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芳
摘 要:繪本故事的最大特點是圖文結合,多姿多彩,具有一定的趣味性。繪本中精煉的文字和圖畫可以帶給兒童非常自由的想象空間,能帶給孩子美好的熏陶和教育啟迪。因此,我們根據幼兒園課題,開展“相約繪本 快樂閱讀”的主題活動,嘗試將繪本融入到幼兒的游戲活動中,增強閱讀的趣味性,讓幼兒在愉快而具有創(chuàng)意的繪本游戲中積累閱讀經驗,愛上繪本,愛上游戲,促進幼兒和諧發(fā)展。
關鍵詞:幼兒 繪本 閱讀 成長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04-0204-01
繪本也叫“圖畫書”,源于日本,它以簡煉生動的語言和精致優(yōu)美的繪畫緊密搭配兒童文學作品,深受孩子們的喜愛。日本繪本之父松居直說:圖畫書是用來感受快樂的。所以老師要開展多種形式的繪本活動,透過繪本奇妙鮮活的圖像、發(fā)現繪本畫面中隱藏的秘密,開啟孩子的心靈之眼,借以傳遞真的發(fā)現、善的啟示、美的洗禮,讓幼兒在快樂繪本閱讀中全面發(fā)展。
1 趣味導入,激發(fā)閱讀興趣
常言道:“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也就是說在繪本教學中一個恰到好處的“導入”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教學活動的成敗。那么繪本教學中如何一開始就能馬上吸引幼兒,激發(fā)幼兒的閱讀興趣呢?
1.1 封面導入
繪本封面是最先映入眼簾的,從封面入手,引導幼兒觀察封面內容,結合幼兒經驗,展開討論。例如《猜猜我有多愛你》,繪本的封面上只有一大一小兩只兔子。小兔子拉著大兔子的耳朵,好像在說些什么。可以引導孩子們觀察封面,提出一些開放性的問題,讓他們猜猜看,大兔子和小兔子在說什么呢?從而引出繪本《猜猜我有多愛你》,讓孩子被封面吸引,更好的加入到閱讀活動中來。
1.2 角色導入
每個繪本故事中都有一到兩個具有特色的形象角色。我們可以采用其中一個形象來導入活動。讓幼兒來猜猜看,會發(fā)生什么事情,這樣有效的調動了幼兒閱讀繪本的積極性。例如《鱷魚怕怕,牙醫(yī)怕怕》,可以出示鱷魚與牙醫(yī)的圖片或者是手偶,引導幼兒猜猜看他們之間到底發(fā)生了些什么樣的事情,結果又會是怎么樣的。讓幼兒帶著問題來閱讀繪本,相信幼兒會更有興趣的去欣賞它,閱讀它,感受它。
2 多元閱讀,促進幼兒成長
閱讀是幼兒喜愛的活動,在閱讀活動中教師要多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善于發(fā)現繪本中的有效因素,讓幼兒參與到繪本中來,并在繪本中學習,提高孩子的各種能力。
2.1 繪本游戲中學本領
游戲作為幼兒園里最基本、最重要的活動,永遠是孩子們樂此不疲的活動方式。小班幼兒的思維正處于直覺行動思維向具體形象思維過渡的時期。他們更喜歡直接用耳朵去聽,用眼睛去看,用手去觸摸。
《老鼠阿姨的禮物》是一個生動有趣,適合小班閱讀的繪本,收禮物是孩子最為高興的事情,孩子的期待、驚喜通通在這個過程中展現出來。繪本運用“老鼠阿姨送的禮物是什么?”線索來貫穿整個故事。教師通過小動物玩猜禮物的游戲,兔子的長耳朵、小豬的大鼻子、青蛙的大嘴巴以及松鼠的小手,暗示它們都能用各自“聽、聞、吃、摸”等感官來解決問題,收到老鼠阿姨的禮物。
在繪本中滲透游戲活動,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繪本活動應更注重游戲化和情景化。強調在幼兒愉快、輕松、自由的游戲中自娛自樂,在玩中學,玩中獲得發(fā)展。
2.2 繪本模仿中提高生活能力
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他們好動好模仿,有時我們根據故事中的人物形象,通過模仿來感受故事的內容,學習生活能力。如在繪本《我要拉粑粑》中,活動開始出示幼兒喜歡的小豬、小老鼠和小河馬玩開火車游戲,運用錄音讓幼兒了解拉粑粑的意思。結合多媒體課件,學習拉粑粑時從上往下脫褲子,學會擦屁股時屁股翹起,從上往下擦,然后洗手等,讓幼兒在看看、說說、做做等模仿中,了解拉大便的一些生活小常識。最后還觀看小動物便便,知道小朋友要不挑食,多吃蔬菜水果、才能拉出健康的便便。
整個活動教師從幼兒感興趣模仿、游戲出發(fā),尊重幼兒的活動興趣,對幼兒進行恰當、巧妙地引導,讓幼兒在積極互動的活動氛圍中學習拉大便,養(yǎng)成良好的排便習慣。
3 充當主角,感受精彩繪本
孩子們都有自己喜歡的繪本形象,因此引導幼兒“充當繪本主角”,我們?yōu)楹⒆又谱髁艘恍┦峙纪婢吆透魇礁鳂拥念^飾,使得幼兒在表演的過程中更加生動有趣。
在繪本《我的幸運一天》,講述了:一只小豬找錯了門,來到了狐貍家。為了能吃上一頓可口、鮮嫩的豬肉,狐貍做了很多事情,最后吧自己累壞了,沒吃成,這到底是誰的幸運的一天呢? 畫面充滿戲劇效果,老師引導幼兒運用幽默的語氣,來模仿繪本中小豬和狐貍的語氣,從而自然地感受到繪本的幽默風趣。在一頁一頁的繪本畫面上,孩子們看到聰明的小豬是如何利用自己的智慧“把自己洗干凈更好吃” “把自己養(yǎng)肥一點會更好”,從而利用適當機會“狐”口脫險的過程。
繪本表演,讓幼兒置身于繪本故事的情境中,配合音樂,運用語言、肢體動作、表情、道具等多種形式的表達方式來扮演各種角色,更好地展現繪本故事的內容,同時給了孩子們想象的翅膀,讓他們放飛自己的想象,感受繪本中的精彩。
4 親子閱讀,享受閱讀的快樂時光
幼兒閱讀是需要指導的,孩子的閱讀需要成人,尤其是父母的溫暖陪伴。因此我們和孩子閱讀一個繪本故事后,就要求家長和孩子再次進行深層次的閱讀。
孩子在閱讀時,往往會缺乏耐心和持久力,我們家長就要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孩子,和孩子們一起閱讀,讓孩子在耳濡目染中感受到繪本的吸引力。如:家長在家創(chuàng)設溫馨的閱讀環(huán)境,手把手地教孩子看書:一頁一頁有序地翻看,一個一個畫面地觀察,孩子們在看書的過程中,找到了閱讀的方法和樂趣。有時,往往一個親昵的動作、一副贊賞的表情,一句積極的鼓勵,就可以喚醒孩子積極的情感,激發(fā)和強化孩子閱讀的愿望。家長在與孩子一對一閱讀時,可以把孩子摟在懷里,或和孩子圍坐在一起,感受彼此的關愛和情感,享受閱讀的快樂時光。
總之,自我班開展“相約繪本 快樂閱讀”以來,孩子們的閱讀興趣有了很大的提高,孩子們在繪本中彼此分享閱讀帶來的快樂,愛上閱讀,喜歡閱讀,在閱讀中體驗生活,享受成長。
參考文獻:
[1] 丁海東.學前游戲論[M].山東人民出版社,2002.
[2] 唐淑.幼兒園語言和科學教育[M].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3] 袁小峰.繪本快樂閱讀課開發(fā)的理念與實踐[J].人民教育,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