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林
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是一種以老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往往造成了老師單向灌輸、學生被動接受的局面,其中作為認知主體的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都始終處于被動地接受知識的地位,課堂上師生互動的機會也很少。后來的信息化教學出現(xiàn),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但是師生互動少的情況并沒有隨著信息化課堂的出現(xiàn)而得到改善。本文將從高中英語課堂現(xiàn)狀,互動類型等方面來研究高中英語信息化課堂教學的師生互動。
1.1互動問題形式化
為了提高課堂效率,教師通常采用“是不是”、“對不對”等是非問句讓學生回答。這種問句的特點就是答案單一,不需要思考的時間,直接回答“是”或“不是”,“對”或“不對”即可。顯然,這種基于表面形式的互動是沒有什么實際性的作用的,對于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深化記憶并沒有什么幫助,難以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1.2學生表現(xiàn)被動化
課堂上教師占主導地位,學生被動地被灌輸知識。這樣的課堂教學模式只會讓學生對英語學習失去興趣和耐心,讓學生不能主動參與教師的教學活動。
1.3討論機會缺乏化
雖然現(xiàn)在很多教師將師生互動融入了教學過程中,但是卻不給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討論。學生在有限且不充足的時間中進行思考,那么互動教學就不能在高中英語課堂中發(fā)揮良好的作用。
2.1語言互動
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大都以語言為媒介,以知識為載體。
有研究表明,在小學階段,教師多采用直接教學法,以講解知識點為主;在中學階段,間接教學法更能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提問、表揚、接納感受會使學生產生自我認同,自主學習;高中階段,如果間接教學的時間超過一半,那么學生的學習效率會大大提高。這就表明互動教學在高中英語課堂上更加實用。
2.2情感互動
在教學活動中,情感交流起著巨大作用。因為教師可以通過“溝通”、“評價”和“控制”的方式對學生產生深刻的影響。
3.1注重互動交流
首先,教師可以改變提問方法,豐富互動過程。如在學習人教版必修一Unit 2中的單詞elevator、petrol official、voyage、conquer、native等時,如果只是教師單純地教學生誦讀,是達不到預期效果的。教師可以把全班分為幾個小組,給出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們查字典自學,并用每個單詞造出相應的例句,最后每個小組派出一個代表進行發(fā)言。通過這種方法來學習課本中的單詞,有利于提高課堂效率。
3.2全面互動
教師偏愛優(yōu)秀的學生,造成了師生互動對象的單一化,久而久之,其他學生就不敢主動回答教師問題,互動氣氛就會變得煩悶。所以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讓每一個人都參與到互動中來,讓學生們在全員參與的熱烈氛圍中找回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
3.3互動形式多樣化
課堂上師生互動的形式不僅僅只有教師提問的形式,探求多樣化的互動形式可以保持學生對英語課堂的新鮮感。比如,在學習人教版必修三Unit 2 Healthy eating后,可以把全班分成幾個小組,讓同學們自由發(fā)揮,根據(jù)課文來寫出一個英語小劇本,然后讓同學們用課余時間排一個情景劇,上課時匯報演出,這樣的互動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還激發(fā)了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們在繁重的高中學習中有一個輕松學習的機會。
3.4營造良好的互動氛圍
傳統(tǒng)的教師形象會使課堂氣氛緊張,所以只有教師在互動過程中不要給學生造成壓力,才能保持課堂教學的學習氛圍。所以在互動過程中,教師應該多鼓勵學生,讓他們勇敢地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如在學習人教版Unit 2 Lesson 1 Modern heroes時,可以讓學生們說說自己認為的當代英雄人物有哪一些,先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再回到課文中來,這樣課堂氛圍會更加活躍,最后可以讓學生嘗試用英語來談談對“英雄”的看法。但最后不管學生的回答如何,教師都應該進行表揚,給予他們認同,這樣可以提高他們的自信心。
想既保證課堂質量,又能讓學生們喜歡上高中英語課,教師就必須多方面調整,適當?shù)刈寣W生主導課堂,增加課堂上師生互動的機會,并且讓互動形式多樣化。這樣不僅能讓教師和學生在互動中互相尊重,共同提高,還能以此為契機來改變現(xiàn)存的師生關系,讓教師不再是俯視者,學生也不再是仰視者,從而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讓我們的更貼合素質教育的理念。
[1] 林思杏. 高中英語信息化課堂教學的師生互動研究[D]. 廣西師范大學, 2016.
[2] 許曄. 高中英語課堂互動的消極影響因素及對策研究[D]. 上海師范大學, 2015.
(作者單位:安徽省靈璧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