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傳海
[摘要]將現(xiàn)代教育思想與軍校教育實際相結合,遵循軍校本科生長干部學員的認知規(guī)律,按照課前準備、課上互動、課后提升三個基本教學環(huán)節(jié),綜合運用信息化平臺,構建“三多”教學模式。首先分析當前電子技術類課程教學現(xiàn)狀,據(jù)此給出“三多”教學模式構建的基本思路,之后闡述“三多”教學模式的主要內容,最后,分析該教學模式的效果特色。
[關鍵詞]教學模式;教學效果;電子技術課程;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6-0603(2019)07-0118-02
電子技術課程是學院的一個通識課程,在構建學員應用技術的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和創(chuàng)新能力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對軍校學員來講,該課程具有理論深、內容難、學時少等特點,在當前教學中還一定程度上存在著重理論輕實踐、重課堂灌輸輕交流討論等問題,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為此,迫切需要構建新的教學模式。
一、“三多”教學模式的構建背景
當前,電子技術課程在教學過程中尚存在一些問題,具體體現(xiàn)在課前、課上和課后三個基本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課前教學準備不夠充分
首先,教學內容滯后,難以滿足人才培養(yǎng)需求。電子技術的發(fā)展日新月異,現(xiàn)代武器裝備也在迅速發(fā)展,而電子技術課程內容卻顯得固化、陳舊,難以滿足培育陸軍指揮英才的需求。其次,實施方案固化,缺乏靈活性。現(xiàn)在的教學實施計劃和方案都是在學期初就制定好了,沒能充分考慮到學員的及時反饋情況,導致教學設計形式化,缺乏針對性。
(二)課上教學互動不夠深入
電子技術課程的概念抽象、知識點分散、器件和電路類型復雜,教員如何在課堂上有限的時間內把內容“講透”,讓學員把知識點“吃透”,一直是困擾該門課教學的一大難題。目前,教學過程中學員的主體地位不夠突出,需要進一步豐富教學方法和手段,加強互動。
(三)課后教學提升不夠全面
對課后教學這一環(huán)節(jié)不夠重視,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1)對學員的考核評價單一,不夠科學,基本上就是通過課后作業(yè)進行評價;(2)實驗條件受限,實驗設備陳舊且數(shù)量有限,學員人數(shù)多,嚴重影響實踐教學效果。
二、“三多”教學模式構建的基本思路
針對電子技術課程的教學現(xiàn)狀,將現(xiàn)代教育思想與軍校教育實際相結合,以“遵循規(guī)律、突出主體、注重實效、明確目標”為指導思想,按照課前、課上、課后三個基本教學環(huán)節(jié),構建“三多”教學模式。
(一)遵循規(guī)律
就是遵循軍校本科生長干部學員的認知規(guī)律和成長成才規(guī)律,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規(guī)律,遵循電子技術類課程教學規(guī)律,構建合適的教學模式。
(二)突出主體
就是落實“教員主導、學員主體”,從課前準備、教學設計,到課后考核評價,整個教學過程中都讓學員充分參與進來,努力提高課程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三)注重實效
就是注重提高電子技術課程的教學效果,不再一味追求形式上的創(chuàng)新,根據(jù)教學對象的特點,針對不同的知識點,選用最合適的教學方法和手段。
(四)明確目標
就是要明確人才培養(yǎng)目標,明確電子技術課程教學目標,努力提升學員綜合素養(yǎng),大力培養(yǎng)高素質信息化指揮人才。
三、“三多”教學模式的主要內容;
(一)多渠道進行課前教學準備
課前,綜合運用信息化平臺,按照發(fā)布任務、自主學習、分組討論、在線測試、交流反饋、制定策略等方法步驟進行教學準備。
1.發(fā)布任務
課前,考慮到軍校學員使用信息終端的實際情況,通過不同渠道發(fā)布任務推送資源,確保能夠和學員有效互動,便于學員在不同情形下自主學習。教員依托已建立的學院MOOC平臺、網(wǎng)絡課程、辦公平臺和班級微信群等多種信息化渠道發(fā)布課前任務和相關資源。
2.自主學習
學員通過相應的渠道接收教學任務后,進行自主學習,完成MOOC平臺的在線測試。同時進行合理分組,以3~5人為一組,完成小組作業(yè),制作PPT課件,準備課堂交流匯報。
3.交流反饋
學員在自學過程中遇到問題,可在MOOC平臺的論壇上和微信群中進行討論,并提出自己的問題,學員之間通過討論辯論明確學習難點,教員在論壇或微信群中進行引導和釋疑。
4.制定策略
教員根據(jù)課前自學反饋情況,匯總分析學員在自學過程中提出的問題,進而確定教學重難點和教學目標,制定合理的教學策略,開展針對性教學。
(二)多手段實施課上教學互動
課上,根據(jù)實際需要,靈活選取視頻動畫、軟件仿真、交流匯報、圖形圖表、口訣總結、實物展示、課堂實驗、創(chuàng)設情境等手段,進行深入教學互動。
1.動畫視頻
對于一些抽象的知識,如模擬電子技術部分的PN結的形成過程、三極管內部載流子的運動等,也可以通過動畫的方式予以形象化展示,便于學員學習理解。
2.軟件仿真
運用Proteus和Multisim等仿真軟件進行“虛擬實驗”,教員在理論講解的基礎上,通過“虛擬實驗改變實驗參數(shù)來進一步驗證效果,如模擬電子技術部分的負反饋對放大電路的影響、數(shù)字電子技術部分的組合邏輯電路的分析設計和時序邏輯電路的分析設計等。
3.交流匯報
針對某一知識點實施項目教學法,選取兩組推選代表上臺,結合PPT將本組對該知識點的理解和學習心得進行匯報,教員組織大家討論。最后,由教員進行點評總結,通過討論交流,加深學員對知識的理解,同時也增強了學員的團隊合作意識。4.圖形圖表
對于一些可對照學習的知識點,如單管放大電路的三種組態(tài)差分放大電路的四種接法、三種典型的電壓比較器、交流負反饋電路的四種組態(tài)等,可由教員帶著學員一起總結歸納,列出圖形圖表,便于進行類比學習和對比學習。
5.口訣總結
為了便于記憶,教員可發(fā)動學員,開動腦筋,集思廣益,將一些內容和方法總結成口訣或順口溜的形式。例如,針對放大電路中的反饋類型判別,可總結出一套快速口訣法。
6.實物展示
通過實物展示增強學員的直觀感受和學習興趣,如可以將不同類型的二極管和三極管等半導體器件帶到教室,讓學員實際接觸基本半導體器件。對于直流電源、數(shù)字邏輯電路分析、集成計數(shù)器應用等知識,可將往屆學員參加電子設計大賽和智能車大賽的作品帶進課堂,激發(fā)學員學習興趣。
此外,還可以通過購置引進或自主研發(fā)的“口袋實驗板”,對一些理論在課堂上進行及時實驗驗證,體現(xiàn)“做中學,做中教”,加深學員對理論感受,體味學以致用的樂趣。
(三)多維度進行課后教學提升
1.綜合評價
創(chuàng)新考核評價方法方式,構建全程性、多元化評價機制,不再單一通過課后作業(yè)進行評價。以百分制計算,按比例采用不同評價方式進行考評。例如,MOOC平臺在線測試占20%(軟件評價),小組交流匯報占20%(組間互評),課堂表現(xiàn)占20%(教員評價),課后作業(yè)占25%(教員評價),教學筆記和教學反思占15%(學員自評)。
2.因材施教
根據(jù)課前自主學習情況、課上學員表現(xiàn)和對教學內容的掌握程度,對學員進行分層教學,對教學內容的掌握不足的學員,繼續(xù)通過MOOC平臺和空中微課堂推送更便于理解的學習資源,同時,鼓勵成績好的學員擔當小教員。
3.精英教育
對于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學員,可依托電子工程教研室的能力夜校、電子設計俱樂部等創(chuàng)新平臺進行精英教育。組織電子興趣小組,開設電子設計、智能車設計等選修課,舉辦校內電子設計競賽,同時為參加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選拔人才。
四、“三多”教學模式的特色效果
(一)“三多”教學模式的特色創(chuàng)新
1.突出學員主體地位
教員編劇當導演,給學員搭臺唱戲,充分調動學員學習積極性。從課前、課中到課后每個環(huán)節(jié),讓學員全程參與。課前準備階段重點培養(yǎng)學員自主學習能力,課上互動階段重點體現(xiàn)“翻轉”,改變教員一言堂的狀況,課后提升階段,教員進行教學反思的同時,要求學員也要進行教學反思。
2.體現(xiàn)教學科學理念
“三多”教學模式解決了以往電子技術課程教學中的一些問題,體現(xiàn)了“創(chuàng)設、促思、提升”的教學科學理念。(1)創(chuàng)新了教學設計。教員根據(jù)學員課前準備反饋情況,確定教學重難點和教學目標,加強課程內容整合,制定合理的教學策略。(2)促進了學員思考。教學全程采用任務驅動法,以問題為牽引,注重啟發(fā),引導學員帶著問題學習,促進學員思考。(3)提升了學員素質。在教學過程中,學員既加深了對電子技術課程知識的理解,又提高了動手能力,還培養(yǎng)了自主學習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二)“三多”教學模式的教學效果
電子技術基礎課程經(jīng)過四年的教學摸索,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主要體現(xiàn)在如下幾個方面。
1.考試成績穩(wěn)中有升
電子技術基礎課程考試采用了兩次試題庫出卷和兩次外院出卷形式。通過對考試成績的歷年分析對比,可以看出學員的考試成績穩(wěn)中有升,優(yōu)秀率從最初的5%提高到20%左右,良,好率達到70%左右,不及格率從23%降至不足5%。
2.學員電子素養(yǎng)明顯提升
將課程教學與能力培養(yǎng)、學科競賽相結合,為學員提供能力夜校、電子設計俱樂部、智能車俱樂部等鍛煉平臺,按照具體培訓流程,切實提高學員的實踐動手能力,也為后續(xù)專業(yè)課程的學習、學員的畢業(yè)設計及參加各類學科競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學科競賽成績突出
教學團隊秉承“以賽促學”機制,著力打造電子設計俱樂部、能力夜校等實踐培訓平臺,鼓勵學員積極參加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智能車大賽等賽事。近四年,共獲得了國家二等獎2項,安徽省一等獎6項、二等獎8項、三等獎3項的驕人成績,體現(xiàn)了課程實踐教學的突出效果。
五、結語
針對軍校電子技術課程的教學特點和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不足,將現(xiàn)代教育思想與軍校教育實際相結合,以“遵循規(guī)律、突出主體、注重實效、明確目標”為指導思想,按照課前、課上、課后三個基本教學環(huán)節(jié),綜合運用信息化教學平臺,構建了“三多”教學模式。該教學模式體現(xiàn)了“創(chuàng)設、促思、提升”的教學科學理念,極大地調動了學員的學習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羅銘,朱天橋,趙建勛,等.模擬電子技術課程的問題導引式教學方法探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6(21):204-205.
[2]魏玲,耿大勇,朱延楓.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電子測試,2017(2):94-96.
[3]鄧桂萍.數(shù)字電子技術課程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教育現(xiàn)代化,2016(20):96-98.
[4]張機.電子技術課程理實一體化教學設計初探[J].中國培訓,2016(12):129.
[5]賀章擎,韋琳,李紅,等.后MOOC時代電子技術課程混合學習模式研究[J].計算機教育,2017(5):7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