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瑩
【內容摘要】新高中歷史課標要求教師進一步改進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將學生的學習過程由封閉轉向開放,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主動學習。在高中歷史教學中運用情境教學法,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夠讓學生學會主動思考歷史問題,提高創(chuàng)新精神。本文將研究“情境設置”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
【關鍵詞】情境設置 ?高中歷史教學 ?運用 ?研究
傳統(tǒng)的高中歷史教學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以黑板為中心,教學方式單一、機械、僵化、封閉。教師習慣于在鴉雀無聲的課堂上口若懸河的照本宣科,師生缺乏互動,學生只能被動接受知識灌輸,缺乏學習興趣。這種封閉式教學方式不僅壓抑學生的個性,也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yǎng)。而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運用情境教學法,為學生設置歷史情境,則可以豐富學生對歷史的感性認識,啟發(fā)他們思考,讓他們在自主探究中掌握歷史知識。
一、設置歷史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育學、心理學、大腦研究已經(jīng)證實:人類理性認識以感性認識為基礎,第二信號系統(tǒng)又以第一信號系統(tǒng)為基礎。在傳統(tǒng)的“滿堂灌”中,教師只向學生輸出語言信號,只能刺激學生大腦左半球與第二信號系統(tǒng),而忽視了刺激學生大腦右半球與第一信號系統(tǒng),反而不利于為理性認識搭建感性認識的基礎。所以,在高中歷史課上,教師要意識到歷史知識與學生實際日常生活存在著相當大的距離,要善于為學生設置歷史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設置歷史情境的方式有很多種,最方便易行的一種方法是故事教學法。如,在教學人教版高二歷史必修3第21課《現(xiàn)代中國教育的發(fā)展》時,教師就可以向學生“講故事”,并組織學生“講故事”進行教學。教師可以先讓聰明的學生簡明扼要的講述《孔乙己》、《阿Q正傳》,然后告訴學生們舊中國絕大多數(shù)人像阿Q一樣目不識丁,又像阿Q一樣妄自尊大,不尊重知識,不尊重文化,嘲笑孔乙己式的讀書人,當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時,這些無知、愚昧的百姓不是被屠殺,就是甘當亡國奴。1949年人民教育奠基時,面對的就是這樣的社會環(huán)境。這樣就會引導讓學生去了解并尊重新中國教育興起的史實。
然后,教師要告訴學生們中國學術界存在著人才斷層,在過去有華羅庚、錢學森、陳景潤等一代著名科學家,在他們之后卻鮮有新一代科學家。學生們會大吃一驚,會向教師提問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這時,教師就要向學生們講述十年浩劫時紅衛(wèi)兵毒打、侮辱教授、教師,在大街上燒書的慘烈史實,教師還要繪聲繪色地講述“上山下鄉(xiāng)”的知青們除了《毛主席語錄》外什么也看不到,由于十年廢止高考,人為制造了人才斷層。1977年恢復高考時,教育部竟然沒有足夠的紙張印高考試卷,最后只好借印刷《毛澤東選集》第五卷的紙張?!@樣學生們會對“文化大革命”給教育帶來的巨大破壞有一個更深刻的認識。最后,教師要讓學生們自己去比較“海歸”與知青的命運,自己去分析“科教興國”戰(zhàn)略的偉大意義。
二、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教學的最高境界是培養(yǎng)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探究興趣,讓學生自己發(fā)揚創(chuàng)新精神,自己去探索知識。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自主分析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如,在教學人教版高二歷史必修2第3課《古代商業(yè)的發(fā)展》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示秦漢銅錢、唐朝開元通寶、布帛、宋代銅錢、鐵錢、“交子”,明清銅錢的圖像,然后讓學生們自己去觀察、比較中國古代貨幣千年來的演進。學生們通過觀察課件,會直觀地認識到宋代錢幣種類很多,而明清的銅錢與秦漢銅錢在外形上區(qū)別不大。學生們還會向教師提出質疑:“為什么布帛與開元通寶并列在一起?”這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們回想白居易的《賣炭翁》,告訴學生們在唐代布帛也是一種實物貨幣?!^大多數(shù)高中生對唐朝的感性認識停留在港臺宮廷劇上,當他們得知唐代竟然使用實物貨幣時,無疑會感到震撼,感到疑惑。教師要抓住這個有利時機,向學生們講述在春秋時代,孔子的弟子子貢是大富商,但孔子不喜歡他;在戰(zhàn)國時代,著名的商人呂不韋可以當上秦國的宰相,最后被秦始皇殺害;在晚清,胡雪巖資助收復新疆,卻被慈禧抄家。再問學生:“秦始皇殺害呂不韋,慈禧抄沒胡雪巖,你們覺得這些史實說明了什么?如果你是呂不韋、胡雪巖,你會做什么?”于是,學生們會開動腦筋,自己去思考,最后認識到從春秋直至晚清,中國古代社會一直是農業(yè)社會,貨幣經(jīng)濟極不發(fā)達,千百年來流行實物交換,而商人的社會地位、政治地位也十分低下;盡管宋代出現(xiàn)過紙幣與資本主義萌芽,但卻曇花一現(xiàn);而愚昧的封建統(tǒng)治階級頑固打壓商業(yè)與商人,人為阻止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造成了中國社會的封閉與落后,阻礙了中國走向世界市場與工業(yè)革命。
結束語
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應用情境教學法,并結合運用故事教學法與探究教學法,可以讓學生們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來,掌握歷史知識的重點與難點,喚醒他們的潛能,發(fā)展他們的歷史思維能力。
(作者單位:江蘇省淮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