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夢華
摘要:陳蕓,是清代作者沈復的妻子,同時也是他的代表作品《浮生六記》中的主要人物。而正是這部流傳千載的作品讓陳蕓栩栩如生且多姿多彩的形象躍于紙上,她也因此永恒而光鮮地活在了一代代人的心目中。陳蕓身上所具有的種種閃光點讓無數(shù)讀者為之傾倒,她的可愛形象更是深入人心,具體體現(xiàn)在:堅守女子的知性才情、散發(fā)耀眼的人格光芒、獨具堅毅的生命魅力、追求生活的美好與愛。
關(guān)鍵詞:浮生六記 陳蕓形象? 可愛
中圖分類號:I2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05-0118-02
沈復,字三白,號梅逸,是清朝乾嘉年間生活在蘇州的一個無名文人?!陡∩洝肥巧驈偷囊徊渴闱樾宰詡魃⑽模珪擦?,今現(xiàn)存前四記。前四記都有陳蕓形象的體現(xiàn),沈復與陳蕓的愛情故事主要集中于卷一《閨房記樂》,沈復用他那毫無矯飾、清新自然的文字展現(xiàn)著一個可愛動人的妻子印象,體現(xiàn)著夫妻情愛的溫馨,字里行間流露出對妻子的一往情深與深切緬懷,同時,陳蕓的可愛之處,也成為這部重要作品的核心魅力之一。本文旨在通過對《浮生六記》內(nèi)容的研究,探討陳蕓可愛形象的具體體現(xiàn)——堅守女子的知性才情、散發(fā)耀眼的人格光芒、獨具堅毅的生命魅力、追求生活的美好與愛。
一、堅守女子的知性才情
陳蕓的才情與知性并重是她可愛之處的第一大表現(xiàn)。在那個封建時代,沈復和陳蕓無疑是幸運的,他們沒有因父母的媒妁之言深陷夫妻不相愛這種悲慘的婚姻泥沼,反而因心靈的相契成為彼此心意相通的知音。在沈復和陳蕓那里,愛情是一塵不染的圣物,是兩者心靈的相互感應,它像無線電波一樣在空中自由地飄蕩,尋覓“心有靈犀一點通”的知音。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這樣的心靈感應是有條件的,那就是雙方的思想與心靈都要處在相對平等的位置。在那個“女子無才便是德”的環(huán)境氛圍中,陳蕓卻以自己淡雅的氣質(zhì)和雋秀的才思不僅成為沈復琴瑟和鳴的人生伴侶,更成為他惺惺相惜的同道中人。
陳蕓的可愛首先在于她才情斐然。陳蕓在文中的第一次出現(xiàn),就展示了她的天資聰穎——口授《琵琶行》,即能成誦。這樣的天賦她卻沒有因時代的限制而浪費,反而“一日,于書簏中得《琵琶行》,挨字而認,始識字。刺繡之暇,漸通吟詠,有‘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之句”。雖然僅僅有一聯(lián),但是詩的韻致卻著實優(yōu)美。可見,她并沒有像封建社會的其他女子一樣,遵從“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意識,對文學上的天賦置之不理,而是選擇堅守這一才情,使它充分發(fā)揮。
陳蕓對文學總是有自己的見解和思想,這樣的她才可以和沈復一起對酒吟詩、縱論古今。對于那思想深邃、氣勢雄渾的古文她也能侃侃而談。一次,沈復問她更喜歡李白還是杜甫。陳蕓說自然是更喜歡李白了,杜甫的詩錘煉精純,獨步海內(nèi),無人可及,而李白的詩豪邁奔放,瀟灑飄逸,極具壯闊意境,沈復聽罷,兩人一起爽朗大笑。從這件生活小事中看得出兩人皆為才情俱佳之人,連開的玩笑都生動有趣。
在生活中,她還具有知性的智慧之美。陳蕓喜歡吃臭豆腐,沈復戲弄陳蕓問她想做狗還是蟬。要是換了一個女人聽到丈夫這么說自己應該會無地自容,但陳蕓的可愛就在于她不但不臉紅,還擺出一堆邏輯性極強的道理,她不僅不以為恥地說出了自己喜歡吃腐乳是因為小時候家窮而腐乳便宜,自己正是不忘本的表現(xiàn),而且還戲謔而有力地反駁了沈復,最后弄得沈復也跟著吃起臭豆腐來。她那知性與才情并重的可愛怎能不讓沈復為之心動呢?
二、散發(fā)耀眼的人格光芒
具有人格魅力是陳蕓可愛之處的第二大表現(xiàn)。陳蕓是一個真實通透的人,她不張揚也不虛飾,保有著一個完整的本性和一顆純凈的心靈。無論是對待夫君、公婆,還是對待朋友、仆人,她都能做到真誠恭敬,舉手投足與只言片語之間,都讓人看到她身上散發(fā)出的耀眼光芒。
陳蕓的人格魅力之一在于她有顆愛丈夫的赤誠之心。她對夫君的愛是不言不語,是默默無聞,毫不張揚卻有力量。沈復為她夾菜時才知道她已經(jīng)吃齋好多年了,計算過日期才意識到原來是陳蕓在他出痘的時候為他祈福才開始吃齋的。在日常小事中,陳蕓的愛也是處處流露。她會為夫君準備精致漂亮的梅花形食盒;在沈復失去職業(yè)后,她積極地為他謀劃出路,強顏歡笑,對他百般安慰,沒有一絲抱怨;在沈復要奔赴大雪之路向親戚求助之前,她會充滿關(guān)切地叮囑夫君要小心,照顧好自己……這樣處處溫柔有力量的愛怎能不讓沈復深深感動呢?
陳蕓的人格魅力之二在于她熱愛家人,對自己的家庭任勞任怨地無私奉獻著。一家三口靠著她的針線活艱難度過,弟弟上學后,學費、伙食費都由她一手負擔,從沒有讓弟弟難過。她熱愛子女,在和沈復一起去農(nóng)村住之前,為了讓孩子不隨自己辛勞奔波,就盡心盡力地安頓好自己的孩子,在分別時,卻放聲痛哭。對待公婆,她孝順恭敬,陳蕓的公公讓陳蕓代筆寫家信,后來卻因為有人說閑話,她的婆婆就認為是陳蕓在寫信的時候做事不周所致就不讓她代筆,公公卻怒曰:“想汝婦不屑代筆耳!”陳蕓一直不做解釋,沈復回到家后問清原委,本想找機會向父親解釋一下,陳蕓卻說:“寧受責于翁,勿失歡于姑也?!边@是需要多大的氣度才寧愿自己受委屈也不愿讓婆婆生氣?。∷馁t淑方正顯示著那迷人的可愛之光。
陳蕓的人格魅力之三在于她具有平等意識,能真心實意地對待朋友和仆人。陳蕓絲毫不顧自己是書香門第,也不顧家人的反對而與一個妓女結(jié)交為好友,她與妓女憨園一見如故,從來沒有排斥過她,而是平等地看待她。她是善良無私的,在自己遭受痛苦之時,仆人狠心地卷財而逃。面對仆人的背叛,她卻還為仆人處處著想,她害怕仆人出現(xiàn)生命危險,自己卻沒法向他的母親交代??梢姡男亟蟛皇且话闳怂芗啊j愂|沒有傾國傾城的美貌,但是一個真正美的人任何附加的首飾都是多余的,她的美是一種內(nèi)斂的氣質(zhì),內(nèi)心寧靜而澄澈,身上似乎帶著八月桂花氣息朔風,給人溫暖,外表的美總會因衰老而消逝,而她那人格魅力所散發(fā)的香味卻會愈久彌香!
三、獨具堅毅的生命魅力
陳蕓可愛之處的第三大表現(xiàn)在于她獨具堅毅的生命魅力。
在陳蕓所處的封建時代,女性被沉重的枷鎖禁錮,陳蕓一方面謹遵封建禮教的三從四德,一方面又敢于抵制封建文化的束縛,而追求心理的自由。她的身上匯聚了女子的許多美好品質(zhì),但是卻抹去了一些閨閣之氣,不像古代封建女子那般謹小慎微地遵循著封建禮教對婦女的無理約束,反倒有著男子襟懷。在面臨著生活中的困頓時,她也能堅強樂觀地解決。陳蕓正如生命力頑強的種子,從不對貧瘠的土壤唱詛咒的歌。這樣的生命力才是應對生活的最佳方式,才真正能讓讀者為之贊嘆不已。
陳蕓所處的時代,女子的自由十分有限,她們不能隨意出門,她們活動的范圍就只能在自己的房間里、院子里,但是陳蕓卻對外面的世界有著急切的向往,她能勇敢地說出來并且想方設法做到。那繁華的水仙廟讓蕓娘很是神往,又苦于自己是個女子而不能去,沈復就慫恿她穿上自己的衣服,戴上自己的帽子,腳著蝴蝶履。偽裝好后,陳蕓還模仿男人作揖和走路的姿勢,這樣的場面也展示了陳蕓的調(diào)皮可愛。
陳蕓四歲喪父,在尚未出嫁前作為家中長女挑起生活重擔,她能以自己頑強的生命力勇敢地面對生活中的挫折,她用做針線活的收入支撐著家庭的開支,供弟弟正常讀書上學。在陳蕓病情更加嚴重時,她拒絕夫君去請醫(yī)生為她治病,并說出了一番感人肺腑的話:“憶妾唱隨二十三年,蒙君錯愛,百凡體恤,不以頑劣見棄,知己如君,得婿如此,妾已此生無憾!”夫妻二人相互扶持二十三年,生死相隨,有憾亦無憾。這時的陳蕓依然以安撫丈夫的姿態(tài)從容地面對死亡,她生命的堅韌品格怎能不讓人感動呢?即使在他們生活最困頓的時候,兩人也能不離不棄,相伴而行。正是陳蕓堅強樂觀的品格使得夫妻二人年愈久而情愈密。
四、追求生活的美好與愛
陳蕓可愛之處的第四大表現(xiàn)在于她對生活中美好與愛的追求。她蘭質(zhì)蕙心,具有封建時代女性所缺乏的襟懷和才識。她像秋天一樣成熟美好,這時,生命的果實像熟稻子似的在美麗寧靜的氣氛中等待收獲。她像是平淡瑣碎日子里的藝術(shù)家,一次次地捕獲生活中的動人之處。她的心早已越過深閨,朝向美麗的大好河山與詩意遠方。
陳蕓極具生活的情趣,連花花草草也是疼愛有加。當“歸途游戈園,稚綠姣紅,爭妍競媚。王素憨,逢花必折”之時,蕓叱曰:“既無瓶養(yǎng),又不簪戴,多折何為!”[1]P7她生氣中又流露出一種迷人的可愛,在《浮生六記》沈復的諸多描述中,我們讀者仿佛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臨其境。
陳蕓心靈手巧,很會生活。沈復愛客,他們時常在一起喝酒聊天,吟詩作畫。他們想去賞油菜花,還希望喝上熱酒,正當“眾議未定”時,陳蕓卻高興地想出好主意。于是他們便租了火爐,先是煮茶喝,后來暖酒熱菜,引得路過的游人羨慕不已。她的聰慧還在于總能將一些奇妙的想法付諸實踐,為平凡的生活增加趣味。丈夫喜歡在案頭擺放一些瓶花,陳蕓為了能讓它們在自然氣候之下依然有風韻神態(tài),便“覓覓螳螂蟬蝶之屬,以針刺死,用細絲扣蟲項系花草間,整其足,或抱梗,或踏葉,宛然如生”。她的聰慧著實讓人嘆服!
陳蕓對于生活的追求,更看重精神層面,她不物質(zhì),只是想要尋覓內(nèi)心的富足與心靈的靜謐。沈復的弟弟娶媳婦時,弟媳想要一些珍珠作為頭飾,陳蕓就慷慨地把納彩時夫家送給她的珍珠拿出來,交給母親處置。她的對于生活狀態(tài)的心愿單純而美好,“以供薪水。君繡我畫,以為持酒之需。布衣飯菜,可樂終身。不必做遠游計也?!庇卸嗌倥幼非蠼?jīng)濟富裕的生活,追求奢華的服飾,而陳蕓更注重生活的質(zhì)量,她或許這樣認為,只有真正地學會生活,才能感受到生活的樂趣和意義,而任何附加的首飾對于真正富足的生活來說都是多余的。
五、結(jié)語
陳蕓的可愛是真實的,是能讓讀者感同身受的,因為她的可愛體現(xiàn)在方方面面,體現(xiàn)在她的知性與才情、她的人格魅力、她生命的堅毅、她對生活的愛等多方面。陳蕓像秋天午后的陽光,剝離了春天的青澀,夏天的熱烈,以及冬天的寒酷,有著融化一切的溫暖和性感。沈復正是以其純粹樸實的筆墨和飽含愛意的深情為我們展示了中國文學中最可愛的女人!
參考文獻:
[1](清)沈復.浮生六記[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2.
[2]尹菲陽.《浮生六記》中陳蕓形象的藝術(shù)價值[J].文化月刊,2016(17).
[3]鄔曉怡.《浮生六記》中的“新女性”——陳蕓形象探討[J].淮北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15(5).
[4]溫欠欠.浮生中的詩意與溫情論——《浮生六記》的情感內(nèi)涵[J].烏魯木齊職業(yè)大學學報,2017(4).
[5]王永波,黃蕓珠.論《浮生六記》陳蕓形象的文化底蘊[J].荊門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3(5).
[6]王靜.《浮生六記》陳蕓形象探析[J].文教資料,2012(12).
責任編輯:劉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