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瑩 崔佳
[摘?????????? 要]? 目的:為了將討論式與傳統(tǒng)教學兩種方式在腎臟內(nèi)科病理教學當中的運用效果展開對比分析。方法:選取醫(yī)院中的腎臟內(nèi)科病理培訓生100名,然后將討論式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方法分別運用在對照組以及觀察組當中,每一組的人數(shù)是50名,并且這兩組的教學時間都是3個月。在教學結束之后,還要運用醫(yī)院的自擬測評試卷對觀察組與對照組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自主學習能力、病理分析與知識理解的能力、團隊合作等展開檢測。結果:由于每項能力的最高得分是20分,觀察組的學習熱情的得分是18分左右,病理分析與知識理解等項目也是如此,而學生的合作以及課堂教學參與度都是19分左右,都超過了運用傳統(tǒng)教學的對照組。除此之外,觀察組對帶教的滿意程度是94%,超過了對照組的84%。結論:將討論式教學模式運用在腎臟內(nèi)科病理教學當中,能夠有效提升教學的效果,學生對這種教學方式也更加滿意,值得展開大力推廣與運用。
[關??? 鍵?? 詞]? 討論式教學;傳統(tǒng)教學;腎臟內(nèi)科病理教學;效果研究
[中圖分類號]? G712??????????? ?? ??????? [文獻標志碼]? A????????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08-0154-02
腎臟內(nèi)科可以說是醫(yī)院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科室,其擁有著很強的專業(yè)性,不過,由于相關的病理內(nèi)容相對抽象與空洞,讓學生的學習顯得比較困難。因為腎臟體征并不多,而且其發(fā)病機制非常復雜,病理的類型也并不容易理解和記憶,有不少的學生在實際的學習中很迷茫,不知道如何有效切入,這對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熱情都會造成很大的打擊。過去的教學方式主要是通過教師授課,其中更多地運用大班的課堂教學模式,這也讓教學時間不夠充沛,無法完成之前預計的教學效果。而討論式的教學方式下,教師必須認真細致地展開設計與指導,讓學生根據(jù)相應問題展開討論,發(fā)表各自的想法意見,充分調(diào)動所有人的才思,從而有效解決問題。所以說,將討論式的教學方式運用在腎臟內(nèi)科病理教學當中,能夠取得非常不錯的效果,從而提升教學的質(zhì)量。所以,在這里將對一百名醫(yī)院的腎臟內(nèi)科病理培訓生探究,研究討論式以及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實際運用效果。
一、資料和方法
(一)資料
選取醫(yī)院當中腎臟內(nèi)科病理培訓生100名,然后結合所運用教學方式的差異性進行劃分,一共是對照組與觀察組。具體來說,對照組50人,其中男生34人,女生16人,他們的年齡在18歲~23歲之間,平均年齡是(20.33±1.31)。而觀察組也是50人,男生33人,女生17人,該組年齡區(qū)間在19~20歲之間,平均年齡是(21.04±1.34)。對這兩組學生的性別以及年齡展開對比分析,兩者具有可比性[1]。
(二)方法
對照組所運用的是傳統(tǒng)教學方式,在實際的教學當中,主要是通過教師展開知識教授,比如根據(jù)PPT展開腎臟內(nèi)科病理基礎以及病理知識的講解,其中涉及病理類型,教師還要根據(jù)臨床資源對學生就病理展開分析解釋,這樣的教學方式一共有32個課時[2]。觀察組所運用的則是討論教學模式,具體來說,首先需要進行分組,也就是把該組的50名學生展開隨機性的分組,以十人每組為單位,并且選取一人擔任組長。所運用的教學方法就是在正式展開課程教授以前,舉辦討論會,讓所有的小組和教師一起對腎臟內(nèi)科病理的內(nèi)容展開探究,還要相互進行點評,然后教師要針對這次討論會展開總結和點評。在教學結束以后,教師還要進行總結,教學完成以后還要展開討論,針對診斷的基礎思路與方法展開深入探究,不僅如此,還要對那些出現(xiàn)錯漏的地方進行討論,并對出錯原因進行分析,然后讓教師圍繞病理學做好最終的點評與講解,討論式教學一共有32課時。
(三)觀察指標
教學質(zhì)量:通過醫(yī)院的自擬測評試卷對觀察組以及對照組的學生展開測試,目的就是檢驗他們的學習熱情、病理和知識的分析理解能力、協(xié)作能力與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等,然后展開評估,每一項能力最高得分20,若是最終統(tǒng)計的分值越高,就表明教學的效果越好[3]。
滿意度:通過自擬護理帶教滿意度量表對觀察組和對照組對帶教的滿意度展開調(diào)查和評估,總分是100分,若是最終分值超過或等于90分,說明學生對帶教滿意,若是70~80分,表明學生對帶教的滿意程度一般,若是分值小于70分,則說明學生對帶教并不滿意[4]。
二、結果
(一)觀察組與對照組教學質(zhì)量評分的對比分析
在教學結束以后對兩組學生教學質(zhì)量展開對比評估,觀察組的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自主學習能力、病理與知識的分析理解能力以及團隊合作意識等方面的分值都要超過對照組[5]。
(二)觀察組與對照組滿意度對比分析
討論式教學方式運用在觀察組當中,最終的評估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對該教學模式的滿意程度是94%,超過了對照組的84%。
三、討論
腎內(nèi)科是醫(yī)院非常重要的一個科室,其面對的疾病患者類型非常多,病情也顯得比較復雜,不過相關的病理內(nèi)容因為比較抽象與空洞,導致學生的學習困難。過去的教學方式,其主要形式就是教師展開課程教授,這樣的方式雖然可以基本達到臨床教學的要求,不過因為教學質(zhì)量并不高,學生也無法有效掌握病理知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