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來,我國的經(jīng)濟建設發(fā)展的越來越快,教育的水平也在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教師和家長開始關注音樂教學,并且對音樂教育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在高校音樂教育中最為重要的教學內(nèi)容之一就是聲樂教學,聲樂不僅僅只是發(fā)出音響,而是需要將音樂與歌聲聯(lián)合在一起,與文學藝術相融合。聲樂教學的內(nèi)容主要是利用科學的訓練方法,引導學生通過正確的發(fā)聲方式歌唱出優(yōu)美動人的曲子,將自己內(nèi)心的情感通過歌聲呈現(xiàn)出來,將歌曲中的人物形象生動地表現(xiàn)出來。
【關鍵詞】高校音樂教育;聲樂教學;訓練方法
【中圖分類號】J616?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在高校音樂教育聲樂教學中,傳統(tǒng)的聲樂教學方式會讓學生感覺到枯燥、無聊,甚至讓學生產(chǎn)生厭學的心理,不能滿足現(xiàn)代學生對音樂學習的需求。很多音樂專業(yè)的學生在畢業(yè)后很難找到與專業(yè)相符的工作,因此,許多高校音樂教育開始進行改革,針對聲樂教學創(chuàng)新出了各種各樣的訓練方法。聲樂教學是需要腦力與體力共同完成的一種學習,所以說,老師要引導學生提升自己的專業(yè)素質(zhì),積累更多的經(jīng)驗,強化自己的藝術修養(yǎng),以此來促進藝術審美的提升。
一、目前高校音樂教育聲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音樂教學理念不正確
對于高校階段的音樂教育內(nèi)容來說,主要是為了在聲樂教學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掌握更多的聲樂理論知識和專業(yè)的聲樂技巧,讓學生的腦海中有完整的音樂學習體系。高校音樂教學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們具有一定水準的音樂鑒賞能力以及優(yōu)秀的音樂專業(yè)素養(yǎng)。然而,在實際的高校音樂教育聲樂教學的過程中,很多老師都將注意力放置在學生理論知識的培養(yǎng)上,忽略了學生聲樂專業(yè)技巧的訓練,這就導致了學生在真正演唱的過程中呈現(xiàn)出來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給學生未來的發(fā)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礙。
(二)聲樂教學形式過于單一
據(jù)調(diào)查顯示,大多數(shù)高校音樂教育的聲樂教學形式都十分單一,教師們往往都是選擇傳統(tǒng)式的教學方法來對學生進行教學。一般情況下,在聲樂的教學的課堂上教師們都是在講臺上為學生進行授課和指導,學生也是主要以老師為中心來進行學習。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僅會讓學生感到乏味,久而久之還會出現(xiàn)厭學的情緒,降低學生對于音樂學習的熱情,導致學生聲樂的專業(yè)水平得不到提高,也無法促進高校音樂教育聲樂教學課堂質(zhì)量的提升。
二、高校音樂教育聲樂教學的訓練方法
(一)使用多媒體技術,增添聲樂教學訓練的多樣性
對于高校音樂教育中的聲樂教學來說,教師們主要是對學生進行聲樂理論知識教學、聲樂鑒賞能力教學、聲樂歷史背景教學以及歌曲處理教學等。傳統(tǒng)的聲樂教學方法不能夠讓學生融入到音樂氛圍中,如果沒有直觀地鑒賞到音樂歌曲的表演,學生就很難理解較為抽象的理論知識和悠久的音樂歷史背景。因此,高校的音樂教師應該創(chuàng)新出更多的教學方法來進行聲樂課的教學。近些年來,我國的科學技術發(fā)展十分快速,越來越多的先進技術進入到教育課堂中,就比如多媒體技術。音樂教師將多媒體應用到聲樂訓練的過程中,能夠將抽象的音樂知識具體地呈現(xiàn)給學生,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欣賞到音樂的內(nèi)涵,如老師帶領學生欣賞《百靈鳥》這首樂曲時,老師可以先用多媒體來播放音樂,讓學生聆聽有魅力并且非常標準的音樂歌曲。在播放歌曲之前,老師可以拋出一些問題,讓同學們仔細聽清楚歌曲中舌頭的收放程度以及鼻腔的張開程度。久而久之,通過多媒體技術的利用,學生在欣賞歌曲的過程中,學會了基本的聲樂技巧,然后通過老師的指導可以加深學生對聲樂技巧的理解,加強學生對于歌唱時舌頭縮放程度以及鼻腔張開的發(fā)聲練習。
(二)加強聲樂實踐訓練,提升學生演唱水平
高校的音樂教學是一門富有強烈情感色彩的課程,在聲樂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在教授學生聲樂理論知識和聲樂演唱技巧的同時,還需要加強對學生演唱實踐的訓練。通過學生演唱實踐的效果,老師可以充分掌握學生對聲樂教學的吸收程度,只有學生將學習到的理論知識和聲樂技巧融入到演唱的過程中,才能真正顯示出聲樂課堂的教學成果。在實際的高校音樂教學聲樂教學的訓練中,要加強對學生的實踐訓練可以通過多樣化的活動來開展,并且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潛能,充分展現(xiàn)學生的個性,進而提升學生的聲樂學習能力。比如說,老師可以利用學校的表演廳為學生們舉辦一個“高校音樂聲樂表演現(xiàn)場”,讓學生們自由分成幾個小組,然后,老師給他們布置同一個題目《漁家姑娘在海邊》,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指導后,讓幾個小組將他們的練習成果展示出來,在進行演唱的過程中,學生的情感意識和聲樂技巧都會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提高,也在表演的過程中提高了學生的聲樂水平,其他的同學也可以在欣賞別人作品的同時反思自己的作品,找到其中的不足并且不斷改正。
(三)強化學生唱歌時的呼吸訓練
呼吸在演唱和說話時的方法不同,在日常說話的過程中,呼吸可以隨時停頓、延長、減短,但是在演唱的過程中需要連貫并且很長的氣息來支撐。由此可見,氣息的連貫程度將會直接影響學生的歌唱效果,而氣息的訓練需要依靠呼吸訓練來完成。有位著名的音樂家曾說過:“真正了解呼吸的人才能真正懂得歌唱”,這充分說明了呼吸對于聲樂教學的重要性,所以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加強對學生的呼吸訓練。目前,音樂教學中老師常常使用的三種呼吸方法為:(1)慢呼慢吸法:在進行這種呼吸方法的訓練時,老師可以讓學生想象正在聞一朵花,慢慢地將花香吸入,然后慢慢地將氣呼出來;(2)快吸快呼法:引導學生進行這種呼吸方法的訓練時,讓學生想象家里寵物狗的呼吸方法,學生就會馬上明白,快吸快呼法就是指快速呼氣和快速吸氣的方法;(3)快吸慢呼法:這種呼吸方法在聲樂演唱的過程中是使用最頻繁的,將前面兩種呼吸方法相結合就能夠有效地進行這種呼吸方法訓練了。
(四)提高學生聲樂教學中的發(fā)聲訓練
對于高校音樂教育聲樂訓練來說,最為關鍵的教學課程就是對學生發(fā)聲練習的教學,在進行發(fā)聲訓練的過程中,老師需要對學生強調(diào)以下幾點:(1)學生在進行發(fā)聲訓練之前要放松喉頭,避免過于緊張影響訓練效果;(2)在練習的過程中要指導學生注意口腔打開的程度,只有口腔完全放開,才能夠促進氣息的流暢;(3)在進行發(fā)聲訓練的過程中,老師要引導學生注意每一個音節(jié)的連接性,每一個音符都需要搭在氣息上;(4)一般發(fā)聲訓練都是從中聲區(qū)開始訓練,然后引導學生向其他聲區(qū)發(fā)展。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高校音樂教育聲樂教學的過程中,我們需要緊跟時代的步伐,掌握學生的學習特點,優(yōu)化創(chuàng)新出更多的音樂教學方法,突破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重視對學生聲樂教學的訓練,給予學生更加專業(yè)的技術指導,讓學生的聲樂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讓他們擁有優(yōu)秀的藝術品質(zhì),在不斷的音樂學習中提高自我,找準自我的定位,成為社會真正需要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孫偉.普通高校音樂教育專業(yè)聲樂實用集體課教學研究[J].當代音樂,2018(10):35-37.
[2]張靜如.奧爾夫音樂教育思想在中國高校聲樂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戲劇之家,2018(9):202.
[3]李彬.高校音樂教育專業(yè)聲樂課的教學改革對策研討[J].北方音樂,2016,36(21):185.
[4]劉喜梅.音樂教育專業(yè)聲樂教學的審美教育[J].中國教育學刊,2015(S2):227-228.
作者簡介:譚娟(1981—),女,漢族,湖南益陽人,海口經(jīng)濟學院,講師,本科,研究方向:民族聲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