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明蘭
摘 要: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在學生的主體性發(fā)展中,作文教學占據(jù)著十分重要的地位。要真正實施素質(zhì)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就必須重視學生的個體發(fā)展。作文教學應立足于促進學生的發(fā)展,重視學生主體參與意識和能力的培養(yǎng),確實確定學生在作文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參與意識;培養(yǎng)
一、調(diào)動學生觀察思考的積極性
波利亞說過:“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由自己去發(fā)現(xiàn)的。因為這種發(fā)現(xiàn),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內(nèi)在規(guī)律、性質(zhì)和聯(lián)系。”在這一前提下,指導學生留心觀察,認真體驗,引導他們積極運用學過的各種觀察方法,如有順序、展開聯(lián)想、抓住特點、注意發(fā)展變化、重點部分寫具體等等。讓學生在生活中增長見聞,豐富感受,練習表達。教師要充分相信孩子,不要做任何內(nèi)容的限制,放手讓他們?nèi)ビ^察自己喜歡的東西。其結果是,孩子們的表現(xiàn)非常棒!請看:“去年暑假,爸爸從樹上捉來了兩只蟬,放在家里的沙窗上,炎熱的夏季使得紗窗上的蟬"知-了,知-了”地叫個不停。這叫聲吸引了我,于是我伸手拿過蟬,發(fā)現(xiàn)它們的嘴象根針,又細又長。咦?別的動物和鳥類都是張開嘴巴鳴叫的可是它這針一樣的嘴好像根本就張不開,可還叫得那么響亮,這是為什么呢?噢!這針一樣的嘴大概是它們的"豎笛"吧,聲音一定是它們吹出來的。我拿來剪刀,把這"豎笛"齊根剪下,心想:這回你們該安靜下來了??墒沁^了一會兒蟬又大聲叫了起來。頓時一個大大的問號浮現(xiàn)在我的腦海中,蟬到底是靠什么發(fā)出叫聲來的呢?于是我?guī)е值暮闷嫘娜ヌ剿髌渲械膴W秘。咦?怎么好象只有一只蟬在叫,另一只蟬好像總在睡大覺,從未叫過一聲。我側耳傾聽,果真只有一只蟬在叫,這是為什么呢?到底它是從哪發(fā)出的聲音呢?一連串的問號出現(xiàn)在我的腦海里。我又去仔細觀察它們,……為了證明我的猜想,我請教了不會說話的老師--書。原來蟬肚皮上的兩個小圓片叫音蓋,音蓋內(nèi)側有一層透明的薄膜,這層膜叫瓣膜,其時是瓣膜發(fā)出的聲音,人們用擴音器來擴大自己的聲音,音蓋就相當于蟬的擴音器一樣來回收縮擴大聲音,就會發(fā)出"知-了,知-了"的叫聲,會叫的是雄蟬,雌蟬的肚皮上沒有音蓋和瓣膜,所以雌蟬不會叫。哈哈,我終于發(fā)現(xiàn)了蟬鳴叫的秘密。"由此可見,只有充分調(diào)動觀察的積極性,學生們才能積極地投入生活的懷抱,才能從中獲取知識,增長才干。
二、激發(fā)作文的興趣
要通過指導,使學生感到寫這次作文是一件愉快的事,變“要我寫”為“我要寫”,興致勃勃地投入作文練習。激發(fā)作文興趣的方法很多。例如要練習寫一次活動,先讓學生盡情地回憶活動中的趣事,然后再把對活動的濃厚興趣遷移到作文上。要練習寫一種動物或植物,先讓學生猜個謎語或講個小故事,學生聽得津津有味,也就躍躍欲試地想寫好作文,寫出動物或植物的特點。假設情境,使學生覺得作文是生活的需要,也是激發(fā)興趣的好辦法。例如有位教師要讓學生練習按照一定的方位介紹一個地方,就對學生說:“許多同學的家里我還沒去過,有空的時候我想到同學們的家里去看看,你們的家在什么地方?從學校到你們家該怎么走呢?你們寫下來告訴我。注意把位置、路線寫清楚,否則我就找不到了?!睂W生帶著歡迎老師到自己家里來的目的進行作文,興致當然很高了。
三、教師的批改與指導學生自改結合起來
學生的作文是學生用自己的話表達自己要說的意思。要改變作文批改勞而少功的現(xiàn)狀,教師要轉變觀念,變“替學生改作文”為“指導學生自己修改作文”,把批改作文的著力點放在培養(yǎng)學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上。具體做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是先示范,再讓學生自己改。方法是:教師認真閱讀學生的作文,從中挑選一兩篇帶有普遍性問題的,仔細考慮好該怎樣修改。上課時,將作文用大字抄出張貼或印發(fā)給學生,師生共同討論哪兒該改,該怎樣改,使學生從中受到啟發(fā),再去修改自己的作文。
二是教師批,學生改?!敖處熍本褪墙處熢谡J真閱讀學生作文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需要修改之處做上各種符號,發(fā)現(xiàn)妙詞佳句畫上圈或波浪線以資鼓勵,凡是學生看了符號就能理解修改意圖的,就只畫符號;凡是看了符號還難以明白怎樣修改的可適當加點眉批?!皩W生改”就是學生細心體會教師所畫的符號,所加的眉批,根據(jù)教師做的批注認真加以修改。學生修改以后,教師再把作文收上來,檢查學生修改的情況。作文成績的評定可以在學生修改之后,從能寫和能改兩個方面進行綜合評定。采用這種方法,首先要讓學生熟悉教師使用的各種批改符號。
三是互批互改。方法是:組成三人或四人小組,選擇一個學生的作文互相討論,共同修改。在小組討論修改時,教師巡視輔導。
四是面批面改。對學生作文中存在的個別性問題,宜采用面批的方法。例如,通過親切交談,了解作文內(nèi)容的真實性;對于作文有困難的學生,一邊啟發(fā),一邊引導學生自己修改,改完以后讓他讀一讀,并適當加以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