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炳中
安溪縣的鐵觀音茶葉主要分為清香型與濃香型這兩種,清香型鐵觀音的口感較為清淡,口感略甜,多為現(xiàn)代加工工藝制成,在茶葉市場中的占有率較高;而濃香型鐵觀音則口味醇厚、香氣悠揚、甘味較重,多采用傳統(tǒng)加工工藝與高溫烘焙后制成。最近幾年來,較多的消費者開始喜歡濃香型的鐵觀音茶葉,也因此其市場份額正在逐步擴大。但是,許多人對于濃香型鐵觀音產(chǎn)品的認識并非完全正確,他們往往會產(chǎn)生把清香型茶葉烘焙加工后形成濃香型鐵觀音的錯誤認知,而對于傳統(tǒng)正宗的濃香型鐵觀音加工工藝技術所知甚少。因此,本文將自身多年的實踐經(jīng)驗與文獻資料結合起來,對傳統(tǒng)濃香型鐵觀音的加工工藝展開研究。
1原料選擇
1.1鮮葉嫩度
在某種程度上,選擇好適宜的鮮葉嫩度將會極大地影響到濃香型鐵觀音茶葉的品質。適中程度的茶葉嫩度,含有的礦物成分與果膠物質較為豐富,因而更為有利于茶品的物理及化學變化,將其進行炭燒加工后,將會使得茶湯更為柔嫩、口感順滑。所以,工作人員可以選擇從發(fā)芽至采摘周期為42天的兩葉一芽茶青。若是選擇周期為60天的茶葉,則這些茶葉在經(jīng)過高溫炭燒后,茶底將會較為薄弱,香味不夠集中與突出,因而不適宜用來制取濃香型鐵觀音茶。
1.2季節(jié)
制取鐵觀音茶時,工作人員應當選取春季與秋季這兩個季度的茶葉,但是在加工優(yōu)質濃香型鐵的觀音茶時,應盡可能選取春季茶。這是因為當經(jīng)過一整個冬季的養(yǎng)分積蓄后,茶葉內含有的營養(yǎng)成分最為豐富,并且葉片多顯肥厚、光澤度好,所以做出的濃香型鐵觀音茶品質更加上乘,也最耐后期的高溫烘焙。
1.3采摘時間
采摘茶葉也是有時間規(guī)定的,建議工作人員應當在正午時分,摘取最好的新鮮茶葉來制取濃香型鐵觀音。一般而言,采摘大致分為早青、午青與晚青這三個部分。但是相較于早青與晚青這兩種采摘方式,在正午十二點至下午四點之前進行午青則是最佳的,因為此時陽光較強,茶葉內含水分較少,最適宜制取濃香型鐵觀音。
2烘焙要點
烘焙工序,是制成濃香型鐵觀音的必要加工環(huán)節(jié)之一,其對形成鐵觀音茶的色、香、味、形均有較大的促進作用。進行茶葉烘焙的作用,在于降低茶葉內的水分含量,清除茶葉的青臭味與其他異味,提升茶葉的觀音香氣,并且促使茶葉中豐富的氨基酸類與還原糖類物質經(jīng)過高溫烘焙轉化成觀音香。而不同的火溫是有不相同的作用:80~90攝氏度的低溫用于去除茶葉水分;105度左右的中溫可將茶葉的香型固定下來,清除茶葉臭味;110度至120度的高溫,可調整茶葉的香氣。此外,溫度、烘焙時間、以及攤茶厚度均是烘焙加工的技術因子,但是溫度及時間則是最重要的因子。
2.1沉香
沉香又指低溫烘焙。通常情況下,當茶葉在初次加工完成后,往往不能將茶葉內的化學成分轉化好,所以便會依稀聞到一股天然的青草臭氣。因此,在第一次烘焙加工時,應當設置好80~90攝氏度的溫度進行八小時的烘焙,這可以有效清除茶葉中的青草氣,令鐵觀音的茶香得以體現(xiàn)出來。此外,要選擇傳統(tǒng)炭灶、密度高的火材進行焙茶,因為可以產(chǎn)生較為恒定的火溫,確保焙茶的穩(wěn)定性,使得觀音香得以沉入茶中。
2.2定香
在茶葉經(jīng)過第一次烘焙后,茶葉的觀音香實際上便會體現(xiàn)出來了,但是卻還未產(chǎn)生安溪鐵觀音茶特有的蜜香與火香。所以還需要進行第二次焙火,此時工作人員應該設置105度左右的火溫烘焙12小時,這可以使得茶葉中的化學物質二次轉化,令蜜香與火香逐漸顯現(xiàn)出來,并且將觀音香定下來。
2.3提香
當茶葉歷經(jīng)前面兩次低溫與中溫烘焙后,濃香型鐵觀音茶的香型便可以大致確定下來了,然而此時的觀音香氣卻還在飄忽之間,不夠明顯。因此,這便需要工作人員進行高溫烘焙來調整茶葉的香氣,可用115度至120度的火溫烘焙六小時,如此才能使得鐵觀音茶的蜜香與火香更為融合、突出,同時亦能使得沖泡后的觀音香更加持久悠揚。
3儲存醒茶
當對茶葉進行烘焙后,便可以說是已經(jīng)完成了濃香型鐵觀音的加工過程,也符合了飲用茶的規(guī)定,但是這類成茶往往帶著較強的火氣,口感與香氣并未得到足夠的凝練。因此在烘焙后,還需添加一個儲藏醒茶的加工環(huán)節(jié),建議選擇當?shù)仂褵挼墓攀嚼细讈韮Υ娌枞~。古式老缸所使用的燒制原料是安溪縣的紅壤,所以燒制完成后,缸內的氣體結構豐富,擁有較好的保溫、耐風化、耐腐蝕以及耐熱性能,所以才能促進茶葉內的物質的有效轉化,制取香氣醇厚的濃香型鐵觀音茶。
3.1去潮
在茶葉高溫烘焙好之后,并且冷卻到適宜溫度時,茶葉析出來的水分將會凝結在茶葉表面。所以,工作人員應將茶葉存放到古式老缸中,將防潮紙與竹炭覆蓋在上面,可以有效吸收茶葉表面多余的水分。待三天時間過后,便可以在清凈寬闊的地方把茶葉攤開晾置兩天,如此就可去除干凈茶葉中的水分和潮氣。
3.2去火
雖說去潮后的鐵觀音茶質亦是上佳,但是此時的茶葉通常會帶有較重的火氣,不適合人們立即飲用,因而需要工作人員將茶葉二次儲存在老缸中,于五天之后再取出,之后再于干凈之地放置一日,主要目的是為了有效褪去茶葉中的火氣,令觀音香更加凝結集中。
3.3及韻
最后,還需要進行一道“及韻”加工工序,需要把茶葉放置在老缸中七天,其次放置在空曠地區(qū)靜置12小時。在氧氣充足與干燥清潔的環(huán)境中,這樣便可以使得茶葉中的內含物質進一步轉化與融合,把鐵觀音茶的香氣與品質完美的呈現(xiàn)出來,令觀音韻更為濃厚。
經(jīng)上述加工工藝制成的觀音茶,其品質特點如下所示:茶葉外形圓結重實,表面色澤綠明干透,整潔勻凈;觀音香集中持久,口感醇厚鮮嫩,韻味突出;茶湯底色金黃清澈;茶葉底部肥厚明亮,紅且明,余香悠揚。完全符合品質良好的濃香型鐵觀音茶的基本特質。
(作者單位:362400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福田贊盛茶葉專業(yè)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