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殿祥
【摘 要】 道德與法治是一門旨在培養(yǎng)學生良好道德品質和修養(yǎng),提高學生法治意識的課程。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開展道德與法治教學,能夠使學生明確學習這些知識的意義所在,從而將之運用到生活中,并以此為指導,不斷規(guī)范自身的行為。為此,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我們應注重將課本知識與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開展教學活動,使學生在熟知的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中更好地理解知識,促進自身道德品質的發(fā)展和完善。
【關鍵詞】 初中道德與法治 生活化教學 課堂導入 課堂內容 課后作業(yè)
生活化的教學方式是新課改倡導的。它能夠拉近課程與學生生活實際之間的聯(lián)系,從而開闊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吸收,使學生更加有效地學習。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中開展生活化的教學,能夠使學生在聯(lián)系實際生活的基礎上,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和法治意識。為此,在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生活化教學策略的實施,以此來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深化學生的法治意識。
一、課堂導入生活化,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課堂導入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良好而高效的課堂導入對課堂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起重要的作用。利用學生熟知的生活信息進行課堂導入,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對課堂的注意力。為此,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善于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生活進行課堂開場白,以此來激活學生的生活經驗,調動學生對課堂的快速注意力,為課堂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做好鋪墊。
例如,以“珍視生命”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活動為例,為了吸引學生對課堂的注意力,我在課堂伊始環(huán)節(jié)利用多媒體播放了兩則新聞,新聞的主要內容都與中學生輕生有關,一則新聞中,一名中學生因學習壓力過大,以跳樓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而另一則新聞中的中學生因不堪忍受校園欺凌,選擇輕生??磳W生都聚精會神地觀看著,我也趁機說到:“同學們,這樣的案例讓人觸目驚心。本該擁有大好年華的中學生,為何就如何輕易地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寶貴的,無論我們遇到了什么樣的困難和艱險,都不應該放棄生命,任何時候都要珍惜生命,愛護生命?!痹谖腋腥拘缘脑捳Z下,學生都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我也趁機開展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活動。如此,通過引用學生熟知的生活化內容導入新課知識,吸引了學生對課堂的注意力,促進其積極投入到課堂中,為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做好了鋪墊。
二、課堂內容生活化,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本就與實際生活的方方面面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在開展生活化的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引入生活中常見的現(xiàn)象或一些熱點問題來拓展課堂教學內容,讓學生在充滿生活氣息的課堂氛圍中充分理解和感知知識。為此,作為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精心選擇一些貼近學生生活的事例,并充分挖掘蘊含其中的道德價值觀念,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性。
例如,以“網上交友新時空”這部分內容為例,在課堂上,我先調查了班級里學生使用手機及網上聊天工具的情況,然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經驗談談微信聊天功能的利與弊。微信如今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學生對此也很了解,因而對此話題表現(xiàn)出了極大的興趣,都積極參與著討論,分別從不同角度發(fā)表著各自的觀點和看法,有的說微信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使人們的溝通暢通無阻;有的說通過微信,人們可以自由地表達內心的情感,緩解壓力,并且擴大了交際圈;還有的說微信上的陌生人不能輕信,在微信上交友時要加強自身的防范意識等等,學生都熱烈地探討著,我也趁機向學生分發(fā)了網絡交友問卷表,讓學生根據自身的情況填寫網上交友的交友標準、經歷等,并以此為契機展開課堂教學內容,向學生講授正確的網上擇友標準。如此,便使課堂教學內容變得生活化、趣味化,學生也在充分聯(lián)系自身經驗的基礎上更加樂于學習,提高了學生學習的有效性,使課堂教學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三、課后作業(yè)生活化,提高學生道德修養(yǎng)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秉持“回歸生活”的教學理念,布置一些與生活貼近的課后作業(yè),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加深對課本知識的理解和認知,從而豐富自身的情感道德體驗,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為此,作為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我們應積極倡導學生從課堂中走進生活,通過課外實踐活動來豐富自身的道德認知,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
例如,在完成“親情之愛”這部分的教學活動后,為了加強學生與家人之間的溝通與交流,使學生認識到父母的艱辛與不易,我給學生布置了一份特殊的課后作業(yè),即讓學生在周末進行“今天我當家”的活動。學生在這天扮演父親或母親的角色,買菜、做飯、收拾家務或是做其他一些力所能力的小事,使學生切身體會到父母在工作之外是如何辛苦持家的,從而樹立家庭主人翁的意識,主動幫家人分擔家庭重擔。如此,通過布置生活化的課后作業(yè),使學生對課堂所學知識有了更深刻的體會,并以此為指導不斷規(guī)范自身的行為,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
總之,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中開展生活化教學,能夠使枯燥的文字以生動、靈活、有趣的形式展示在學生面前,使學生體會到課堂所學知識的意義所在,從而以此為指導,規(guī)范自身的行為,這門學科的育人功能也能因此充分發(fā)揮出來,這對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 彭曉燕.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應用探討[J].考試周刊,2017.
[2] 王志明.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應用[J].新課程·中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