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康
摘要:教師在明確信息技術課程具有實踐性和操作性特點后,應注重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應落實項目教學法,在講解新知識時,結(jié)合知識點設置項目,調(diào)動學生主動探索、歸納、思考。引導學生合作探究項目,最終歸納得出項目的內(nèi)容,提高學生合作探究能力。分層設置項目,激發(fā)學生在探究中將實踐與理論相結(jié)合,提高信息技術教學效率和效果。
關鍵詞:項目教學法;信息技術;有效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6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19)10-114-1
初中信息技術與其他理論性學科不同,主要差別就在于信息技術具有實踐性和操作性,需要學生獨立自主上機操作完成學習任務,促進學生將理論付諸于實踐。因此,教師在明確課程特點后,應注重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深入落實項目教學法,從而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分層設置項目,或者引導學生相互合作,一起在合作中探究項目,調(diào)動全體學生積極探索、思考、操作,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同時也促進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效果的提高。
一、項目教學法的優(yōu)勢和含義
初中信息技術教師在應用項目教學法之前,應對項目教學法進行詳細分析。而所謂的項目,是指教師在教學中依據(jù)教材內(nèi)容布置學習任務,以此作為“項目”,要求學生合作探究項目,促使全體學生明確項目任務,進而進行主動合作與探究,以增強學生的團結(jié)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此外,教師在使用項目教學法的過程中,需做到以學生為本,突出學生主體地位,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主動投入到教學中分析項目,并使學生在自主分析中獲取知識點,使學生在學習中不再過于依賴教師,使其養(yǎng)成自主分析和自主學習的習慣,必然會提高學生的自主性和主動性??梢?,教師依據(jù)教材中的知識設置項目,創(chuàng)新了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對探究項目感興趣,成功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驅(qū)使學生積極思考,使學生在深思過程中充分了解項目的含義,同時理解和掌握理論知識,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梢?,項目教學方法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應用具有優(yōu)越性、實用性、可行性,對于提升教學水平和效果起到重要作用。
二、項目教學法的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
1.立足于教材設置項目
過去,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教師始終運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學效果,并且難以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因此,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應充分意識到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不利于構建高效課堂,明確這一點后,在教學過程中應落實項目教學法,在講解新知識時,結(jié)合知識點設置項目,要求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探究項目中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方法,調(diào)動學生主動探索、歸納、思考等等,必然會增強學生思考力、思維能力和自主總結(jié)能力。由此可知,項目教學法這種新穎的教學方式,能夠轉(zhuǎn)變學生被動的狀態(tài),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究和實踐,最終探究出項目的內(nèi)涵。
例如:學習“word”時,教師先講解新課程,之后,立足于教材設置項目,也可以依據(jù)知識提問,作為項目,或者要求學生用所學的知識設計宣傳海報,或者通過提問、開展設計比賽,都可以將其作為項目,促使學生主動探究解決問題。此外,學生在實踐中運用理論知識完成設計,整個過程中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以致用的能力、探究能力以及實踐能力。
2.引導學生合作探究項目
初中信息技術教師在講解教學內(nèi)容時,應先傳授知識點,之后教師應結(jié)合學生的學習能力、成績,將其分為多個小組,每組成員4到6人,不僅做到合理分組,還應根據(jù)各組實際情況,設置項目,并且教師應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相互合作,共同探究項目,各組學生明確合作學習任務,積極合作,并在合作過程中分工明確,各組成員先各組探究,總結(jié)探究學習成果后,成員積極溝通,交流中整理探究所得的知識點,最終歸納得出項目的內(nèi)容,必然會提高學生合作探究能力。
例如:學習“制作成績表”時,教師先傳授和講解制作方法、步驟,以及如何運用計算機,學生初步了解之后,提出如何制作成績表,以此設置合作探究項目,激發(fā)合作學習小組一起合作探究,在相互合作中快速歸納制作流程,并熟練運用計算機功能制作成績表,有利于提高全體學生的操作能力、合作能力和運用知識的能力。
3.分層設置項目
在進行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時,教師應認識到設置的項目,不能過于簡單,也不能過難,應全面考慮到學生之間的差距,從而分層設置項目,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輕松探究得出項目中的知識,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由此可知,要想促進全體學生更好地學習信息技術教學內(nèi)容,必須先了解學生的理解能力、成績,明確學生之間的差距,這樣才能合理劃分為三個層次,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提出較難的問題作為項目,而針對其他層次的學生,適當降低項目的難度,使學生有自信心獨立完成探究任務,不僅幫助學生建立起自信心,還調(diào)動起學生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分層設置項目,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探究得出項目中的理論知識點,激發(fā)學生在探究中將實踐與理論相結(jié)合,促進學生學會運用知識,勢必會提高信息技術教學效率和效果。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了構建高效課堂,應依據(jù)新課程中提出的要求,將項目教學法應用于教學工作中,在講解教材內(nèi)容之前,先傳授知識、講解操作方法,而后,根據(jù)課程內(nèi)容設置項目,同時根據(jù)不同層次的學生,分層設置項目,還應注重預留時間,指導學生合作探究項目中的知識點,促進全體學生一邊合作一邊分析項目,使學生在自主分析和探究當中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進而快速掌握計算機操作步驟和知識,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