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梅
《儒林外史》是中國古典小說的代表作之一,從結構布局、人物塑造再到藝術手法的運用,都能在中學生的小說閱讀學習中提供借鑒意義,《范進中舉》節(jié)選自《儒林外史》的第三回,是其中的經典片段之一。全篇以范進中舉前后一系列事件,通過生動的人物描寫和巧妙的情節(jié)安排,揭露當時社會的世態(tài)炎涼與科舉制度下人的“瘋狂”,這是全書中寫得最為精彩的片斷,在人物、情節(jié)等方面具有典型性。
一、人物形象躍然紙上
在《范進中舉》這段“劇情”中,人物是小說靈魂之所在,因為正是范進以及他周圍形形色色的人的生動“表演”,活靈活現地展示了這個社會在科舉下變成“瘋子”的人的縮影,才使《儒林外史》的內容有了更加深遠的社會意義。為了幫助學生揣摩人物的一言一行,我設計了如下設問情境:
師:同學們,請找一找這段故事的主人公范進在知道自己中舉之后的一系列反應是什么?
生:他剛開始并不相信,可能因為他失敗了太多次,已經潛意識里認為自己考不上了。
師:沒錯,他以為是別人在哄他,那確定了之后呢?
生:課文中寫的是“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兩手拍了一下,笑了一聲,道:‘噫!好了!我中了!說著,往后一交跌倒,牙關咬緊,不省人事?!焙孟裰辛瞬势币粯?。
一生補充:后來他醒了之后一邊叫著一邊瘋跑出去,就像瘋了一樣。
師:同學們讀后有什么感受?
生:特別好玩,挺逗的。(有很大一部分學生都在為書中的描寫而感到好笑)。
范進中舉之后的一系列言行,讓學生在好笑之余又似乎理解不了這樣狀似瘋狂的舉動,而身為教師的任務就是讓學生理解這種好笑背后的可憐與可悲。范進這個人物可以說是明清時代被八股取士制度控制了的天下讀書人的縮影,在閱讀中讓學生注意主人公中舉之前的唯唯諾諾,聽到消息之后的據不相信,在確定之后一改往日的有禮反而拍手大叫、驟然暈厥、渾身污泥還沖到街上迷了心竅,這樣一個“讀書人”的形象瞬間躍然紙上,學生也對“吃人”的科舉制度心有戚戚焉,更有助于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
二、巧設情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
情節(jié)是敘事性文學作品內容構成的要素之一,它用來推動故事的發(fā)展?!斗哆M中舉》這篇文章篇幅不長,但故事發(fā)展卻是脈絡清晰情節(jié)錯落,在轉折與發(fā)展中環(huán)環(huán)相扣,在一幕幕的沖突中使得“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理念凸顯極致,也達到了不動聲色的諷刺效果。
比如,我問學生“在開頭時范進的岳父胡屠戶是以一個施舍者的態(tài)度來范進家送肉,后來范進向岳父借錢不成自作主張去參加了考試,在這之前的情節(jié)設計目的是為了什么?”其實對于初中生而言這些明辨小說創(chuàng)作設計的問題,學生能答出“是為了后面轉折做積累”已經不錯了,教師要讓學生通過學習之后了解小說閱讀中的節(jié)奏與沖突。胡屠戶之前對范進看不起,接著范進偷偷去參加考試,后來范進自己都不相信他真的中了舉人,再到范進真中舉之后胡屠戶等人的一系列反應,情節(jié)安排顯得滑稽可笑卻又理所當然,大轉折與小轉折之
間環(huán)環(huán)相扣,情節(jié)安排詳略得當,學生在閱讀中不但不會感受到“時距”帶來的違和,反而會感受到情節(jié)的緊湊感,能體會到這篇文章的妙處,這有利于學生從中借鑒記敘文情節(jié)安排之法。
三、精妙手法諷刺盡顯
眾所周知《儒林外史》是我國清中期一部著名的諷刺小說,魯迅先生曾言其是“戚而多諧,婉而多諷”。所謂“婉而多諷”就是它的諷刺是委婉而曲折的,含而不露不直接褒貶人物,甚至將作者的存在感降到最低,這是客觀地展示人物的生活狀態(tài),將諷刺巧妙地化于行文之中。
在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先重點關注范進與胡屠戶這對翁婿的言行,對于范進中舉之后的瘋狂反應,“走出大門不多路,一腳踹在塘里,掙起來,頭發(fā)都跌散了,兩手黃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明顯是運用了夸張的手法,使得范進中舉之后的喜意已經達到了“不正常”的狀態(tài)。而胡屠戶是一個相比于范進“有錢”的人,我想對于學生而言,除了范進瘋瘋癲癲的表現,這個人也是極具喜劇色彩了,之前對范進動輒諷刺謾罵,之后又極盡討好,當范進還他銀子時,他“把銀子拽在手里緊緊的,把拳頭舒過來”心里十分想要口中卻假意推辭。作者不動聲色地運用夸張和對比的手法對范進、胡屠戶等人乃至這折磨人的科舉制度進行了辛辣的諷刺,學生也能在這暗含諷意的字里行間中領略小說創(chuàng)作的技巧、讀出文章的主旨。
顯而易見,《范進中舉》雖然只是《儒林外史》這部長篇小說的一部分,但因為《儒林外史》獨特的創(chuàng)作結構,使得整個情節(jié)完整而又典型,作者深厚的小說創(chuàng)作功底,能讓學生在學習中領會小說應當注意的“點”,從藝術特色到內容主旨,甚至一篇小說自身獨有的魅力,對名家名作的閱讀賞析,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閱讀與寫作能力,因此教師在解讀中要多加重視。
作者單位: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姚市鎮(zhèn)九年義務教育學校(64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