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儒亮
摘 要 學習英語語法,是掌握英語學習技巧的關鍵,如果連基本的語法知識都掌握不好,要想學好英語簡直是難上加難。而且高中生日常學習中英語環(huán)境比較差,因此需要英語教師找到更好的辦法解決這一問題。
關鍵詞 生本教育 高中 語法學習能力 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33.8文獻標識碼:A
在對高中生進行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學生一般是知識的探究者,教師需要做的就是通過設置問題,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能夠更好的掌握知識,對知識產(chǎn)生需求,讓他們能夠?qū)W習動機進行自主探究,并不是對知識的簡單傳承。在過去的語法教學中,教師往往對學生進行語法知識的講解,但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英語教師漸漸忽視了語法學習的重要性,這也就導致學生對語法知識一知半解,學生難以對語言能力進行更為系統(tǒng)的學習。此外,由于語法知識的匱乏,也會導致學生難以形成良好的自主探究能力?;诖?,教師應重視語法教學的力度,并找到有效的方法進一步提升高中生英語學習水平。
1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問題
在過去的教學中,教師將課堂、教材、教師作為教學中最主要的三個因素,在高中語法教學中同樣如此。受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教師認為只要做好備課環(huán)節(jié),在課堂上將知識點講全、講透,就能使學生更好的理解知識點,而且學生要在課堂上保持安靜,跟著教師的思路思考問題,模仿教師的一言一行,這樣就能學好語法知識。而且教師對于教學的評價也僅僅是根據(jù)考試的分數(shù)來實現(xiàn)的,若學生成績較好,則表示學生對于語法知識的理解程度較好。但是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中,教師將重點全部放在了教上,而且教學反思也僅僅是通過回顧教學過程來實現(xiàn)的,反思知識點講的是否具體,教學任務是否良好的完成等,忽視了對學生在學方面的關注,教師將知識全部喂給學生,而且學生只能是語法知識的儲備容器,被動接收教師傳授的知識,導致學生不能實現(xiàn)語法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2生本教育下高中語法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
2.1改變傳統(tǒng)教學觀念,提高學習學習興趣
根據(jù)相關學者研究表示,刺激反應理論在高中語法學習中同樣適用。在語法學習中,只有學生受到了足夠的語言刺激后,才能在應用語言中表達出良好的語言形式以語法知識,這樣學生在學習時也會更加自然。但這套理論固然有一定的操作性,卻忽視了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學生在學習中的主觀能動性,通過這套理論無法讓學生發(fā)揮出主動思考以及靈活運用英語知識的能力。在過去的語法教學中,教師只是將知識通過口述或者板書的形式傳遞給學生,學生被動接收教授傳授的知識,只能通過死記硬背記住這些知識,在基本句型中機械套用語法知識。而且已經(jīng)在學生心理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認為語法學習就是枯燥的,機械的,時間一長,學生難免會出現(xiàn)厭學情緒。
因此,如何讓學生更好的掌握語法知識,對語法進行探究,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主動學習、思考的能力,就需要教師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加自覺,進而激發(fā)學生對于語法學習的積極性以及興趣,使興趣成為驅(qū)動學生學習語法知識的內(nèi)在動力。所以教師應盡量豐富教學活動,例如,通過將我國傳統(tǒng)文化與西方文化進行對比,講解名人的生平,講述我國傳統(tǒng)故事等,讓學生知道原來語法學習也可以如此生動、活潑,進而讓學生更好的應用語法知識,從之前的要我學逐步轉(zhuǎn)化為我要學。高中英語教師在進行語法教學的過程中,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不讓學生感到壓抑與沉悶,盡量讓課堂保持輕松和愉悅的環(huán)境,并尊重不同學生的個性差異,對學生多進行指導與鼓勵,盡量不要否定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如果學生表現(xiàn)優(yōu)異,就要適當?shù)墓膭?,如果表現(xiàn)不積極,也要化解學生的尷尬,讓學生能夠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關愛,進而對英語語法學習更加喜愛。
高中生的感受力與領悟能力已經(jīng)趨近于成人,他們思維比較活躍,渴望學習,并具有廣泛的愛好,因此教師也要利用高中生的特點通過現(xiàn)代教學方式與教學技巧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豐富,例如可增加采訪、調(diào)查、表演等形式,讓學生能夠?qū)φZ法學習的熱忱不斷提升,讓學生理解到語法學習的重要性,并感受到語法學習的生命力與活力。
2.2設置教學情境,讓學生參與到語法探究中來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設置教學情境,讓學生參與到語法探究中來,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首先,可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通過問題來指引學生。要想真正學好語法,就要進行更多的思考,這樣知識才能內(nèi)化,并實現(xiàn)提高智力、訓練思維的目的。因此,需要教師事先為學生制定一個目標,進而幫助學生更好的思考。教師通過設置問題能夠幫助學生樹立一個目標,讓學生思維更加活躍,進而對語法知識有一個更好的吸收,不但能夠?qū)虒W過程進行優(yōu)化,還能全面提升教學效果。例如在高一英語必修一Unit 1 Friendship這節(jié)課中,教師就可向?qū)W生提出這樣的問題:“你是怎么理解Friendship的?它對于你的生活有什么影響?如果朋友之間出現(xiàn)矛盾,你會怎么做?”通過教師提出的問題,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進行思考,讓學生在思考中找到問題的答案,而且教師也可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進行討論,通過互相交流還能培養(yǎng)學生合作能力。最后每個小組派一名學生進行回答,教師對每組學生的回答做出評判,可糾正其中的語法錯誤,這樣會讓學生印象更加深刻。
2.3歸納演義,鼓勵學生進行語法規(guī)則的構(gòu)建
高中生心理更加成熟,而且求知欲也更強,能夠通過觀察找到事物的細節(jié)。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通過歸納演義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此外,教師可通過演繹法向?qū)W生傳遞語法概念,并講述語法規(guī)則,讓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交流中。雖然演繹法操作簡單,卻能節(jié)省時間,讓學生更好的理解。但演繹法也存在一些不足,就是容易忽視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所以教師就要通過指導幫助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
3結(jié)束語
高中生的思維能力更強,因此教師要以語法教學為基礎,培養(yǎng)學生的語法學習能力。而且語言的目的是為了應用,教師也要認識到這一點,在實際教學中落實語法教學,讓學生能夠更加靈活的使用語言。
參考文獻
[1] 高夫立.高中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探究[J].科教導刊(下旬),2015(01):77-79.
[2] 田學紅.生本教育理念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6(10):134-135.
[3] 肖禮金.英語教學方法的探究[J].學周刊,2016(03):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