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維維
【摘要】“龍鳳”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圖騰。然而,對于小學生來說,“龍鳳”的形象似乎有些遠離學生們的生活,它們所代表的意義學生們也難以理解。作為龍的傳人,我們要不斷帶領孩子們去發(fā)現(xiàn)、探索、傳承龍鳳文化,讓龍鳳文化扎根兒童心中,將中華傳統(tǒng)文化發(fā)揚光大。
【關鍵詞】龍鳳文化;兒童教育;小學語文教學
筆者在教學實踐中引領學生從課堂走向生活,就以下三個方面進行了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追根溯源,知由來:尋傳說中的龍鳳
既然在生活中學生沒有見過真實的龍鳳,那么我們首先要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帶領學生探尋傳說中的龍鳳,從而開啟龍鳳文化的探索之旅。
1.知由來
通過老師推薦、同學互薦,孩子們閱讀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龍鳳呈祥》《神話傳說》等書籍,孩子們知道了龍鳳是中國古人創(chuàng)造的超自然動物。它們是從許多部落的圖騰身上各取一部分元素組合起來,創(chuàng)造的新動物形象。同時龍鳳的形象在孩子們的大腦中也越來越豐富、生動。龍具有蛇的身,魚的鱗,馬的頭,獅的鼻,虎的眼,牛的舌,鹿的角,象的牙,羊的須,鷹的爪,狗的尾。鳳是由孔雀頭,天鵝身,金雞翅,金山雞羽毛,金色雀顏色組成的一只漂亮華麗的大鳥。創(chuàng)造文字的倉頡,根據(jù)新的圖騰的形狀,創(chuàng)造出“龍”字和“鳳”字。
2.曉名稱
龍、鳳分別有哪些稱呼呢?課堂上,筆者要求學生結合課前搜集的資料在組內講講龍和鳳名稱。原來,龍常被稱作“鱗蟲之長”“眾獸之君”;鳳被稱作“百鳥之王”“羽族之長”。顧名思義,龍在鱗蟲這一類里是排行第一的,是這一族的首領,是百獸中的君王。鳳在羽族里排行第一,是這一族的首領,是百鳥中的君王。在此基礎上,筆者對學生進行點撥“從每個稱呼的最后一個字,你讀懂了什么?”學生的思維一下子聚焦到“王”“長”“君”這幾個字上,它們都表示首位、尊貴的意思。一切水到渠成,學生自然就知曉了“龍”“鳳”原來代表著至高無上的尊貴地位。
二、經(jīng)典誦讀,明寓意:解文字中的龍鳳
有智慧的中國人不僅創(chuàng)造了“龍”“鳳”的形象,還用文字賦予了它們豐富的內涵。筆者通過引導學生誦讀成語、名句、對聯(lián)等,探索文字中的龍鳳,進一步了解龍鳳文化。
1.成語誦讀
帶有龍鳳的成語很多,筆者借此活動契機,組織學生進行了一次以“龍鳳”為主題的成語擂臺賽,豐富了學生的知識積累,調動了學生探索龍鳳文化的興趣。在課堂上,我精選了三組,共六個帶有“龍”“鳳”的成語,分別是“龍飛鳳舞、龍鳳呈祥”“龍駒鳳雛、龍躍鳳鳴”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通過讀第一組成語,引導學生懂得“龍鳳”有祥瑞、喜慶、華麗的寓意;從第二組成語中,學生明白了“龍鳳”還代表著“出眾”的意思;學過前兩組成語后,學生就能從第三組成語中讀出爸爸媽媽希望自己的子女在學業(yè)和事業(yè)上能有成就,成為最優(yōu)秀的人。學生們在成語誦讀中領悟“龍”“鳳”的內涵。
2.名句誦讀
不僅是成語,名句中也有“龍”“鳳”。課堂上,學生借助注釋,自主理解名句的意思,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讀“飛龍乘云,騰蛇游霧。”學生們可以感受到龍乘云上天、吞云吐霧的氣勢;讀“簫韶九成,鳳凰來儀?!睂W生們可以想象到祥和、喜慶的宮廷盛大歌舞場面;讀“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睂W生們?yōu)楣哦贾?、帝王之城南京,發(fā)生著天翻地覆的變化而心潮澎湃,慷慨激昂;讀“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學生們明白了水因龍而有靈氣……學生們在名句誦讀中加深了對龍鳳文化的感悟。
3.對聯(lián)誦讀
龍鳳文化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星星,它走過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悠悠歷史,具有中國傳統(tǒng)特色的春聯(lián)中當然也少不了“龍鳳”。學生在課余搜集了不少關于“龍鳳”的春聯(lián)。誦讀中,學生不僅在春聯(lián)中尋找“龍鳳”的身影,還發(fā)現(xiàn)了對聯(lián)字數(shù)相等、內容相對的奧秘,更重要的是他們明白了“龍鳳”的美好寓意。從“龍騰至萬里 鳳舞駕九州”中他們想象到了龍鳳呈祥的美好畫面;從“彩龍飛舞迎春到 金鳳騰飛報喜來”他們感受著龍年新氣象,新年喜洋洋的節(jié)日歡慶場面;從“鳳鳴盛世 龍騰強國”中他們懂得了太平盛世,民富國強,龍鳳是中國人的吉祥之物……學生們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搖籃中,感受龍鳳文化,理解龍鳳文化,傳承龍鳳文化。
三、扎根生活,傳文化:探生活中的龍鳳
中國人不僅通過文字傳承龍鳳文化,“龍鳳”已經(jīng)深入到我們的生活中來了。筆者引領學生從課堂走進生活,搜集、交流人名中的龍鳳、地名中的龍鳳、衣食住行中的龍鳳,讓學生在文化參與和文化探究活動中,加深對龍鳳文化的體驗、感受和理解,激發(fā)學生對身邊文化由象到意的探究興趣,培養(yǎng)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熱愛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情感。
1.人名中的龍鳳
我們周圍的同學、老師或是親朋好友姓名中有帶“龍”或“鳳”的嗎?聽他們說說名字的寓意。學生們對此特別感興趣,從身邊人的名字,說到影視明星成龍、李小龍,再說到名著中的趙子龍、王熙鳳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一位愛好《三國演義》的同學生動傳神地給同學們介紹了劉備手下的兩位重要謀士,一個是諸葛亮,人稱臥龍先生,另一位是龐統(tǒng),號鳳雛。劉備因有了臥龍與鳳雛才能三分天下。由此可見,學生們在交流中,積累、了解到的不僅僅是龍鳳文化……
2.地名中的龍鳳
我國地域遼闊,以“龍”“鳳”命名的地方,不勝枚舉。為此筆者鼓勵同學們將研究的范圍聚焦到家鄉(xiāng)如皋,找找家鄉(xiāng)如皋中有哪些以“龍”“鳳”命名的地方。學生們可以用查資料、尋訪等形式了解這些地名中的“龍”“鳳”的寓意。通過調查、走訪,學生們知道了家鄉(xiāng)的城北街道有雙龍社區(qū),還有起鳳路;如城街道有御龍灣;吳窯鎮(zhèn)有鳳毛莊、鳳毛小學;石莊鎮(zhèn)有鳳鳴村;丁堰鎮(zhèn)有鳳山村等。學生們最感興趣、研究的最多的是家鄉(xiāng)著名的龍游河,從龍游河的美麗景觀說到龍游河的傳說。如皋這么多的地方與龍鳳有關,真是個祥瑞之地呀,難怪人們常說如皋人杰地靈!學生們在實踐中增添自身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3.衣食住行中的龍鳳
在我們身邊,龍鳳文化可謂無處不在。筆者帶領學生將對龍鳳文化的探究延伸至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學生們在探究中發(fā)現(xiàn)了龍鳳被、龍鳳袍、盤龍糕、火龍果、龍眼、龍鳳碗、龍舟,還有鳳尾魚、鳳仙花、西鳳酒……這些我們常見的事物為什么要以“龍”“鳳”命名呢?是不是有什么典故呢?龍鳳文化在學生們的思考、研究、探索中扎根、傳承……
“龍鳳”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符號。在小學語文課程教學中,我們要有效地結合家鄉(xiāng)特色滲透龍鳳文化,不斷豐富小學語文課程的內涵,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做有根的中國人!
【參考文獻】
[1]寧波,劉順,何琳.國古代魚文化的隱喻意象與歷史演化[J].中國漁業(yè)經(jīng)濟,2017,35(04):93-99.
[2]葉穎芝.李賀詩歌“龍”“鳳”系列意象研究[D].廣州大學,2017.
[3]王錦錦.傳統(tǒng)龍紋符號設計表現(xiàn)研究[D].安徽工程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