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墨菲
摘要:本文分析了共青團中央在嗶哩嗶哩網站(目前中國最大的青年用戶社區(qū)之一)的傳播案例。通過探究其具體的傳播方式及傳效果,總結歸納出提升共青團中央傳播影響力的策略建議,以求為其他黨團組織提供傳播策略,從而使政治傳播在年輕受眾群體中取得更好的效果和傳播力。
關鍵詞:共青團中央;B站;政治傳播
一.共青團中央及Bilibili網站
共青團中央,正式名稱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是以中國共產黨委領導的先進青年的群團組織。作為中國共產黨的后備軍,共青團有著培養(yǎng)青少年團員乃至非團員正確價值觀的重要任務,也在面向青少年的政治宣傳工作領域中起到很大作用。
Bilibili是中國內地亞文化相關的知名彈幕視頻分享網站(下文簡稱“B站”),在青少年中擁有廣泛的粉絲。由于其對目標人群興趣的正確把握,影響力至今仍與日俱增。共青團中央于2017年1月進駐Bilibili網站,自那時起,該賬號針對B站特色和該網站的群體興趣,調整了傳播語態(tài),并發(fā)布了大量涉及軍事、政治、文化的視頻和動態(tài)。截止至2019年1月21日,共青團中央已經是一個擁有216.4萬粉絲的六級賬號。雖然在B站上,共青團中央沒有早已起步的“二微一呼”影響力大,但由于B站特有的亞文化群體屬性,使其培養(yǎng)了一批粘著力強的粉絲群體,也正是由于該賬號的加駐,B站上關于政治宣傳領域的空缺也得到了補充。
二.共青團中央在B站的視頻傳播特點
(一)政治立場鮮明,官方立場明確
總體來看,共青團中央發(fā)布的內容以正向積極的內容為主,且關于政治立場和宣揚愛黨愛國的內容比較多,而關于娛樂文化類內容較少。值得關注的是,共青團中央在B站的發(fā)布內容涉及我國軍事外交、軍備的內容也占有不少篇幅。此外,共青團中央更新的內容也結合時事,比如在香港回歸紀念日、建軍建黨日、國家公祭日等重要時間節(jié)點都會推出相關的內容。
(二)以短視頻為主,用語活潑
從共青團中央在B站發(fā)布的視頻時長方面分析,其整體特點為:以中短視頻為主,且時長越長的視頻,數量越少。共青團中央有意發(fā)布以短篇幅為主的視頻,也正是看重短視頻制作門檻低、參與性強、易傳播的特性,而這種短視頻更加符合B站本身比較活潑年輕的社群氛圍。
從共青團中央在B站發(fā)布視屏的語態(tài)方面分析,其用詞用語更加活潑。首先,B站上的共青團中央以“團團”自稱,用官方的身份和活潑的話語制造了“反差萌”效果,拉近了與目標群體的距離。其次,該賬號非常善于使用表情包、顏文字和網絡用語等流行方式與粉絲互動。再次,共青團中央也會通過鬼畜視頻來進行內容傳播,比如在科普國家關于舉報在華間諜的獎勵辦法時,共青團中央賬號就制作了以“江南皮革廠”為背景音樂的鬼畜視頻,并獲得了極高的播放量。
但是,當發(fā)布的內容涉及國家會議、軍事政治等領域時,共青團中央也會調整語態(tài),轉向嚴肅風格,視頻內容更加莊嚴,傳播用詞更加嚴謹。這也使得共青團中央的賬號在傳播政務信息時兼具了娛樂性與嚴肅性。
(三)與微博內容的比較分析
從傳播內容的角度,比較中青團中央在B站和微博兩個傳播平臺的特點,可發(fā)現共青團中央在微博發(fā)布有關政治、外交、軍事的內容非常少,在B站發(fā)布此類相關內容的占比較高。
探究共青團中央在B站與微博傳播內容差異的原因,筆者認為兩個因素造成了這種內容區(qū)別。一是用戶屬性不同:微博用戶數量龐大、興趣不一,共青團中央作為賬號主體難以投放具有偏向性的內容,所以多發(fā)布考試、就業(yè)、天氣等青年群體共同關注的內容。而B站的社群都是受到ACG(動畫、漫畫、游戲)相關內容吸引聚集起來的,用戶偏好明顯,可以發(fā)布更有針對性的內容。二是兩個平臺的傳播形式不同:共青團中央微博發(fā)布內容以文字圖片為主,數量和時間更靈活。B站發(fā)布內容的形式以視頻為主,需要有鮮明的主題內容。所以這二者決定了共青團中央在微博和B站發(fā)布內容的差異性。
三.共青團中央在B站的影響力提升策略
(一)形成共青團中央組織群
B站不僅是一個內容投放平臺,也是一個互動社交的平臺。共青團中央如想進一步提升在B站的影響力,則需提高互動效率,形成有機的組織群體。筆者認為,共青團中央需與以下兩方加強互動:一、與其他官方賬號互動;二、與個人用戶互動。
1.共青團中央與其他官方賬號互動
目前B站已經有不少黨團群體的官方賬號入駐。但共青團中央賬號與其他黨團官方賬號間幾乎處于“零互動”狀態(tài)。共青團中央可以嘗試增加與其他賬號的互動,聯合其他賬號共同發(fā)起活動、一起組織直播、互相轉載對方內容,利用其他賬號的影響力,互相引流粉絲,在B站形成具有特色的黨團組織宣傳窗口。此外,共青團中央還可以跳出B站的范圍,與其他黨團群體的微博、微信、紙媒、電視等媒體渠道形成宣傳組織群,以個體鏈接整體,進一步擴大傳播力與影響力。
2.培養(yǎng)意見領袖及賬號性格
共青團中央作為官方的黨團組織,有著鮮明的政治屬性,因此當其傳播內容涉及國家重大的會議、外交問題等領域時,其內容的輸出要具有一定的政治偏向。而在B站能夠對受眾情感偏向產生影響的,除了視頻內容本身,還有視頻評論區(qū)的評論。因此,對評論區(qū)的內容進行議程設置,是提升共青團中央傳播效果的一個路徑。
據筆者觀察,目前在共青團中央的B站評論區(qū)已經有一些非官方的賬號頻繁出現并加入討論,并且優(yōu)秀的評論也會被官方置頂。而為了進一步提升傳播效果,共青團中央可以有意識地在優(yōu)秀學者、高參與度的用戶等群體中發(fā)掘、培養(yǎng)共青團中央的KOL(Key Opinion Leader)。可以采取邀請其加入內容制作、采訪、約稿、評論置頂等各種形式幫助KOL的成長和塑造,并使其評論的內容影響更多的用戶。
(二)進一步貼近ACG屬性及青年亞文化
通過對共青團中央微博和B站賬號的內容對比,可以看到其在不同社區(qū)中的不同傳播取向。在分享日常生活的微博,共青團中央有很多關于時節(jié)、考試、節(jié)氣的互動內容。而B站,共青團中央為年輕用戶“量身定做”了多個鬼畜視頻和動漫封面,并會邀請B站人氣很高的up主等參與到內容生產中。而這種傳播策略,也使得共青團中央B站賬號取得了良好的傳播效果。因此,共青團中央在B站應繼續(xù)考慮到B站受眾的亞文化屬性,并根據用戶偏好定制傳播內容。比如對于一向傳播效果不佳的青年榜樣類節(jié)目,共青團中央可以考慮以ACG的形式進行內容制作,也可以深入發(fā)掘以亞文化、ACG屬性為主的主人公故事,來提升傳播效果。
(三)塑造或強化國產IP
在B站,《那年那兔那些事兒》、虛擬歌姬等國產動畫、動漫視頻非常受歡迎。這些動畫、動漫產品也通過B站逐漸提升了品牌價值,成為了具有影響力的IP。如共青團中央可以與相關公司、畫家進行合作,聯合定制、發(fā)布視頻內容,不僅可以強化這些國產IP的形象也可進一步迎合B站用戶的喜好,提升共青團中央的影響力。例如,共青團中央可以通過連載《那年那兔那些事兒》的動畫片、開發(fā)和《那年那兔那些事兒》內容相關的周邊產品、將《那年那兔那些事兒》或者洛天依作為代言人等方式,與相關IP合作,強強聯合,擴大影響力與傳播力。
結語
共青團中央在B站獲得了超過80萬的粉絲和總量超三千萬的播放量,這樣的成績對于黨團群體的官方賬號來說實屬不易。而通過分析筆者發(fā)現,共青團中央B站賬號成功的原因在于,其根據受眾的偏好,定制了以短視頻、二次元、活潑風為特點的傳播內容和傳播形式。而如想進一步提升傳播效果,擴大共青團中央B站賬號的影響力,其賬號還需加強對年輕受眾內容偏好的研究,并生產發(fā)布相應的內容。同時需加強與其他賬號和個人用戶的互動,通過社交與互動,鏈接不同的賬號和社群,借助其力量,擴大共青團中央內容的傳播力。
參考文獻:
[1]孫璐璐.“共青團中央”官方微博的政治傳播功能研究[D].吉林大學,2017.
[2]張子涵.網絡時代共青團工作面臨的挑戰(zhàn)與對策研究[D].山東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