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物理學科的教學也要回歸到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中,促進生活走向物理,讓物理走向生活。物理學科生活化也是當前教育改革的必然之勢,對深化物理學科教學改革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本文首先就生活化教學模式運用于初中物理教學的現(xiàn)實意義進行分析,其次分析了如何運用生活化教學模式提高初中物理教學的有效性策略。
關鍵詞:生活化;初中物理;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22-0089-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2.079
初中階段學生首次接觸物理學科,因此打好基礎是相當重要的。假若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形成良好的學習興趣,那么也能為學生日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事實上,初中物理學科知識難度系數(shù)與高中相比并不算高,且很多知識點都與我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也容易被學生所理解?;诖?,教師要充分利用生活化教學模式開展教學,以此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
(一)有利于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
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而且也是學生學習強大的動力。只有學生對物理學科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教師才能充分發(fā)掘學生的內(nèi)在潛力,促進學生以積極的、快樂的情緒學習,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相反,若學生認為物理學科的學習是十分痛苦的,且滋長厭學情緒,那么學生也會越來越厭惡物理學科的學習。將物理學科教學生活化,能有效規(guī)避傳統(tǒng)的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將復雜的物理知識寓于學生熟悉的現(xiàn)象與事物,如此更能拉近學生與物理學科的距離,讓學生感受到物理與生活的聯(lián)系,更能激發(fā)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求知欲望與好奇心,讓學生感受到物理學科的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二)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物理學科本身具有很強的抽象性和系統(tǒng)性。初二階段的學生剛開始接觸到物理學科,這對于思維比較形象的初中生來說可謂是難學又難懂,這也是物理學科教學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但是生活化教學方式的運用,可將原本抽象又復雜的物理學科知識變成學生摸得著、看得見的生活知識,更有利于學生理解,這樣一來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無需死記硬背,學習的效率也更高。
(三)實現(xiàn)以人為本的教育
現(xiàn)代化教學理念主要是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就物理學科的教學來說,教師不僅要給學生講解基本的物理技能與知識,而且也要重視從學生的長遠發(fā)展考慮,促進學生生活與生存能力的提高。此外,教師將物理學科教學生活化,也有利于結合物理經(jīng)驗,促進學生能用物理知識去分析生活現(xiàn)象,這也是新課程倡導的“以人為本”的又一教育觀。
(一)借助生活化器具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也是物理教學的關鍵一環(huán)。教師可以通過模擬生活中比較常見的現(xiàn)象,讓學生感受到物理知識與我們生活的密切相關,以此達到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的作用。由此可見,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上課之前提前準備好與生活有關的用具,充分利用這些工具將生活中的物理原理還原。以教學“光的照射”這部分的內(nèi)容為例,為了能讓學生深刻理解并認識光的折射現(xiàn)象,首先我利用了多媒體給學生播放了一小段漁民叉魚的視頻,并提出“為什么總是要看到魚的下方才能叉”的問題,以這個生活化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如此讓學生認識光的折射現(xiàn)象和初步規(guī)律。緊接著,我又準備了一根筷子與一個水杯,在水杯中裝滿了水,并將筷子插入水杯,這樣學生也能更好地理解漁民叉魚的問題。
(二)教學活動生活化,體會物理與生活的聯(lián)系
課堂教學在整個教學中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假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是單純地給學生進行語言講解,那么也無法將知識點都講透,且學生也很難理解。為此,教師要將學生的認知活動寓于生活場景當中。這也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立足學生的實際,注重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與體驗。比如說,在課堂上我讓學生做一些生活化的活動:讓兩只手互擊,感受痛感,這也就證明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雙手用力搓,手的溫度上升,證明摩擦是生熱的等等。這些貼近生活的活動相對簡單,但是卻蘊含著豐富的物理知識。這樣,學生才能真正參與到課堂的學習中,感受到物理學科的運用價值。
(三)結合時事新聞,提高教學有效性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教師也要不斷研究物理現(xiàn)象,且要革新教育方式。眾所周知,物理學科的知識都在不斷發(fā)展與更新中,且教師也要積極引導學生關注與物理學科的新聞,讓學生在生活中時刻思考物理知識,如此才能促進學生取得輝煌的成就,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創(chuàng)新習慣。
綜上所述,將物理學科教學生活化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具有深遠的意義。這就要求教師要重視物理教學生活化的運用,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陳魯閩.生活點滴我留意——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實踐探討[J].亞太教育,2016(8).
[2]田軍.關于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的認識與研究[J].學周刊,2015(3).
[責任編輯 杜建立]
作者簡介: 王成才(1985.7— ),男,漢族,甘肅金塔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中學物理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