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宏
摘要:經濟領域和科技領域的飛速發(fā)展,推動著教育領域不斷變革,為國家發(fā)展培養(yǎng)更多人才。初中數學是小學階段基礎數學的一個升華,同時也是高中數學的基礎。在初中階段,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和數學素養(yǎng)是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重要任務。問題導學法作為一種響應素質教育的新型教學方式,應用于初中數學教學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和教師的教學熱情,提高學校的辦學水平和國家的教育水平。本文主要從三個維度來論述初中數學教學中問題導學法的運用。首先是問題導學法的內涵與作用,其次是在課堂教學中應用問題導學法的步驟和策略。
關鍵詞:初中數學? ?課堂教學? ?問題導學? ?運用
學好數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存在一部分學生對于數學容易產生畏懼和厭惡情緒。教師要結合學生的狀況改變教學方法和策略來引導學生學習數學、熱愛數學。問題導學法是一種古老而又新穎的教學方法,對學生學習效果的提高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師應將問題導學與數學教學進行結合,以此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1]
一、問題導學法的內涵與作用
隨著素質教育的提出越來越多的教育家和一線教育工作開始思索一些新穎的教學方法,問題導學法就是這個時期的產物。問題導學法類似于孔子的“啟發(fā)誘導”以及蘇格拉底的“產婆術”,注重通過提問的方式來引導學生進行質疑、批判和思考,從而達到一步一步解惑、進而解決問題的目的。問題導學法能夠使學生明白知識的來龍去脈,從而幫助學生在非機械記憶的情況下更好的掌握知識,與此同時,這種方法還能夠幫助學生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和習慣,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
(一)助力復習,鞏固知識
問題導學法,顧名思義,就是通過提問來進行教學。使用問題導學法的前提是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基礎和學習水平,進行因材施問,有針對性地提出相應的問題。那么,如何考察學生的基礎呢?在提問之前,教師可以通過學生的日常表現和書面作業(yè)進行了解,此外,教師可以定期舉行一些“小練習”或者是“周周測”,通過考核的形式來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并根據最終的考核結果,合理確定教學方案和問題,從而在提問時,提出一些符合實際情況,有趣、貼近學生日常生活的問題,保證所提出的問題不會讓學生感到枯燥,同時又具備一定的挑戰(zhàn)性,讓學生在嘗試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對知識進行回憶,進而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此外,教師還可以在鞏固所學知識的基礎上,對其進行適當的延伸,還能夠幫助進行新知識的預習和導入。[2]
(二)快樂氛圍,激發(fā)興趣
初中數學方面的“學困生”大多是因為上課枯燥、無聊,不認真聽講,下課不會做練習,考試成績不理想受挫而一步一步放棄數學的。從小學到初中的過渡,對于學生來說,最難的就是數學中的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這種思維的培養(yǎng)需要教師的引導在輔以一定量的習題。但是許多教師背離了這一點,在課堂教學時,只是一味地講授公式和原理,要求大家背誦下來,導致課堂氣氛十分沉悶,這種教學方法大的挫傷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和積極性,并且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
問題教學法以問題為線索,將課堂串聯(lián)起來,將課堂還給了學生。教師在進行了基本的講解和指導以后,將問題拋給學生,由學生經過獨立思考、小組討論,上臺講演這些形式來解決問題。這一個過程就是學生在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將知識融會貫通的過程。學習數學變成了一件快樂的事情,學生自然會樂意學習數學,也就能集中注意力將數學學好,努力提升數學素養(yǎng)。
二、問題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一)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首先,教師要明確問題導學法的作用是如何發(fā)揮的,這需要學生的積極配合。但是在此之前,更為重要的是教師在備課過程中是否精心準備,是否考慮到了學生的學習心理和水平,是否結合教材,是否貼近實際生活,學生是否便于理解,以及有沒有備選問題等等。以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教材中的 《坐標方法的簡單應用》為例 ,坐標方法的簡單應用的教學目標在于幫助學生掌握如何用坐標表示地理位置;了解可以利用平面直角坐標系繪制區(qū)域內一些地點分布情況平面圖以及初步了解利用平面直角坐標系繪制平面圖的過程。通過學習提升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繪圖能力,并且能夠結合生活來對一些事物進行定位, 因此此節(jié)課程的整體內容要包含觀察、發(fā)現 、探究等多項內容,在此基礎上導入數學問題。
(二)導入數學問題
在導入數學問題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的是問題要具有針對性和指向性。 數學問題的導入需要符合以下兩點原則:①以學生生活中常見的事物或者生活現象導入問題 , 讓問題情境的展開可以引發(fā)學生的思考; ②將新章節(jié)的教材內容和教學重點都圍繞此問題展開,將章節(jié)的整體教學內容全面貫穿。 如此不僅可以以學生熟知的形式展開教學,并且教學內容由生活實際出發(fā) ,更利于學生今后數學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3]教師在教授《坐標方法的簡單應用》這一課時,可以以講臺為原點,以學生的座位來作為坐標。根據這個組織一個小游戲,首先讓學生答出自己的坐標。再讓學生說出他人的坐標,并說出產生這個結果的依據。在游戲結束以后,讓學生根據剛才的游戲來繪制學校周邊的平面圖,從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三)問題探究
問題導學法的核心在于引導, 通過有效的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之后,教師要針對教材內容進行問題的拓展 ,引導學生通過獨立思考、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動,自主尋找答案。[4]通過定位游戲的展開以及平面圖的繪制,學生對于坐標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這時教師可以拋出一個問題來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
【案例】
利用下面的信息,確定適當的比例尺,畫出春縣三中相關地點的位置:
(1)國旗桿在校門口正東100米處;
(2)教學樓在國旗桿正西100米處;
(3)體育樓在教學樓正南200處;
(4)從國旗桿先向東走100米,再向北走200米就到圖書館。
林奇同學根據題意畫出了以下圖形(小方格的邊長表示實際距離50米):
(1)他畫的對不對
(2)建立適當的平面直角坐標系,寫出相關地點的坐標(規(guī)定圖中1個單位長度表示實際距離1米).
學生在小組討論中不斷地進行知識的提取和整合,在探究和合作中加深了對知識的印象,培養(yǎng)了問題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拓展訓練
拓展訓練更多的是鼓勵學生在牢固掌握基礎知識后,靈活地運用知識去發(fā)現生活中的數學現象,并用所學去解釋現象、解決問題。學生在學習了坐標后,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根據地圖去定位。當學生到達一個陌生的地方,就能夠根據坐標定位的方式來報告自身的位置。這是一種拓展訓練,也是知識應用于生活實踐的表現。學生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證明自己的學習成果,達到了知行合一,用知識指導生活的目的。
三、結語
時代在不斷地發(fā)展和變化,學校的人才培養(yǎng)也應該緊跟時代的步伐,新課程改革的全面推出,要求各科教學都應該向素質教育和人文教育靠攏。因此,初中數學教師對待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要采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方式,大膽地嘗試和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對于問題導學法,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思維特點和學習基礎來設置相應的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學生引入課堂,接下來,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討論、合作和探究,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和批判思維的能力。
參考文獻:
[1]穆道龍.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9,(06):121.
[2]潘燕平.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01):31.
[3]李高.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8,(45):166-167.
[4]王啟元.基于問題導學法的初中數學教學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8,(31):125-126.
(作者單位:甘肅省臨夏州臨夏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