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助詞是附著于詞、短語和句子之后,表示各種語法意義的語素。韓國語中的助詞根據(jù)語法功能分為格助詞、復數(shù)助詞和添意助詞。
韓國語的格助詞主要用在名詞、代詞、數(shù)詞等體詞以及謂詞的體詞形后,常用的格助詞有“主格助詞、對格助詞、屬格助詞、與格助詞、位格助詞、造格助詞、具格助詞、呼格助詞、合成格助詞”等;添意助詞是表示輔助性語法意義的助詞。常用的添意助詞表達的意義有 “指定、比喻、比較、限制、始終、包含、各自、否定、條件、讓步、強調(diào)、對立、親近、感嘆”等。
本文調(diào)查的對象是大連民族大學外國語學院的朝鮮語專業(yè)大二、大三、大四學生,調(diào)查采用問卷調(diào)查。
由于韓語助詞數(shù)量多,調(diào)查主要采用了使用頻率相對較高及易出現(xiàn)偏誤的助詞,即2個主格助詞、2個對格助詞、4個位格助詞、1個與格助詞、2個表示“對照區(qū)別”的添意助詞1個表示“包含”的添意助詞、1個表示“讓步”的添意助詞共13個。問卷題目采取在韓語句子的助詞處設空,給出中文翻譯的形式。在下文的偏誤樣態(tài)及分析中,僅采用問卷的題干進行舉例分析。問卷共50道題,每組題目各25道題,回收有效題目共43道。調(diào)查共發(fā)出問卷163份,回收有效問卷160份。
通過對調(diào)查答卷的結(jié)果進行統(tǒng)計,把各助詞的使用錯誤率從高到低排序分別為:主格助詞73%;對格助詞71%;表示“人和事物存在的場所”的位格助詞53%;與格助詞52%;表示“動作進行的場所”的位格助詞52%;表示“方向、方位”的位格助詞48%;表示“讓步”的添意助詞41%;表示“對照區(qū)別”的添意助詞29%;表示“包含”的添意助詞28%??梢钥闯?,主格助詞和對格助詞的使用錯誤率最高,這主要是因為學生混淆了謂詞的詞性。
通過分析調(diào)查答卷,發(fā)現(xiàn)朝鮮語專業(yè)學生在助詞使用上存在如下偏誤樣態(tài)及特點:
韓語的謂詞分為動詞和形容詞,動詞又分為自動詞和他動詞。不能擁有直接客體的動詞叫自動詞,如“走、笑”等;能擁有直接客體的動詞叫他動詞,如“穿、抱”等。主格助詞與形容詞和自動詞搭配,對格助詞與他動詞搭配。通過對調(diào)查答卷的分析,可以概括為自動詞與他動詞詞性混淆、多詞義單詞的搭配混淆、使動形與被動形混淆、形容詞與他動詞混淆等四種。
比如在例句“沒剩多少錢”中,“?!笔亲詣釉~,所以連接在“錢”后面的助詞應為主格助詞,而不是賓格助詞。例句“我每天早上坐公交車上班”、“飯菜燒糊了”中“坐”為他動詞,而“燒糊”是自動詞,因此應該分別使用對格助詞、主格助詞。在例句“有點兒聽不清電話的聲音”中,使動形是他動詞,被動形是自動詞。在調(diào)查問卷中,此例句給出的謂語動詞既可作使動形也可作被動形,而作為“聽見”講時是被動形,所以答案為主格助詞,而不是對格助詞。在“我需要書”、“哥哥有女朋友”兩個例句中,“需要”和“有”所對應的韓語單詞詞性都是形容詞詞性,所以正確答案應為主格助詞而不是對格助詞。
例句7:給花澆水。
“水”是“給”的直接賓語,“花”是間接賓語,是“澆水”這個動作的作用對象,所以“花”搭配表示間接賓語且與非活動體名詞相搭配的位格助詞,“水”搭配表示直接賓語的對格助詞。
在分析調(diào)查答卷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還有大量混淆相近意義的助詞或書寫相似的助詞導致的偏誤,總結(jié)主要為以下兩種。
1、表示存在場所的位格助詞
表示人和事物存在場所的位格助詞,常常與形容詞搭配,還可以表示動作結(jié)果存在的場所,此時常常與表示狀態(tài)的動作動詞搭配;而表示動作進行的場所的位格助詞,常常與表示動作的動詞相搭配。
例句8:墻上掛著地圖。
例句8的正確答案是表示人和事物存在的場所的位格助詞,強調(diào)的是動作進行后的狀態(tài)繼續(xù)存在,表示靜態(tài)概念。“墻”是“掛著”這個狀態(tài)存在的場所。
2、表示間接賓語的位格助詞和與格助詞
表示間接賓語的位格助詞接在非活動體名詞后,表示間接賓語的與格助詞接在活動體名詞后。
例句9:運動對健康好。
例句10:這藥對胃病患者好。
“健康”是非活動體名詞,連接與非活動體名詞搭配的位格助詞;“胃病患者”是活動體名詞,連接與活動體名詞搭配的與格助詞。
1、大主語和小主語結(jié)構(gòu)
韓國語語法中所謂的大主語是能掌控句子謂語的主語;而小主語是能夠帶動從句的謂語,也就是可以掌控分句謂語的主語。
例句11:北京風景美。
例句11的答案為表示大主語的主格助詞,這句話的大主語是“北京”,小主語是“風景”。學生習慣把句子翻譯成“北京的風景美”,從而用屬格助詞來完成“的”的表達,進行一一對應的翻譯。
2、添意助詞
例句12:我喜歡蘋果,但不喜歡西瓜。
例句12的答案為表示“對照區(qū)別”的添意助詞,這句話不僅有轉(zhuǎn)折也有“蘋果”和“西瓜”對照區(qū)別的意義,不能用對格助詞。
例句13:即使現(xiàn)在走也不晚。
例句13的正確答案是表示“讓步”的添意助詞,“即使”表示假設的讓步。
上文我們通過對160份調(diào)查答卷進行分析,了解了朝鮮語專業(yè)學生的助詞使用偏誤樣態(tài)及特點。下面我們在此基礎上探討產(chǎn)生偏誤的原因,概括起來一共有三個方面:①單詞詞性記憶難度大;②韓漢語法體系不同,母語負遷移的影響;③助詞本身難度大。
根據(jù)調(diào)查結(jié)果可以得知,造成助詞使用偏誤的多為自動詞和他動詞、他動詞和形容詞之間的詞性混淆,如例句1;很多單詞有多個詞性和意義,如例句2的“坐”和例句3的“燒糊”;謂詞的使動形和被動形的詞性及詞形增加了記憶難度,如例句4中的“聽”。
韓語靠大量的助詞和詞尾來實現(xiàn)語法意義,漢語以詞序和虛詞為表達語法意義的重要手段。對于母語是漢語的學生來說,助詞是一個新的領域。同時思維方式不同會造成一一對應翻譯,受到母語負遷移的影響,導致助詞使用偏誤。
助詞只有抽象的語法意義,很多助詞在表達相同意義時具有細微的差別,如均可表示場所的不同位格助詞,卻也有使用上的差別。一些助詞書寫相似,但表達的意義卻有很大區(qū)別,這就造成了學習者在使用相似助詞時的混淆現(xiàn)象。
通過分析以上各種偏誤助詞的樣態(tài),接下來,筆者將有針對性的提出相應的對策。
根據(jù)調(diào)查答卷的統(tǒng)計結(jié)果,我們可以得知學生存在的最大的問題是對詞性掌握的不扎實,導致使用主格助詞和對格助詞時的錯誤率高達70%以上。學生背單詞時,應注重兩點:第一是單詞的準確拼寫,第二是單詞詞性的準確記憶,尤其是自動詞、他動詞、形容詞間的準確記憶;對于使動與被動,學生可以利用教材或輔導書的總結(jié)進行系統(tǒng)的記憶;對于記憶方法,可以通過單詞搭配的形式來記憶詞性甚至反推出單詞的詞性。
通過統(tǒng)計結(jié)果可以看出,使用表達直接賓語和間接賓語的助詞、表達存在場所的位格助詞的錯誤率達50%以上,所以正確徹底地理解這些助詞間的差別及其重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這些類似的助詞應該進行集中歸納講解,講明不同的助詞的使用場景及使用限制,通過舉例的方式加強學生的理解,使學生能做到舉一反三。
通過對調(diào)查問卷的整理,初步對助詞存在的偏誤樣態(tài)及特點進行了如上總結(jié)和分析。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講解,引導學生正確使用助詞,還需要不斷探索與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