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鑫
摘 要:隨著課程標準的改革,英語作為小學的重要學科之一,在教學中越來越重視其實效性。那么,在學生學習英語的過程中,課堂教學尤其重要,怎樣提高學生一節(jié)40分課的學習效率,是至關重要的問題,也是我們每個英語老師應該深思熟慮的問題。
關鍵詞:學習效率 評價 學法
如今,在英語課堂中,很多老師墨守成規(guī),只一味的追求老師講,學生聽的模式,一節(jié)課40分鐘,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聽老師講,學生很少和老師互動,在這樣的條件下,學生只能被動的學習,而不是主動的學習,這大大降低了一節(jié)課的課堂學習效率。針對這一現(xiàn)狀,教師必須勤思好學,想辦法來改變這一現(xiàn)狀。學生不會方法,教師就要指導學生學習方法;學生沒有自信,教師就要通過各種有效的評價方法來鼓勵學生;學生沒有目標,教師就要根據學生各自的水平給學生找一個競爭對手來激勵自己主動學習。
一、指導學法,提高學習效率
古人云:“授人以魚,僅供一飯之需;教人以漁,則終生受用不盡?!痹诮虒W過程中,教師是教育者,是引領者,是帶路者。好的老師不能一味的傳授知識,還要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讓他們終身受益。教師要讓他們“學會學習”,就必須重視學法指導,從而大大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1]
1.單詞學習方法
單詞是語言的基礎,針對小學生,學習詞匯可歸納為七個層次:第一,聽懂;第二,會說;第三,會認;第四,會拼,第五,會寫;第六,會背;第七,會用。在學習單詞的時候不能光死記硬背,還要找到記憶的方法。我們可以利用諧音記憶,此外還可引導學生把單詞分類記憶,如分音節(jié)記憶(um-bre-lla, umbrella)、同音詞(two和too)、反義詞(tall --short等)、對應詞(father ,mother 等)、組合詞(play-ground, playground)、。學生通過掌握這些規(guī)律,記憶單詞會變得輕松很多。
2.對話學習方法
情境是人、事、物及其相關的綜合體,情主要指人及其行為和心理;境則強調客觀外界構成的自然性,創(chuàng)設情境對話,讓學生參與其中,從而化機械記憶為理解記憶,更能幫助學生理解對話,背誦對話。如學習“What would you like?”這部分和food有關的知識,我先把食物分成吃的和喝的兩個類別,然后詢問學生們平時喜歡吃哪些食物,因為食物和學生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同學們都踴躍的回答問題。最后再設計成餐館服務生和顧客對話的情境,學生們很容易的就投入到情境中,自如、流利地進行了對話。學習語言是為了應用于生活,比如在教授如何介紹別人時,可以讓學生先畫一畫他們的好朋友,這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然后再讓他們用自己的語言描述自己的朋友,這樣以來,再編寫成對話,學生再記憶起來就毫不費力。
二、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學習英語的好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需要培養(yǎng)的,對于小學生而言,剛接觸英語,學習英語的習慣還是一張白紙,這是進行良好習慣培養(yǎng)的好時機。聽、說、讀、寫是英語學習的重要基本功,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聽、說、讀、寫習慣,是幫助學生前進的一勞永逸的好辦法。首先,每天要抽出30分鐘來練習聽力,朗讀與背誦,每周要根據學習單元的主題來練習寫一篇小作文,只要日積月累,一定會提升學習效果。
同時,還需要養(yǎng)成課前預習的習慣,新課預習,要求查字典對新單詞組詞、句型有個大概的了解。將每個單詞的音標都記好,那就達到了音、形、義的統(tǒng)一。除了查記音標,詞典中對單詞的多種解釋,相關的詞組、句子都介紹得較為詳細,若能指導學生利用詞典作好課前的預習工作,將會起到豐富學生詞匯,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功效。[2]
最后,學生還要養(yǎng)成積累的好習慣。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應該準備一個筆記本,記錄的內容包括三部分:一是課上老師講課的課堂筆記;二是平時做英語卷子時的典型錯題;三是平時遇到的不認識的生詞,只要學生能做到溫習舊知,更新新知,一定會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
三、用正確的評價方法激勵學生
1.教師評價與自我評價、互相評價相結合,教師是課堂的引導者,教師的正確評價有利于激勵學生的自信心,有了自信心才有了學習的興趣,比如,當有個同學不會回答某個問題時,不要讓他直接坐下,可以問問有沒有其他同學愿意幫助他的,這時肯定會有同學想幫助他,等這名同學幫助他之后再讓他坐下,這樣這名不會問題的同學即沒有傷了自尊又學會了知識。使學生相互欣賞和糾正,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在英語課堂進行中隨時進行英語課堂學習自我評價,讓學生在課上對自己的課堂行為作簡單記錄評價,以打分或畫星星圖案的形式記錄老師的口頭獎勵和回答問題的次數。[3]
2.多用集體評價,樹立集體認同感,樹立自信心。當某一組同學在對話展示環(huán)節(jié)中表現(xiàn)出色時,我會要求其它同學給予語言上的評價,他們會說:“Super, super. You are super.”同時向這一組同學伸出大拇指的動作。通過這種學生間的相互評價與鼓勵,使他們獲得強烈集體認同感,同時也樹立自信心。
四、運用正確的競爭機制激發(fā)學生的潛力
學生之間應該樹立競爭的意識,激發(fā)出學生的競爭意識更有利于學生學習英語的有效性。由于班級人數比較多,學生很難自主找到合適的競爭對手,因為如果讓學生自主去找的話,他們一開始很難找到實力水平相當的對手,如果出于好奇心,是不利于長期學習行為的。那么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英語水平來劃分競爭對手,在課堂上我就會有意識的利用這個“對手機制”,提問兩個人同一個問題來比較,那么學生怕輸給對手就會在課下多努力,提高自身的水平來超過對手,自然就會提高在課堂的學習效率。
教師應該有發(fā)展意識,不應該固步自封,針對小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精心設計,加強學習,通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設計對話情境的操練模式,配以多種有效評價來有效的提高40分鐘的英語課堂學習的效果。總之,教師要以情育情,用自己炙熱的情感去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只有做到了這些,才能真正提高小學英語課堂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劉同江.讓學生“學對、學會、會學”——對農村小學英語教學的思考[J].山東教育,2008.
[2]劉平.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效率之我見[J].學周刊,2013.
[3]李玉霞.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效率的途徑探索[J].科普童話·新課堂:下,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