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迪
摘? 要:中職學校培養(yǎng)學生團隊精神,是學生生活與適應崗位的基本要求。體育課程作為培養(yǎng)學生團隊精神的主要渠道,有必要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與方法,提升體育課程教學質量。本文以團隊精神為切入點,結合中職生體育運動團隊精神現狀,給出相應的教學改進策略,旨在提高中職體育教學質量并培養(yǎng)學生職業(yè)能力,增加就業(yè)競爭力,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提升。
關鍵詞:中職體育? 團隊精神? 培養(yǎng)措施
中圖分類號:G8?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2(c)-0202-02
現代人的一項重要品質就是團隊精神,中職教育旨在培養(yǎng)高素質技術人才,人才培養(yǎng)的主要內容就是培養(yǎng)團隊精神。體育課堂上培養(yǎng)學生團隊精神,要求在體育運動是互動合作,發(fā)揮個體優(yōu)勢,為一個共同目標而努力。具體落實過程中,體育教師考慮學生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切入點與方法,全面落實培養(yǎng)學生團隊精神,為提升職業(yè)素養(yǎng)奠定基礎。
1? 培養(yǎng)學生團隊精神重要性
中職生年齡普遍不大,也正處于青春叛逆期,喜歡嘗試新鮮事物,對世界初步形成認識,也正是自身三觀形成的重要時期,直接影響到一生。通過培養(yǎng)學生團結精神,可以與身邊人建立起良好的關系。體育課堂上引入各類趣味性活動,激發(fā)學生興趣,并促使他們積極參與其中,通過交流持續(xù)完善自身,培養(yǎng)出積極向上的學生,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貢獻一份力量。
中職學生只有3年在校時間,經過3年學習后就要走上工作崗位。當代社會經濟發(fā)展,企業(yè)對于人才的需求持續(xù)提高,工作也愈發(fā)細致,要求其具有團隊合作能力,在日常工作中發(fā)揮個人的能力。在這樣背景下學生僅憑學業(yè)優(yōu)秀是不夠的,通過體育教學培養(yǎng)學生團隊合作精神,有助于順利展開職業(yè)生涯,快速適應社會對崗位人員的要求。
2? 中職體育教學現狀分析
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不明顯。雖然現代體育教學一直強調以學生為主,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仍然體現得不明顯,“教師教,學生學”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仍在繼續(xù),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互動教學的有效進行,并且產生了消極的意義。教師有時在進行教學時會提醒學生太多,反倒不利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和進行學。
教學形式太過于單一。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多重視學生的興趣愛好,選取最佳的教學方法,每節(jié)課采取多種生動形象的教學形式,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
教師的教學理念亟待轉變。教師應該轉變以往的教學觀念,改變先入為主的引導,給予他們足夠的發(fā)展空間,讓他們培養(yǎng)發(fā)散性思維。教師要注重學生的感悟體驗和認識,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他們進行良性互動。
3? 中職體育培養(yǎng)學生團隊精神的措施
團隊合作能力,也就是個人的大局意識、合作意識與團隊精神,本質上就是為達成目標體現出的合作與協同精神。團隊精神的基礎就是個人興趣或成就,體育教師可以通過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改變教學形式、手段、方法等,培養(yǎng)學生集體榮譽感,奠定提升團隊合作能力的基礎。
3.1 制定制度,合理利用體育游戲
中職體育教師培養(yǎng)學生團隊精神的基礎就是構建完善制度規(guī)范,約束學生的部分行為,避免學生在體育訓練中處于放羊狀態(tài),無法順利完成教學目的。教師設計體育運動項目時,教師要提前講解體育運動規(guī)則,讓學生明白體育活動中遵循規(guī)則的重要性,避免運動時發(fā)生危險與沖突。另外教師要制定合理的獎懲制度,引導學生養(yǎng)成團隊精神,在遵守規(guī)矩的基礎上順利完成團隊合作。
體育游戲因具有較強的趣味性、娛樂性,將它融入中職體育教學中,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備受中職學生喜歡,也是當前素質教育改革所倡導的一種教學方式,在培養(yǎng)學生團隊合作意識方面具有極強的功效。目前,在眾多教師的努力下,創(chuàng)造和發(fā)明了豐富多樣且可有效提升學生團隊合作意識的體育游戲,如“盲人方陣”可以讓職業(yè)學校學生互助互補,使得學生認識到充分溝通對團隊目標實現的重要性;“多人賽跑”“多人送水”等游戲,可以培養(yǎng)學生之間的協調合作的能力等;通過這些游戲,可有效提升學生的溝通能力和執(zhí)行能力,讓學生深刻認識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3.2 豐富教學形式,選擇團隊合作類體育活動
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適當變通,多采用多樣化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在課堂教學時,教師要善于引導,寓教于樂,激發(fā)學生體育激情和學習興趣,進而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氛圍。同時,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以學生為教學主體,主動關注學生在體育活動方面的興趣和愛好,進而以學生感興趣的話題為切入點,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討論,或者以小組合作形式進行體育學習。另外,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要根據學生個體化和差異化特性,對學生進行針對性教學,如教師可以將興趣愛好或身體機能相接近的學生安排在一起,以分組、分項目、或分班的形式對學生進行個性化教學。
如,籃球游戲教學時,可以采用傳球接力活動、迎面運球以及投籃等部分進行分組設計,從而保證學生的參與程度。傳球接力活動主要在于掌握傳球的要領,同時還能有效保證每個學生的參與程度。迎面運球也是籃球學習的一項基本內容,學生需要在分組的情況下,互相進行運球比拼,同時還可以設定一定的時間權限,對于勝出的小組進行適當獎勵。對于投籃可以通過接力的方式讓每個學生參與其中,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跑動和投籃能力。
3.3 利用體育欣賞課培養(yǎng)合作能力
在中職體育欣賞課程教學中,很多老師借助體育明星給學生進行體育理論教學,很多學生都有自己癡迷的體育明星,而且還會模仿體育明星。因此老師可以抓住學生對體育明星崇拜的心里,在體育欣賞課中運用明星來教學。
例如:一些女生喜歡中國排球,教師在對排球理論欣賞時,把郎平的比賽視頻應用到課堂中,老師在課堂中對郎平的一些比賽技巧和動作進行分解和講解,在課堂上也可以示范或讓學生模仿一些動作,這樣學生的積極性得到了提高,也就提高了學生主動學習欣賞理論課的興趣。老師還可以借助明星訓練照片或視頻,引導學生在訓練中體會勇于克服挫折和困難的體育精神,從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體育精神和體育素養(yǎng),掌握團隊合作技巧。
3.4 合理設置目標,培養(yǎng)團隊競爭意識
在中職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與學生進行互動溝通,合理設置教學目標,有目的性地展開體育教學,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和競爭意識,提高學生的健康水平。比如在講解球類運動的時候,可以讓他們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設定目標并分組練習,如:在跑動中左右手互相運球,或者走跑交替5min和10min跑等,并組織分組比賽,讓他們自己給自己設定目標的同時,相互競爭共同進步。
4? 結語
總而言之,中職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有助于提升體育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提升。教師可以利用體育游戲、拓展活動、多媒體等,豐富教學內容與方法,活躍課堂氛圍,拉近師生關系,培養(yǎng)與提升中職生團隊精神,為將來就業(yè)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陳俊.中職學校體育教學中學生團隊合作精神的培養(yǎng)[J].中國培訓,2018(8):70-71.
[2] 陳加志.中職體育教學中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策略探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7,3(8):141.
[3] 陳曉蕾.中職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團隊精神的策略[J].信息化建設,2016(7):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