低段口語交際教學中,教師要避免口語交際課成為少數(shù)人或者優(yōu)等生展示自己的舞臺,而要根據(jù)學生活潑好動,喜歡得到教師關注等特點,盡可能地為學生搭建起有助于多數(shù)學生活動交流的平臺,從而使全體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都能夠隨之得到極大提升。
總之,在口語交際教學中,要想真正提升口語交際教學質量,教師在口語交際教學目標的制定上,就要從三維目標出發(fā),把握好教學目標制定的度,以逐漸提升學生的口語交際表達能力。
(責編 韋淑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