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歷史中有很多易錯概念,在學生進入復習階段后,感覺基礎知識學會了,但是一些易錯的概念很容易混淆,很多歷史概念看起來相似,但是他們卻存在著很大的區(qū)別。通過對這些易錯概念進行辨析,可以使學生正確理解歷史知識。下面,我從“禁煙運動與鴉片戰(zhàn)爭”“資產階級維新派與資產階級革命派”“專制主義與中央集權”“區(qū)分王位世襲制、宗法制和分封制”四個方面入手,就高中歷史易錯概念進行初步的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高中;歷史;易錯概念
高中歷史涉及的知識點比較多,包括中國古代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近現(xiàn)代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等。高中歷史學習過程中有很多易錯的概念,學生在平時的歷史學習中掌握這些概念,學習歷史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結合自身的歷史教學經驗,就高中歷史易錯概念進行初步的分析與探討。
一、
禁煙運動與鴉片戰(zhàn)爭
禁煙運動是以清政府的閉關政策和鴉片走私為背景的,林則徐主持了虎門銷煙,銷毀了所有收繳的鴉片。禁煙運動成功的原因有人民群眾的支持、皇帝的支持以及林則徐的正確領導,虎門銷煙打擊了外國侵略者,為中國人民揚眉吐氣。禁煙運動打擊了英國的囂張氣焰,也使英國收到了經濟打擊,英國開始用戰(zhàn)爭的手段來打開中國貿易的大門,禁煙運動只是英國人開戰(zhàn)的一個借口,禁煙運動是鴉片戰(zhàn)爭的一個導火線,鴉片戰(zhàn)爭的根本原因是清政府閉關鎖國政策導致了中國的落后,而西方經過工業(yè)革命,經濟和軍事水平遠遠高于清政府,鴉片戰(zhàn)爭的失敗是中國落后的結果。
二、
資產階級維新派與資產階級革命派
資產階級維新派的代表人物有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主張變法維新,變君主專制為君主立憲制,積極從事維新變法。他們想通過自上而下的改革方法來挽救民族的危亡。資產階級維新派主張振興實業(yè),發(fā)展經濟,傳播民主政治思想。
資產階級革命派主張用暴力的方式來推翻清政府的統(tǒng)治,主張借鑒美法的經驗,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資產階級革命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孫中山、鄒容、蔡元培等。
資產階級維新派和資產階級革命派對待清政府的態(tài)度不同,維新派主張用改良的方式,革命派主張用暴力的方式,要推翻清王朝的統(tǒng)治。資產階級維新派主張君主立憲制,資產階級革命派要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
三、
專制主義與中央集權
專制主義是和民主政體相對應的一個概念,是指一個人獨裁的政權組織形式。專制主義中皇帝進行獨裁專制,國家的權力都在皇帝一人手中,皇帝對于軍事、政治的決策具有獨斷性和隨意性,皇帝的權力是至高無上的。專制主義存在于封建社會中,與它對立的是西方的民主制度,是由議會討論國家大事,人民參與國家管理。中央集權是相對于地方分權來說的,是指地方政府要服從中央政府的命令,受制于中央。地方要服從中央的命令,專制主義和中央集權有聯(lián)系也有區(qū)別,中央集權是君主專制的前提和基礎,君主專制是中央集權的產物,兩者保證了中央政府和君主的權威。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是中國封建社會的產物,適應了封建地主階級在政治和經濟上的需要。
四、
區(qū)分王位世襲制、宗法制和分封制
王位世襲制是指國家的王位由一個家族世代承襲的制度。世襲制的起源是禹的兒子啟在奴隸主貴族的擁護下,破壞了禪讓制,鞏固了自己的統(tǒng)治地位。禹推薦伯益,但是伯益表示謙讓,啟繼位并傳給了自己的后代。
宗法制是指王族按照血緣關系分配國家權力,以建立世襲統(tǒng)治。宗族和國家組織合二為一,宗法制的目的是保持奴隸主貴族的政治特權,加強對奴隸和平民的統(tǒng)治。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長子繼承制。
西周的宗法制導致了分封制,分封制將國家分為諸侯國,產生了眾多的卿大夫。宗法制度對中國的姓氏也有影響,宗法制源于父系氏族家長制,宗法制是用于區(qū)分嫡庶、親疏關系,目的是確立家庭財產的繼承權。宗法制中的嫡長子繼位,稱為大宗。嫡長子的同母弟以及庶母弟是小宗。大宗可以命令小宗,小宗必須服從大宗。宗法制的積極作用是注重家庭建設,具有家族凝聚力。消極影響是注重人情關系,違背現(xiàn)代的平等與法治觀念。宗法制對現(xiàn)代社會仍然具有影響,傳統(tǒng)文化中的宗法思想仍然存在。
分封制是古代國王分封諸侯的制度,諸侯在封國內享有世襲統(tǒng)治權,他們要服從天子的命令,定期進貢、維護周室安全?!疤熳印睂⑼恋胤纸o王室、功臣或者帝王的后裔,稱為“諸侯國”,諸侯在自己的封疆內,對卿大夫再次進行分封,層層分封,形成了通知階級內部的森嚴等級。在分封制下,土地并不完全是周王室的,是由諸侯國所擁有,只需要向周王室繳納一定的進貢。
綜上所述,高中歷史教師要帶領學生分析歷史概念的差別,使學生正確的理解歷史概念。知道相似概念之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在平時的歷史教學中,安排給學生一些相關的習題進行練習,提高學生對歷史概念的區(qū)分能力。只有學生能夠正確的區(qū)分這些歷史概念,才能對歷史學科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提升對歷史學科的學習興趣,提升分析歷史事實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陳秀蓮.談高中歷史教學中學生易錯、理解誤區(qū)及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0(1):115-116.
[2]宋振.論高中歷史高效課堂的構建[J].戲劇之家,2014(13):185.
作者簡介:
郭煥濤,河南省平頂山市,河南省平頂山市第一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