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希良
摘 要:全面把握新時代革命必須深入解答何為新時代革命、新時代為何革命、新時代如何革命等基本問題。從其內涵來看,新時代的偉大社會革命主要指深化和擴大改革開放,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時代黨的偉大自我革命主要指全面從嚴治黨。新時代的“兩大革命”是辯證統(tǒng)一的有機整體。從其依據來看,新時代進行革命既是中國社會發(fā)展和黨自身建設的需要,也是基于理論與實踐、歷史與現(xiàn)實而做出的科學判斷,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就其方法來看,新時代進行革命既要準確把握“兩大革命”各自的特點而有所側重,又要準確把握兩者的內在關系和協(xié)同規(guī)律而將兩者整體推進。新時代革命基本問題的這些研究意義重大,并有望通過增強整體性研究、加大理論創(chuàng)新,增強個性化表達、加大話語創(chuàng)新,增強對策性研究、加大應用創(chuàng)新等措施得以拓展和深化。
關鍵詞:新時代;偉大社會革命;黨的自我革命;基本問題
中圖分類號:D616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268(2019)03-0018-09
一、問題的提出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發(fā)表關于新時代偉大社會革命和黨的偉大自我革命(以下簡稱“兩大革命”)的重要講話。2016 年7月1日,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他以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概述黨領導人民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的偉大歷程。黨的十九大后,2017年10月25日在新當選的十九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踐充分證明,中國共產黨能夠帶領人民進行偉大的社會革命,也能夠進行偉大的自我革命?!盵1]2018年1月5日,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研討班的開班式上他強調:“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的成果,也是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的繼續(xù),必須一以貫之進行下去”[2]2;“在新時代,我們黨必須以黨的自我革命來推動黨領導人民進行的偉大社會革命”[2]4。2月14日在春節(jié)團拜會上他提出:“開新局于偉大的社會革命,強體魄于偉大的自我革命?!盵3]3月20日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他再次強調:“中國共產黨要擔負起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的歷史責任,必須勇于進行自我革命?!盵4]4月10日在博鰲亞洲論壇年會開幕式上,習近平總書記將中國人民自我革命、自我革新視為中國力量的體現(xiàn),稱改革開放為中國的“第二次革命”。4月23日在中央政治局舉行關于《共產黨宣言》及其時代意義的第五次集體學習時他強調:“黨要領導人民推進偉大社會革命、實現(xiàn)民族偉大復興,就必須發(fā)揚自我革命精神?!盵5]7月4日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他強調,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責任意識,把黨的偉大自我革命進行到底”[6]。12月18日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他指出,“我們黨只有在領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偉大社會革命的同時,堅定不移推進黨的偉大自我革命”[7],“才能確保黨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7],并且“改革開放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發(fā)展史上一次偉大革命,正是這個偉大革命推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偉大飛躍”[7]。12月26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場偉大社會革命,要求我們必須時刻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必須讓我們的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經風雨、見世面、長才干、壯筋骨,保持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盵8]
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些講話說明,新時代是進行新的革命的時代,革命性是新時代的鮮明特性。那么,何為新時代革命?新時代為何革命?新時代如何革命?這些是我們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總書記上述講話,全面把握新時代革命必須深入解答的基本問題。為此,就有必要系統(tǒng)梳理學界關于習近平總書記上述講話的宣傳闡釋和理論研究,勾勒出這些基本問題的研究現(xiàn)狀,進而指出仍有待進一步研究和解答的問題,以明確這些基本問題研究深化的方向和目標。
二、新時代革命的主要內涵
新時代黨領導的偉大社會革命是對馬克思主義社會革命的繼承和發(fā)展,主要指深化和擴大改革開放,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時代黨的自我革命主要指全面從嚴治黨。新時代的“兩大革命”是辯證統(tǒng)一的有機整體。
(一)馬克思主義社會革命的主要內涵
在我國,革命在古代本義為變革天命,指對受命于天的王朝進行更替,俗稱為改朝換代,如《周易》中就有“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在西方,革命(revolution)源于天文學的“輪回”與“復歸”,指星體在軌道上旋轉一周后回到初始點。今天,革命實質上是指人們遵循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促使其實現(xiàn)質的升級和形態(tài)飛躍的活動。因此,它被廣泛用于經濟、政治、文化、社會、軍事、教育、科技、信息等領域,于是就有了各種各樣的革命稱謂,如工業(yè)革命、軍事革命、科技革命、信息革命等。
在馬克思主義語境中,任何一次真正的革命都是社會革命,它有狹義和廣義兩層含義。狹義上的社會革命是指直接為變革經濟基礎和生產力而進行的政治革命,是階級社會中不可避免的歷史現(xiàn)象,具有長期性和復雜性。它根源于社會基本矛盾,是社會基本矛盾尖銳化條件下階級矛盾激化、階級斗爭不可調和的產物和最高表現(xiàn),也是解決階級社會的階級矛盾和社會矛盾的主要手段和途徑,其經濟內容是解決生產關系與生產力的矛盾,政治內容是解放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的矛盾。作為“歷史的火車頭”,它是進步的、正義的、創(chuàng)造歷史的活動,具體表現(xiàn)為代表先進生產力的革命階級推翻代表落后生產力的反動階級的腐朽統(tǒng)治,破除舊的社會制度,建立新的社會制度,實現(xiàn)社會形態(tài)質的飛躍,從而解放和發(fā)展社會生產力。它最根本的問題是國家政權問題,主要表現(xiàn)為革命階級從反動階級手里奪取國家政權的活動,因而常與武裝起義和軍事戰(zhàn)爭等相伴,具有暴力色彩。馬克思主義認為,以無產階級為主體和資產階級為對象的社會主義革命將是人類歷史上最深刻、最廣泛、最徹底的革命,它最終將徹底消滅私有制,消滅一切剝削制度和階級差別,促使階級和國家消亡,人類進入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發(fā)展的共產主義社會。
廣義上的社會革命是指人們推動解放和發(fā)展生產力并產生廣泛而深刻社會影響的一切歷史創(chuàng)造性活動。它可指社會歷史領域任何一方面的重大變革,既包括上層建筑領域中政權更替的政治革命,也包括上層建筑領域中思想范式變革的文化革命,還包括經濟基礎和生產力的變革等[9]。它不僅是一種破除舊的政治上層建筑的社會運動,而且是一種新的社會建設運動。我國的改革開放就是一場偉大社會革命,因為它以思想解放為先導,以發(fā)展為第一要務,以實踐創(chuàng)新為根本途徑,以堅持和改善黨的領導為本質特征,致力于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fā)展,革除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體制機制弊端并取得了非凡成就,與政治革命一樣極大解放和發(fā)展了社會生產力,增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實現(xiàn)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對我國乃至人類歷史的影響廣泛而深遠。
(二)新時代偉大社會革命的主要內涵
新時代的偉大社會革命屬于我們黨領導的社會革命的范疇。就我們黨的整個歷史看,黨領導的社會革命是指黨帶領廣大無產階級進行武裝斗爭,奪取反動統(tǒng)治階級的政權,組織新政權,不斷優(yōu)化生產關系,大力促進生產力的發(fā)展,不斷深化改革開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最終實現(xiàn)共產主義[10]5-14。它是我們黨立足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從實現(xiàn)馬克思主義的狹義社會革命發(fā)展到實現(xiàn)馬克思主義廣義社會革命的過程。它經歷了兩大歷史階段,第一次是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第二次是改革開放[11]。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我們黨領導的社會革命主要是政治革命,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地位發(fā)生轉換,集革命黨、領導黨和執(zhí)政黨的角色于一身,其領導的社會革命主要屬于廣義的社會革命[9]。相比之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是一場以探索發(fā)展道路為主導的偉大社會革命,而改革開放是一場以體制機制創(chuàng)新為主導的偉大社會革命[12]。因此,我們黨領導的社會革命豐富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社會革命的內涵,具有社會主義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雙重意涵。一方面,由于黨集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中國人民的先鋒隊、中華民族的先鋒隊于一身,所以其領導的社會革命必然屬于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運動。另一方面,它本身又是中國實現(xiàn)從傳統(tǒng)社會到現(xiàn)代社會徹底轉化的過程,是中華民族從衰落到復興的偉大征程[13]。
新時代的偉大社會革命是對黨以往社會革命的繼承和發(fā)展,主要指深化和擴大改革開放,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其中,改革開放是新時代偉大社會革命的基本方法、根本路徑、主要動力,是決定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一招”。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新時代偉大社會革命的主題,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新時代偉大社會革命的首要目標。就內涵看,新時代偉大社會革命的基本實踐是“四個偉大”,即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yè)、實現(xiàn)偉大夢想,基本任務是實現(xiàn)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新時代發(fā)展的戰(zhàn)略安排,基本內容是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制度、文化[14]。它的特征主要表現(xiàn)為以新思想為指導、立足新的歷史方位、解決新的社會主要矛盾、實現(xiàn)新的戰(zhàn)略目標、以黨的自我革命來推動[15],特點主要包括非暴力性、建設性、艱巨性和自足性,即“我們并不輸出革命,我們尊重各國人民選擇自己社會發(fā)展道路的權利”[16]。它是社會主義性質的革命,這表現(xiàn)為它在解放和發(fā)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上比資本主義制度更有效率、更有競爭力;它能實現(xiàn)市場機制和社會主義制度的革命性結合,使市場效率真正為最大多數人造福;它能確保全體人民實現(xiàn)共同富裕,形成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富裕群體,從而實現(xiàn)對貧困的革命性勝利[17]。新時代偉大社會革命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能彰顯中華民族實現(xiàn)偉大復興的強大聚合力、科學社會主義植根中國大地的頑強生命力、中華民族成為引領人類文明進步方向的重要推動力,是因為它事關中華民族的前途和未來,事關科學社會主義的前景和命運[18]。
(三)新時代黨的自我革命的主要內涵
就革命的主客體關系而言,革命可以分為“自我革命”和“革他人的命”。主體以自身為對象的革命就是自我革命。它是一種自我警醒、自我否定、自我反思、自我超越的積極主動的革命性行為,本質上是主體的自我揚棄[19]。黨的自我革命主要指黨不忘初心,牢記宗旨,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在自我警醒、自我否定、自我反思、自我超越的過程中,實現(xiàn)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20]。在新時代,它具體是指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堅持問題導向,以敢于刀刃向內的徹底的革命精神推進黨的政治、思想、組織、作風、紀律、制度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不斷提高黨的“四自”能力,把黨建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擔負起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社會革命的歷史重任[21]。它實際上主要是指全面從嚴治黨,因為全面從嚴治黨始終貫穿著革命精神,其解決的問題具有革命性。這一革命性具體表現(xiàn)在兩方面:一是從方法論上革命,革掉自己不夠先進的命,改變本領恐慌、本領不足和本領落后的現(xiàn)狀;二是從世界觀上革命,革掉自己不夠純潔的命,解決思想不純、組織不純和作風不純的問題[22]。其實質在于不斷增強黨的自我凈化能力,破解黨長期執(zhí)政考驗這一難題[23],其根本動力在于黨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因而能夠為維護人民利益、擔當民族大義而無所畏懼[24]。其特點在于:一是凸顯黨要管黨、從嚴治黨;二是認真落實“兩個責任、一崗雙責”;三是注重實際效果,如突出黨領導一切,突出以政治建設為統(tǒng)攬,“嚴”字當頭,注重“全面”等。全面從嚴治黨是中國共產黨的自我革命,目的是鍛造堅持領導核心、永葆黨的生機活力,新時代對黨的建設、管黨治黨以及全面從嚴治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25]。
(四)新時代“兩大革命”的辯證關系
新時代“兩大革命”是辯證統(tǒng)一的有機整體。就差異性而言,偉大社會革命著重強調的是黨要實現(xiàn)的奮斗目標、奮斗歷程和在奮斗歷程中展示出來的奮斗精神,突出的是黨的政治功能、社會功能和歷史使命;黨的自我革命著重強調的是黨自身的建設,突出的是立黨、管黨、治黨的能力水平和在這一過程中體現(xiàn)出來的自我革命精神[26]。就革命致力的方向而言,前者是向外用功,需要的是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和抓住機遇、順勢而為、迎難而上的胸襟擔當,而后者是向內用力,需要的是反求諸己、反躬自省和自我否定的膽識魄力[27]。就同一性而言,兩者共同貫穿于我們黨近百年奮斗發(fā)展的基本歷程,統(tǒng)一于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思想改造與偉大實踐之中[28]。前者深化后者,是后者的基礎和動力,其性質和水平決定黨的自我革命的內容和高度[29],同時,它還為黨的自我革命提供價值追求和目標指向[30]。黨的自我革命是偉大社會革命的前提條件和客觀要求,是偉大社會革命的先導、內核、發(fā)動機、助推器以及順利推進的堅強保證。具體而言,兩者的辯證關系表現(xiàn)為黨的自身建設與“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辯證統(tǒng)一、自我革命政治擔當與“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的辯證統(tǒng)一、黨的執(zhí)政力提升與全社會治理能效提高的辯證統(tǒng)一這三個辯證統(tǒng)一[31]。
三、新時代革命的科學依據
新時代進行革命既是中國社會發(fā)展和黨自身建設的需要,也是基于理論與實踐、歷史與現(xiàn)實而做出的科學判斷,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一)新時代進行偉大社會革命的依據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在黨的領導下,人民群眾進行偉大社會革命、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各種代價的結果和根本性成就,是科學社會主義在當代中國發(fā)展的現(xiàn)實形態(tài)。它從偉大社會革命中走來,也將一以貫之通過偉大社會革命繼續(xù)完善和發(fā)展,這是中國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要求。其原因主要有:一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保持革命精神,堅持和發(fā)展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xiàn)共產主義這一黨的最高理想的需要;二是促進黨的自我革命,維護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需要;三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的社會基本矛盾及其在各個歷史時期的主要矛盾運動的必然結果;四是履行新時代的歷史使命,凝心聚力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需要;五是為了“從實質上改變不公平不合理的國際秩序”[17],在全球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空間的需要。
(二)新時代進行黨的自我革命的依據
我們黨最鮮明的品格和最大的優(yōu)勢就在于勇于自我革命。新時代黨進行自我革命,源于黨自身建設的需要。從歷史維度看,它是黨近百年奮斗歷程的經驗結晶,是傳承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弘揚黨的政治優(yōu)勢的經驗總結,是黨長期執(zhí)政必須遵循的一條基本規(guī)律,決定著黨的執(zhí)政資格和能力。從現(xiàn)實維度看,它是提升新時代黨的建設質量,把黨建設得堅強有力,確保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使黨永葆生機活力、立于不敗之地的根本保證;是提高黨的純潔性、戰(zhàn)斗力、凝聚力的必然要求;是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為偉大社會革命掃清障礙的現(xiàn)實需要。從未來維度看,它是黨對自身前途命運的清醒認識和深刻把握,是黨化解其面臨的“四大考驗”“四種危險”等風險和挑戰(zhàn),從根本上應對執(zhí)政考驗的戰(zhàn)略舉措,是完成新時代歷史使命的迫切要求。從世界維度看,它是黨遵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確保其馬克思主義政黨性質永不變質,使自己顯著區(qū)別于世界各國其他政黨的必然要求,是探索化解現(xiàn)代政黨危機的根本途徑。
(三)新時代“兩大革命”協(xié)同推進的依據
新時代“兩大革命”必須協(xié)同推進,不能割裂開來,這是基于理論與實踐、歷史與現(xiàn)實而做出的科學判斷。從理論維度看,黨性與人民性的一致決定了“兩大革命”的一致性,因而它是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質要求。從實踐維度看,它是完善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的重要舉措,是新時代我們黨治國理政的鮮明特點。從歷史維度看,它是黨基于自身建設規(guī)律、社會主義建設規(guī)律和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而做出的科學論斷,是發(fā)揚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中國發(fā)展成功經驗的需要,事關革命、建設、改革的成敗,事關黨和人民事業(yè)的前途命運以及黨執(zhí)政基礎和地位的鞏固[32]。從現(xiàn)實維度看,它是解決我國當前問題、開創(chuà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局面的客觀要求,也是推進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和發(fā)展、開創(chuàng)全面從嚴治黨新局面的內在需要。
(四)新時代進行“兩大革命”的重大意義
新時代進行“兩大革命”意義重大。第一,它繼承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的革命學說和我們黨的革命理論。它豐富和拓展了馬克思主義社會革命的內涵,揭示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社會革命之間的關系,進一步回答了社會革命當前和今后的任務,指出了構建新時代社會主義社會和推進現(xiàn)代化建設的實踐路徑,明確了新時代進行偉大社會革命的領導力量,繼承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的斗爭精神、批判精神和革命精神[33],實現(xiàn)了對馬克思主義政黨理論、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重大理論創(chuàng)新,是馬克思主義社會革命理論中國化時代化的表現(xiàn)。第二,它深化和拓展了黨的歷史主題、歷史主線及其主流本質。它澄清了在“革命黨”與“執(zhí)政黨”關系問題上,一段時期以來人們的不當區(qū)分和含糊認識,有助于回擊就黨的領導、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必然性、中國道路的科學社會主義性質等進行否定的歷史虛無主義思潮,糾正用改革開放前的歷史和改革開放后的歷史彼此否定的錯誤做法。第三,它為黨提供了統(tǒng)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xié)調推進“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的前進方向和戰(zhàn)略指引。第四,它對新時代黨加強自身建設,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作用,為我們黨跳出歷史周期率提供了根本方法和具體路徑[34]。第五,它為我們深刻理解我國改革的相關理論與實踐問題提供了廣闊視野和基本遵循,告訴我們改革是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在這一偉大社會革命前期成果的基礎上進行的,是新時代偉大社會革命的題中應有之義和必然要求,因此新時代進行偉大社會革命就要求在改革中堅持正確方向、立場和原則[35]。
四、新時代革命的基本方法
新時代進行革命既要準確把握“兩大革命”各自的特點而有所側重,又要準確把握兩者的內在關系和協(xié)同規(guī)律而將兩者整體推進。
(一)新時代進行偉大社會革命的基本方法
推進新時代的偉大社會革命,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要把仰望星空與腳踏實地統(tǒng)一起來,一方面始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另一方面又牢牢立足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實事求是。二要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堅持以黨的自我革命推進偉大社會革命,要處理好革命黨、領導黨、執(zhí)政黨三重身份的關系,將黨工作的重心轉向提高領導水平和執(zhí)政能力[9]。三要堅持科學理論的指導,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行動指南,明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科學真理性。四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在社會基本矛盾運動中始終站穩(wěn)人民立場”[10]5,緊緊依靠人民,積極發(fā)揮政府、統(tǒng)一戰(zhàn)線、群團組織的合力作用[36]。五要切實把解放思想與統(tǒng)一思想結合起來,在解放思想中統(tǒng)一思想,又在統(tǒng)一思想中繼續(xù)解放思想,既努力革除陳舊思想觀念的束縛,又為推動各項工作凝聚強大精神動力[37]。六要增強風險意識,以高度的戰(zhàn)略清醒把握偉大社會革命的正確政治方向[38],澄清“‘偉大社會革命絕不能局限于‘階級斗爭,‘政黨轉型絕不能轉變黨的性質,改革創(chuàng)新絕不能盲目‘去革命化等重大問題”[10]5,防止發(fā)生戰(zhàn)略性、顛覆性的風險和錯誤。七要批判各種鼓吹“告別革命”、否定革命的錯誤思潮,弘揚黨徹底的革命精神,堅定革命斗志,不畏艱難險阻,勇于奮斗拼搏,積極追求變革和創(chuàng)新。八要堅持不斷革命論與革命階段論的統(tǒng)一,既不驕傲自滿,又不急躁冒進。九要堅持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根本指向,堅持“四個全面”與“五位一體”協(xié)同推進的基本途徑。十要以大定力、大視野、大氣魄堅持不懈推進改革開放,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十一要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創(chuàng)新,推動經濟實現(xiàn)高質量發(fā)展,增強意識形態(tài)領域主導權,加強和創(chuàng)新社會治理,著力解決突出的環(huán)境問題[12]。十二要堅持使用靈活性與原則性相統(tǒng)一的策略與世界資本主義勢力作斗爭,一方面,尊重社會革命生成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尊重世界各國人民自主選擇社會發(fā)展道路的權利,不去人為制造革命,不搞刻意輸出革命,而是堅持做好自己的事情,不斷增強社會主義的吸引力、感召力、凝聚力;另一方面,加強世界各國社會主義運動的團結,維護社會主義的共同利益,形成世界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角力的合力[16]。
(二)新時代進行黨的自我革命的基本方法
新時代進行黨的自我革命要培元固本和開拓創(chuàng)新并舉。在培元固本方面,一要落實“黨領導一切”的要求,全面加強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領導,敢于對否定黨的領導的錯誤思想亮劍,敢于向一切弱化、虛化、邊緣化、“去黨的領導”的現(xiàn)象作堅決斗爭[39],確保黨永遠處于堅強領導核心的地位;二要保持黨自我革命的戰(zhàn)略定力和正確方向,堅定黨員干部的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識,使黨的本性始終保持不變;三要旗幟鮮明地講政治,加強黨的政治建設,以政治建設統(tǒng)領黨的各項建設,增強黨排毒殺菌的政治免疫力,使黨內政治生活更嚴肅,黨內政治生態(tài)更純凈;四要發(fā)揚黨的自我革命精神,直面現(xiàn)實問題,激發(fā)自我革命動力,增強自我革命自覺,提高自我革命能力;五要增強黨內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zhàn)斗性,勇于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防止黨內生活受市場經濟商品交換原則的侵蝕,營造風清氣正的黨內政治生態(tài);六要持之以恒以零容忍態(tài)度高壓反腐,不斷健全腐敗懲治和預防體系,奪取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永葆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純潔性;七要夯實黨的組織基礎,做實做細基層黨建工作,將黨的組織活動機制和學習教育機制等常態(tài)化、制度化,嚴格落實“三會一課”制度,克服基層黨組織弱化、虛化、邊緣化等問題,充分發(fā)揮基層黨組織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八要嚴明黨紀黨規(guī),加強黨內監(jiān)督,嚴格執(zhí)紀問責。
在開拓創(chuàng)新方面,一要加強思想建設,增強黨員干部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使之自覺做到“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在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自覺學習研究和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落實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決策部署;二要不斷改進和完善黨的領導體制,優(yōu)化黨的組織機構,釋放黨的紀律檢查體制和國家監(jiān)察體制改革的紅利;三要健全和完善作風長效機制,切實解決“四風”問題;四要不斷深化管黨治黨規(guī)律的認識,創(chuàng)造新經驗、新做法,開創(chuàng)新局面;五要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所講的“六個統(tǒng)一”,即“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相統(tǒng)一、使命引領和問題導向相統(tǒng)一、抓‘關鍵少數和管‘絕大多數相統(tǒng)一、行使權力和責任擔當相統(tǒng)一、嚴格管理和關心信任相統(tǒng)一、黨內監(jiān)督和群眾監(jiān)督相統(tǒng)一”[39],增強自我革命實效,著力把全面從嚴治黨不斷引向深入;六要增強黨的執(zhí)政能力,不斷提高黨領導改革開放的本領[11]。
(三)新時代協(xié)同推進“兩大革命”的基本方法
以上分析表明,“兩大革命”雖各有側重,但又密不可分,新時代進行革命,不僅要準確把握“兩大革命”各自的特點,而且要準確把握兩者的內在關系和協(xié)同規(guī)律,將兩者整體推進。一要堅持人民立場和階級立場的統(tǒng)一,堅持遵循人民利益標準和進行階級分析的統(tǒng)一,站穩(wěn)無產階級和人民大眾立場,做到真正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33];二要堅持黨的領導,通過黨的自我革命為偉大社會革命提供政治保證、增強領導力量、夯實組織基礎;三要抓住全面從嚴治黨這個“兩大革命”協(xié)同推進的關鍵,傳承紅色革命精神、永葆政治信仰不變質,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堅定政治方向不偏移,踐行執(zhí)政為民宗旨、秉持人民立場不動搖,培育黨內制度文化、堅持制度治黨不松懈[40];四要一以貫之增強憂患意識、防范風險挑戰(zhàn),對于即將面臨的各種風險考驗“既要超前科學預判防控,又要敢于善于攻堅化解”[41];五要堅持問題導向,堅持以解決中國的現(xiàn)實問題為切入點和突破口;六要發(fā)揮黨員干部進行自我革命、弘揚自我革命精神的先鋒模范作用,以之影響和形塑社會風氣,帶動人民實施社會變革,推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各項事業(yè)的發(fā)展[6];七要積極搭建協(xié)同推進的工作平臺,努力形成全方位、立體化的協(xié)同推進體制機制體系。
五、結論與研究展望
綜上可見,當前理論界對新時代革命的研究已涉及其基本問題的眾多方面并形成了不少看法和觀點,這對于深化新時代革命的認識和研究意義十分重大。但是,由于我們黨關于新時代革命的理論和實踐還在豐富和發(fā)展之中,所以上述研究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不足,相信隨著新時代革命畫卷的不斷鋪展,上述研究有望通過以下方式得到拓展和深化。
(一)增強整體性研究,加大理論創(chuàng)新
上述研究雖然總體上已探及新時代革命基本問題的各個方面,據此可以比較全面地呈現(xiàn)其理論面貌,但就特定研究而言,自覺從革命基本問題的理論深度和視域廣度系統(tǒng)探究其學理皈依并自覺構建其理論體系的還不多見,因而許多研究宣傳闡釋味很濃,學術性不強,理論創(chuàng)新闕如,缺乏獨到見解。例如,關于新時代“兩大革命”的整體性,關于這一整體性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的整體關系,關于“兩大革命”與中國夢、“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五大發(fā)展理念等的整體關系,關于如何認識改革開放這一中國的第二次革命與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偉大社會革命的整體關系等,均缺乏深入研究和理論創(chuàng)見。歷史證明,偉大的革命離不開獨創(chuàng)的理論,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如此,社會主義革命更如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實踐為理論創(chuàng)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間。我們應鐵肩擔道義,匠心求真理,以整體性的視野加強新時代革命基本問題研究,助力發(fā)展和完善新時代黨的革命理論,為深入推進新時代“兩大革命”提供更加深厚的理論滋養(yǎng)。
(二)增強個性化表達,加大話語創(chuàng)新
話語是理論的載體和表現(xiàn)形式,話語創(chuàng)新是理論創(chuàng)新的先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通過大量話語創(chuàng)新呈現(xiàn)和實現(xiàn)的。但值得注意的是,新思想的話語不應等同于新思想研究的話語,而上述研究的一個重要問題恰恰就在于有些研究者忽視了這一點,從而消解了其研究主體性,以致許多研究話語同質化現(xiàn)象嚴重,不僅不能彰顯反而窒息了新思想研究的理論魅力和話語特色。另一方面,馬克思主義自出場就是革命的理論,其話語大多具有鮮明的革命特色,研究新時代革命的基本問題,我們當然需要堅持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借助和使用馬克思主義的革命話語,但我們不應滿足于這些話語,否則何以體現(xiàn)我們研究的民族特色、實踐特色、時代特色?因此,我們不能簡單套用新思想的話語,也不能滿足于馬克思主義現(xiàn)成的話語,而應積極作為,面向生活、面向實踐、面向時代汲取智慧,綜合創(chuàng)新,在遵從學術研究規(guī)范和科學創(chuàng)新原則的前提下增強個性化表達,建構新時代革命的學術話語體系,賦予新時代“兩大革命”更鮮活的話語特色和更強憾的理論感召力。
(三)增強對策性研究,加大應用創(chuàng)新
馬克思主義不是書齋里的學問而是行動的指南,而馬克思主義的行動就是革命,就是破舊立新,實現(xiàn)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新時代革命基本問題研究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的重要內容,應當為破解新時代的現(xiàn)實問題提供科學的方法指引和對策舉措,助力人民群眾盡快實現(xiàn)美好生活,因此必須管用有效。上述研究雖然提出了許多新時代革命的方法,但對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tài)等各方面各領域的建設而言,這些方法還不夠具體細致,現(xiàn)實操作性不夠強。因此,我們應將新時代革命基本問題的研究從方法層面深入到具體問題的破解對策層面,為各方面各領域高揚革命精神、攻堅克難、奪取革命性勝利創(chuàng)新“戰(zhàn)役規(guī)劃”“戰(zhàn)斗方案”和斗爭策略,從而在不斷收獲各條戰(zhàn)線斗爭勝利,不斷取得革命成功,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進程中堅定黨和人民對新時代革命的科學信仰。
參考文獻:
[1] 新華社中央新聞采訪中心. 2018全國兩會記者會實錄[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187.
[2] 人民日報社評論部. 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1·5”重要講話[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3] 習近平.在2018年春節(jié)團拜會上的講話[EB/OL].(2018-02-14)[2018-09-10].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02/14/c_1122419716.htm.
[4] 習近平.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13.
[5] 習近平.中國共產黨是《共產黨宣言》精神忠實傳人[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8-04-25(1).
[6] 習近平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全文[EB/OL].(2018-09-18)[2018-10-18].http://www.sohu.com/a/254637118_100196167.
[7] 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EB/OL].(2018-12-18)[2018-12-20].http://shanghai.xinmin.cn/xmsq/2018/12/181131466657.html.
[8]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民主生活會 習近平主持會議并發(fā)表重要講話[EB/OL].(2018-12-26)[2018-12-30]. http://www.gov.cn/xinwen/2018-12/26/content_5352467.htm.
[9] 陳錫喜.論中國共產黨作為革命黨、領導黨、執(zhí)政黨的統(tǒng)一及其與社會革命的關系[J].思想理論教育,2018(12):4-9.
[10]李包庚,張婉.論中國共產黨長期執(zhí)政歷史方位中的革命性[J].馬克思主義研究,2018(6).
[11]王偉光.改革開放是黨領導的第二次革命[J].黨建研究,2018(8):26-28.
[12]王燕文.深刻認識偉大社會革命的艱巨性復雜性[J].黨建研究,2018(11):36-37.
[13]劉飛.以自我革命推動社會革命的實踐邏輯[N].學習時報,2018-01-17(2).
[14]顏曉峰.習近平總書記眼中的偉大社會革命[J].人民論壇,2018(20):12-13.
[15]黃一兵.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偉大社會革命[N].人民日報,2018-05-15(7).
[16]楊煌.繼續(xù)推進偉大社會革命[J].馬克思主義研究,2018(5):102-109.
[17]辛向陽.推進偉大社會革命的政治動員令[N].新華日報,2018-01-17(11).
[18]張建.論新時代偉大社會革命的科學內涵及其根本遵循[J].鄧小平研究,2018(4):10-18.
[19]趙緒生.論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自我革命[J].中共中央黨校學報,2018(5):81-88.
[20]何毅亭.論中國共產黨的自我革命[N].學習時報,2017-07-24(1).
[21]黃憲起.理解新時代黨的自我革命的三個維度[J].黨建,2018(3):27-28.
[22]張國玉.勇于自我革命,推進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相統(tǒng)一[N].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2017-05-29(5).
[23]姚桓.自我革命是應對執(zhí)政考驗的戰(zhàn)略舉措[J].探索,2018(4):112-116.
[24]陳一收.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國共產黨最鮮明的品格[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8(7):48-52.
[25]田麗娜.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的新部署[J].重慶社會科學,2018(3):6-12.
[26]穆兆勇.推進“兩個偉大革命”的重大意義[N].光明日報,2018-06-13(6).
[27]馮思淇.革命精神在引動社會革命中的價值意蘊——以馬克思主義社會發(fā)展理論為視角[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1):39-44.
[28]代江波.協(xié)同推進自我革命與社會革命[J].前進,2018(6):30-33.
[29]顏曉峰.偉大社會革命和黨的自我革命的創(chuàng)新實踐[N].解放軍報,2018-02-07(7).
[30]汪信硯.協(xié)同推進新時代社會革命和自我革命[N].人民日報,2018-07-03(7).
[31]李琪.黨的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N].解放日報,2018-09-11(10).
[32]何臘生.中國共產黨是自我革命與偉大社會革命的統(tǒng)一論者[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8(8):17-21.
[33]李仙娥,張笑然.從馬克思的“三大精神”深刻領悟習近平新時代“偉大社會革命”論斷[J].理論導刊,2018(9):33-37.
[34]曲青山.“兩個偉大革命論”是黨的重大理論創(chuàng)新[J].黨建研究,2018(2):7-10.
[35]高長武.進行偉大社會革命視野中的改革[J].東岳論叢,2018(9):14-22.
[36]何虎生.偉大社會革命依靠誰[J].人民論壇,2018(20):16-17.
[37]雙傳學.通過不斷思想解放努力推動社會革命[J].黨建,2018(11):39-40.
[38]華實.繼續(xù)推動偉大社會革命[N].經濟日報,2018-01-18(13).
[39]完顏平.開新局于偉大的社會革命 強體魄于偉大的自我革命[N].馬鞍山日報,2018-05-07(6).
[40]仰義方.以黨的自我革命推進新時代偉大社會革命[J].紅旗文稿,2018(14):15-17.
[41]陳一新.爭做推進偉大社會革命和自我革命的標兵[J].黨建研究,2018(2):11-13.
Abstract:To fully grasp the new era revolution, we must thoroughly answer the basic questions such as what the new era revolution is, why the new era revolution should be done, and how the new era revolution should be performed. In terms of connotation, the great social revolution in the new era mainly refers to deepening and expanding reform and opening up, adhering to and develop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realizing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e great self-revolution of the party in the new era mainly refers to the strict administration of the party. The “two revolutions” of the new era are the organic whole of dialectical unity. In terms of basis, the new era revolution is not only the need of Chinas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partys own construction, but also a scientific judgment based on theory and practice, history and reality,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terms of methods to perform the new era revolution, its necessary to accurately grasp the respectiv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wo revolutions” and focus on them, and accurately grasp the internal relations and synergy laws of the two, and promote the two as a whole. These studies of the basic questions of the new era revolution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and are expected to be expanded and deepened by enhancing holistic research, increasing theoretical innovation, enhancing individualized expression, increasing discourse innovation, enhancing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and increasing application innovation.
Keywords:new era; great social revolution; party self-revolution; basic questions
(編輯:蔡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