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口譯中英式漢語的模因論解讀

      2019-07-19 06:04:00郭星余王則浩
      青年與社會 2019年17期
      關(guān)鍵詞:冠詞二語習得

      郭星余 王則浩

      摘 要:中國的英語學習者和使用者在英語文化的影響下,不自覺地將英語的表達方式和習慣糅合到漢語中,形成了英式漢語現(xiàn)象。文章試圖從模因論的視角來探討口譯中英式漢語的形成及類別,提出應(yīng)推廣善性英式漢語模因,抑制惡性英式漢語模因。

      關(guān)鍵詞:輸入強化;冠詞;二語習得

      所謂英式漢語是指中國的英語學習者和使用者受到英語語言和文化的影響,在漢語輸出時,將英語的語言表達方式或文化習慣硬套入漢語,從而形成表面是漢語而內(nèi)在是體現(xiàn)出英語的語言文化特色的漢語句子或者篇章。中式英語的制造者和傳播者一般為初級的英語學習者和使用者,而英式漢語則一般出現(xiàn)在中高級的英語學習者和使用者中,其中就包括水平較高的口譯員。

      一、模因論與模因

      模因論是一種基于新達爾文進化論觀點來解釋文化進化規(guī)律的新理論,這一概念的發(fā)展經(jīng)歷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它被看做文化遺傳單位,第二個階段被看做大腦信息單位,是儲存于大腦中的一一個復(fù)制因子。任何事物只要它以廣義上稱之為模仿的方式,從一個人的身上傳遞到另一人身上,那么它就是一個模因。Dawkins用三個指標來衡量復(fù)制因子的質(zhì)量高低:保真度(copying-fidelity)、多產(chǎn)性(fecundity)和長壽性(longevity)。

      模因根據(jù)表現(xiàn)形式、產(chǎn)生的影響和存在程度,可以被分為模因復(fù)合體和單個模因、有益模因和有害模因、強勢模因和弱勢模因。一個成功的模因,也就是強勢模因,必須能夠被精確地、大量地復(fù)制,這些復(fù)制品的生命力必須比較長。相反,不能被精確且大量復(fù)制的模因則是弱勢模因。每個階段都有一些模因在選擇過程中被淘汰,只有那些成功存活下來的模因才會被人們接受和傳播。成功的模因具有長壽性、多產(chǎn)性、復(fù)制的忠誠性。此外,模因還應(yīng)具備實用性、合理性、時尚性和權(quán)威性,否則也很難被傳播和模仿。

      二、模因和語言的關(guān)系

      語言本身也是一種模因,是模因的載體,它也是復(fù)制因子,但它的復(fù)制和模仿不是完全的“克隆”。往往只復(fù)制成形式或內(nèi)容相同和近似的信息表征,其中有語言交際者的創(chuàng)造和改良。語言模因?qū)?fù)制權(quán)交給語言交際者,利用交際者的意圖及有關(guān)語境,不斷變化著形態(tài),強勢模因戰(zhàn)勝其他較弱的語言模因,而將自己表達的信息傳播出去。

      模因本身靠語言得以復(fù)制和傳播,兩者有著極其密切的關(guān)系。進一步說,語言作為一種模因,它可以通過字、詞、篇章表現(xiàn)出來,模因有利于語言的發(fā)展,從整體看,語言中的模因主要是從三個方面體現(xiàn)的:教育和知識的傳授、語言本身的運用以及通過信息的交際和交流。通過信息的交際和交流形成的語言模因,可以在另一種語言中傳播,形成跨語言、跨文化的模因傳播別國文化中。所以說,模因有利于語言的發(fā)展,我們?nèi)祟惖恼Z言能力是受到模因的驅(qū)動而產(chǎn)生并發(fā)展的,語言的功能還在于傳播模因,而模因本身也是依靠語言得以復(fù)制和傳播,可見模因與語言有著極其密切的關(guān)系。

      三、模因和翻譯的關(guān)系

      Chesterman最先把模因和翻譯結(jié)合在一起研究,形成了他的“翻譯模因論”。他指出,從模因論的角度看,譯者的任務(wù)不是保全原有的思想,而是傳播和發(fā)展原有思想,譯者是思想發(fā)生變化的媒介,語言模因揭示了話語流傳和語言傳播的規(guī)律。在這一過程中,翻譯充當了外來模因復(fù)制和傳播的工具,是模因的一種傳播方式,翻譯的過程是模因的傳播過程。翻譯模因庫中存在大量的翻譯模因,有些翻譯模因由于不能得到普遍接受而消亡,另一些翻譯模因則流行一時而最終被新的模因集合所取代,還有一些模因因具有很強的生命力而得以生存和發(fā)展。在翻譯模因論的框架下,翻譯其實就是模因通過譯者所進行的跨文化傳播過程,翻譯模因不可避免地影響譯者的思維方式和翻譯過程。

      四、模因與英式漢語

      (一)成功模因的三個標準與英式漢語形成過程

      Dawkins提出成功模因有三個衡量標準,即“保真度、多產(chǎn)性和長壽性”。任何事物,與那些與它發(fā)生競爭關(guān)系的事物相比,只要它能夠在這三個方面占優(yōu)勢,那么它必定在這種競爭關(guān)系中獲勝,成為成功模因。在此部分,文章將通過成功模式的三個標準,從強勢模因和弱勢模因這兩個層面分析英式漢語的形成。

      (1)英式漢語中的強勢模因和弱勢模因

      英式漢語是指以漢語為本族語、英語為目的語的語言使用者,由于受第二語言英語的影響和干擾,將英語特征和使用規(guī)則引入漢語,從而產(chǎn)生的一種帶有濃郁英語風格的似是而非的漢語。這些英式漢語的產(chǎn)生過程,實際上就是英語模因通過譯者或者作者進行的跨文化傳播的過程,即轉(zhuǎn)變成漢語模因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強勢模因能夠在自我復(fù)制競爭中獲勝。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碰到的都是強勢模因,語言模因也不例外,能夠被使用、傳播的語言必定是強勢模因。而有些模因就不一定得到廣泛的流行和傳播,它們的生命力到底有多強,有待日后觀察。語言模因的強弱取決于它本身是否得到廣泛認同、傳播的社會時空情景及宿主的心理意向。

      在英式漢語中,一些好的變體表達,諸如黑客(Hacker),博客(Blog),秀(Show),粉絲(Fans)等,都受到了許多中國人的青睞,并逐漸成為漢語表達的一部分。這樣良性的英式漢語,對語言的發(fā)展是有益的,可以豐富和完善語言的表達方式,為語言增添活力,成為語言發(fā)展進化的重要動力,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漢語的發(fā)展。這樣的英式漢語模因,被廣泛復(fù)制和傳播,在長壽性、多產(chǎn)性、保真度方面具有較高值。但象“基思是個小個子的,面色發(fā)黃的、衣服破破爛爛的、瘸腿的、不刮胡子的乞丐。(Keith is a little yellow, ragged, lamed, unshaven beggar.)”“兩千美元超過了他能支付的金額。(Two thousands is more than he can afford.)”這樣的惡性英式漢語則是不健康的模因,在多產(chǎn)性這個衡量復(fù)制因子的質(zhì)量高低的標準上是競爭不過其他用不同形式表達相同意思的模因。由于它十分拗口,破壞了漢語應(yīng)有的美感,不會有很強的生命力,在長壽性這個標準上也不過關(guān)。這種惡性英式漢語屬于弱勢模因,必然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淡出語境之外甚至消失。

      (2)英式漢語的形成過程

      布萊克摩爾提出:“對于增強模因的多產(chǎn)性而言,口語化的語言是最理想的方案?!眳⒄张诵〔ǖ姆g模因傳播示意圖,作者構(gòu)建了一個口譯中英式漢語模因形成過程。

      首先,英方形成英語語法模因,使用英語思維、表達或在頭腦中形成英語語

      法模因,這些模因以英語句子為載體。接下來,這些承載著英語語法模因的英語句子通過各種方式進入譯者的大腦被譯者所記憶和同化,成為了這些英語語法模因的宿主。第三步,譯者將這些承載著英語語法模因的英語句子以漢語形式表達出來,并將這些模因生搬硬套近現(xiàn)有的語言載體—漢語中。最后,以漢語形式表達的這些英語語法模因,即英式漢語,通過譯者的聲音傳播給了聽者,也就是中方。就這樣,經(jīng)過四個步驟,英語語法模因?qū)崿F(xiàn)了跨文化傳播,成為英式漢語。

      (二)英式漢語模因的類型

      漢語重意合,英語重形合,英語具有以下特點:更多使用系動詞,連接詞;多用被動語態(tài)和比較結(jié)構(gòu);英語定語形式多樣,更多為比較長的后置定語;多用系動詞,連接詞;常用長句等等。

      英式漢語將英語語法生搬硬套進漢語,使得漢語具有英語語法特點。那么根據(jù)英語的這些特點,英式漢語模因包括系動詞模因,連接詞模因,長定語模因,被動語態(tài)模因,比較結(jié)構(gòu)模因,長句模因等。其中系動詞模因,長定語模因,被動語態(tài)模因,長句模因表現(xiàn)最為明顯。

      (1)系動詞模因

      在英語中,形容詞不能單獨作謂語,必須帶有系動詞。例如,漢語中“她很漂亮”,在英語中應(yīng)該是“She is very beautiful.”而不是“She very beautiful”。這種英語語法漸漸影響了漢語,形成了系動詞模因。譯者將這些系動詞模因“是…的”照搬到漢語中,傾向于使用這種結(jié)構(gòu)的判斷句來代替原本漢語的描寫句。

      例1:It is difficult to call up any personage of recorded English history who is less of a figure than William III; it is, indeed, difficult to call him up at all.

      在有記載的英國歷史中,要想出一個比威廉三世更加淡薄的形象是很困難的;要想起他的確是很困難的。

      上面例子中的“是很困難的”很明顯是由it is difficult這個英語模因傳遞過來的,建議修改成:很難想出有誰的形象會比威廉三世更淡薄。

      (2)長定語模因

      漢語中定語往往前置,且較短,而英語中定語的形式和用法多種多樣,詞、短語、不定式和從句都可以作為定語,有些前置,更多的是后置定語,后置定語通常較長,這樣的英語語法模因通過譯者傳遞到漢語中,就形成了英式漢語中的長定語模因。

      例2:An element is a substance that cannot be broken down into simpler substance by ordinary chemical means.

      元素是一種不能用常規(guī)的化學方法分解為更簡單的物質(zhì)的物質(zhì)。

      上面例子中,譯者把句子中的長定語模因移植到漢語中,全部放在被修飾對象之前,就顯得特別冗長,建議修改成:元素是一種物質(zhì),它不能用常規(guī)化學方法分解為更簡單的物質(zhì)。

      (3)被動語態(tài)模因

      漢語通常情況下用意義被動式,少用結(jié)構(gòu)被動式,而英語則相反,常用被動句式,英語中的被動語態(tài)模因通過譯者的傳遞,生搬硬套進漢語中,從而形成英式漢語被動語態(tài)模因。

      例3: He has often, not always justly, been accused of indecisiveness.

      他常常不總是公正地被指責優(yōu)柔寡斷。

      翻譯中產(chǎn)生的英式漢語,受到英語“be+動詞過去分詞”這一被動形態(tài)影響,表達也不論不類,建議修改成:人們總是指責他優(yōu)柔寡斷,雖然這種指責并不總是公正的。

      (4)長句模因

      漢語常用散句,松句,省略句,以中短句居多,定語一般前置,句子多數(shù)顯得結(jié)構(gòu)簡化。而英語句子一般有完整的結(jié)構(gòu),許多有關(guān)的成分通過各種表示連詞連接,粘附在句子結(jié)構(gòu)里,使得英語句子多長句,翻譯時將英語中的長句模因復(fù)制到漢語中,便形成了英式漢語長句模因。

      例4:I went in, and found there a stoutish, middle-aged person, in a brown surtout and black tights and shoes, with no more hair upon his head (which was a large one and very shinning) than there is upon an egg, and with a very extensive face, which he turned full upon me.

      我進去了,發(fā)現(xiàn)那里有一個胖大的中年人,穿著褐色外套、黑緊褲、黑鞋子,頭上的頭發(fā)并不比雞蛋上的多,還有一張寬大的臉,他把那張臉完全轉(zhuǎn)向我。

      上述幾種英式漢語模因是最常見的,這些模因往往同時結(jié)伴而行,一個英式漢語句子中常常出現(xiàn)多種英式漢語模因。

      (三)關(guān)于英式漢語模因的對策

      雖然善性英式漢語是強勢模因,惡性英式漢語是弱勢模因,但也不能讓其放任不管,一旦惡性模因形成,便可以不斷復(fù)制和傳播,出現(xiàn)在一些模因載體中,比如報刊,雜志,著作。模因的復(fù)制和傳播會導致語言對社會交際產(chǎn)生正面或負面的影響,因此,需要有相應(yīng)的語言政策和語言規(guī)范來引導,從而抑制惡意模因的自我復(fù)制,創(chuàng)造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從英式漢語模因形成的最關(guān)鍵環(huán)節(jié),即用漢語表達出記憶在頭腦中的英語語法模因著手,減少和避免英式漢語模因的使用,如夯實漢語基礎(chǔ),從源頭上避免英式漢語模因的形成;加強善性英式漢語模因的媒體推廣,努力使大眾使用這些模因;加強媒體校審的力度有效抑制惡性英式漢語模因的傳播和善性英式漢語模因的推廣。

      參考文獻

      [1] Chesterman A. Memes of Translation:The Spread of Ideas in Translation theory [M].Amsterdam: John Benjamins,1997.

      [1] 何自然.語言中的模因[M].語言科學,2005.

      [2] 理查德道金斯.盧允中,張岱云,王兵,譯.自私的基金[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3] 潘小波.翻譯模因論的發(fā)展、存在的問題及研究展望[J].浙江外國語學院學報,2011.

      [4] 蘇珊﹒布萊克摩爾.高申春,吳友軍,許波,譯.謎米機器[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基金項目:本研究成果由長沙理工大學大學生創(chuàng)新性實驗計劃項目支持。

      作者簡介:郭星余(1980.09- ),女,回族,湖南常德人,長沙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教師,講師,碩士,研究方向:從事外國語言學及應(yīng)用語言學。

      猜你喜歡
      冠詞二語習得
      冠詞(一)
      有無冠詞 意義大不同
      2020 Roadmap on gas-involved photo- and electro- catalysis
      冠詞講與練
      大學英語句法教學中的中介語石化現(xiàn)象與對策
      山東青年(2016年9期)2016-12-08 18:00:41
      淺析中國學生習得英語存現(xiàn)句常見的問題及原因
      高職院校英語視聽說教學改革探究
      職教論壇(2016年23期)2016-11-19 09:50:59
      二語習得的關(guān)鍵期理論對英語教學的啟示
      獨立學院英語專業(yè)低年級學生英語寫作母語遷移影響實證研究
      考試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1:33:53
      高中生二語(L2)習得的性別個體差異
      科技視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10:49
      揭阳市| 阜新市| 新昌县| 京山县| 枝江市| 连云港市| 绥德县| 麻城市| 杭锦旗| 昌都县| 淳安县| 泰来县| 香格里拉县| 靖西县| 新泰市| 楚雄市| 东乌珠穆沁旗| 徐闻县| 杭锦旗| 白水县| 江陵县| 克东县| 轮台县| 永顺县| 宁夏| 林芝县| 达拉特旗| 霍邱县| 肇东市| 庐江县| 嫩江县| 洪雅县| 扶沟县| 西华县| 清涧县| 武夷山市| 七台河市| 宣武区| 西城区| 黑龙江省| 绥芬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