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德明
摘要:汽車行駛速度相對比較快,整個行車過程如果遇到突發(fā)險情,需要駕駛人員快速對其做好應急處理,如果駕駛人員處理不當必將引發(fā)重大交通事故。駕駛人員只有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才能夠積極應對行車過程中所遇到的一切突發(fā)情況。為此,本文將針對影響駕駛員行車安全的各項心理因素進行分析,并制定出與之相適宜的解決對策與辦法。
關鍵詞:駕駛員;行車安全;心理素質(zhì)
前言:
在現(xiàn)代化社會發(fā)展的背景下,汽車行業(yè)突飛猛進,汽車現(xiàn)如今已經(jīng)成為人們?nèi)粘3鲂械谋貍浣煌üぞ?,各類駕駛人員層出不窮,駕駛隊伍日益擴大,隨之引發(fā)的交通事故問題備受社會的廣泛關注。如何提升駕駛員行車安全心理素質(zhì),成為規(guī)避行車風險的重要舉措。
一、駕駛員心理素質(zhì)與行車安全之間的關系
駕駛員的心理活動與生理活動直接受到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大量調(diào)查論證,駕駛員心理素質(zhì)、生理素質(zhì)與行為方式之間的關系為“外界刺激引發(fā)心理變化,進而產(chǎn)生生理反應,最后發(fā)生行為變化”,駕駛人員的行為直接影響到整個行車過車的安全性。駕駛人員在形成過程如果受到外界刺激,會立即產(chǎn)生緊張心理,以及心率加快、呼吸加劇、血壓升高等生理反應,同時分散駕駛人員的注意力,降低駕駛人員的視覺敏銳性與判斷能力,動作遲緩、視野變窄、肢體配合功能失調(diào),進而引發(fā)交通事故。有關部門統(tǒng)計,因駕駛員心理問題、生理失衡等現(xiàn)象所引發(fā)的交通事故高達90%。有研究人員表示,人對交通環(huán)境的認識是一種特殊的行為表現(xiàn),由人的心理、生理所支配。
二、駕駛員心理因素與行車安全
相關調(diào)查顯示,公交車駕駛員一個班要完成20萬次加速、減速、換擋、轉向、制動等操作,若駕駛員生理存在問題,必將難以保證行車安全。因此,不少駕駛人員以及相關管理者對駕駛人員的生理健康問題均十分的關注,但是在日常行車、管理過程通常忽視駕駛人員的心理狀態(tài)。駕駛人員的心理變化對行車活動具有直接影響。駕駛人員在行車過程,受車況、路況、身體、環(huán)境等因素的影響,會產(chǎn)生不同的心理反應。因駕駛人員的心理反應受性別、年齡、文化程度、駕駛經(jīng)驗、工作環(huán)境等因素的影響,不同的心理因素對駕駛人員的形成安全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
(一)性格因素
性格因素是指人對現(xiàn)實生活的一種態(tài)度,是行為方式中具有一定穩(wěn)定性、核心意義的個人心理特點。性格決定一個人的行為。駕駛人員在開展駕駛活動時,受性格的直接支配。相關研究顯示,性格外向的駕駛人員,擁有較強的自信心,感知功能十分的靈敏,在行車過程擁有極強的臨危反應能力以及隨機應變能力,駕駛動作敏捷、快速,但是這種性格的駕駛人員內(nèi)在體驗相對比較薄弱,整個行車過程容易受到個人情緒的影響,做事沖動,自我控制能力相對比較差,喜歡冒險、刺激,膽子大、不細心;性格內(nèi)向的駕駛人員,內(nèi)在體驗深刻,個人情緒不外漏,善于思考和動腦,善于控制自我情緒,做事具有較強的計劃性與條例性,但是反映能力相對比較慢,應變能力相對比較差,面對危機無法做出果斷的選擇,避險失誤率極高。
(二)情緒因素
情緒因素是一種心理表現(xiàn)特征,是人心理活動的一種基本表現(xiàn)。駕駛人員在整個駕駛過程時刻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響與制約,在不同的時間段內(nèi)會產(chǎn)生不同的情緒。駕駛人員情緒不僅影響到駕駛人員駕駛技能,還影響到駕駛人員的行為方式。通常情況下,駕駛人員心情好時,行車過程注意力會高度集中,反應速度較快,操作準確性高;駕駛人員心情不好時,行車過程注意力會十分的分散,應用速度相對比較慢,操作準確性低。
(三)意識因素
駕駛人員的思想意識直接支配駕駛人員的各項操作。駕駛人員的駕駛意識、安全意識、車輛意識、遵紀守法意識等均與行車安全具有密不可分的關系。駕駛人員的駕駛意識主要是指,駕駛人員在整個駕駛過程中需要擁有高度負責的意識,用心開展駕駛活動,時刻保持頭腦清醒,謹防以外事故的發(fā)生;駕駛人員的安全意識主要是指,駕駛人員在駕駛過程將安全放在首位,確保自身安全,同時不對他人產(chǎn)生傷害;駕駛人員的車輛意識主要是指,駕駛人員愛惜車輛,定期對車輛進行保養(yǎng)、維護,使車輛能夠時刻處于一個正常的工作狀態(tài);駕駛人員的遵紀守法意識主要是指駕駛人員擁有極強的法律意識觀念,懂得遵紀守法,不違章行駛。
(四)意志因素
意志是人調(diào)節(jié)心理活動的重要表現(xiàn),例如人的果斷性、自覺性、自制力等。意志的果斷性主要是指駕駛人員能夠在復雜的駕駛環(huán)境中做出快速、敏捷的反映,不優(yōu)柔寡斷;意志的自覺性主要是指駕駛人員擁有明確的行動目標、行動方法以及行動步驟,整個駕駛行動始終如一;意志的自制力主要是指駕駛人員使用控制自己的行為、情緒。
三、駕駛員心理素質(zhì)提升策略
駕駛員在整個駕駛過程中,無法完全消除心理因素對駕駛人員的影響,僅能夠通過駕駛人員的自我意志對情緒、意識、注意力進行控制與管理。上文已經(jīng)分析,意志因素是調(diào)節(jié)人心理活動的重要表現(xiàn),想要降低心理因素對駕駛人員各項駕駛活動的影響,需要從情緒控制、意識控制、注意力控制入手,通過合理控制情緒,提高駕駛人員的注意力,增強駕駛人員的反映能力,最大程度降低心理因素對駕駛人員行車安全的影響。
首先,駕駛人員應充分認識到急躁、猶豫、憤怒等不良情緒對行車安全的程危害,通過正確、合理的手段最大限度降低急躁、猶豫、憤怒等不良情緒對自身駕駛活動的影響,時刻保持一個清晰的大腦,增強動作的準確性;其次,駕駛人員需要樹立駕駛意識、安全意識、車輛意識以及遵紀守法意識,將安全放在首位,安全行駛,遵紀守法;再者,駕駛人員應不斷提升自己的果斷性、自主性、自制力、檢定性,嚴格遵守駕駛人員的職業(yè)要求,不斷提高生個人的心理素質(zhì)。
總結:
綜上所述,駕駛人員在行車過程,不僅需要擁有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身體狀態(tài),還需要保證精力充沛、體力旺盛,各個身體功能均能夠協(xié)調(diào)統(tǒng)一、密切配合。
參考文獻
[1]劉家棟.影響駕駛員行車安全的心理因素與對策分析[J].南方農(nóng)機,2018,49(10):167.
[2]潘長軍,張國真.駕駛員心理素質(zhì)對行車安全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電子世界,2014(02):182-183.
[3]暴永新.試論駕駛員心理素質(zhì)對行車安全的影響及對策[J].中國西部科技,2012,11(05):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