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源
摘 要:朗讀能力是學生語文能力的一種,是幫助學生理解文章的捷徑,同時也是培養(yǎng)學生語感的最佳渠道。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提高文章的理解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朗讀教學;教學策略
朗讀是將沒有生命的文字轉化為生動語言的過程,將無聲變有聲,是一種需要眼、耳、心、腦、口多部位的共同協作完成的“協奏曲”,為了更好地奏響朗讀教學課堂之弦,教師要把握好手中的“指揮棒”,采用多樣化、靈活性的教學手段,教給學生正確的朗讀技巧。本文從四個方面入手,對具體的朗讀教學策略進行闡述,首先,要鼓勵學生賞讀,為學生創(chuàng)造朗讀情境,發(fā)散思維,在朗讀中品味語意,在賞析中精琢細品,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其次,是引導學生發(fā)散思維,提高情感體驗,激發(fā)情感共鳴;第三,組織學生演讀,通過表演的形式加深對文章的感悟;第四,引導學生評讀,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
一、賞讀,為學生創(chuàng)造朗讀情境
文質兼美的文章往往在音韻和意蘊上都頗具賞析價值,這類美文最適合作為賞讀的素材。教師在課堂中用抑揚頓挫、飽滿的情感為學生朗讀美文,為學生創(chuàng)設濃濃的教學氛圍,喚醒學生的情感以及沉睡的審美意識,調動其學習興趣。
例如,在朗讀《草原》一文時,教師首先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一段草原風景的視頻,在一望無際的綠色草原中有一條蜿蜒曲折的河流,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倒映著牛羊的身影,這些膘肥體壯的牛羊三五成群地吃著草或飲著水,好不愜意!遠處傳來馬鳴聲,成群的健壯的馬兒在遼闊的原野上馳騁,仿佛還能夠聽見姑娘與小伙的對唱……學生在情景的渲染下,對這個草原充滿了好奇和欣賞,于是教師趁熱打鐵讓學生進行朗讀,試著在腦海中勾勒畫面,比如在讀到: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么柔美,就像眉骨畫那樣……這一段時,教師讓學生欣賞幾張草原的小丘和彩云,學生贊不絕口,然后教師引導學生試著用飽滿的情緒進行朗讀。
二、引情,激發(fā)學生的想象與情感
美文無論是字詞還是意境都極為優(yōu)美,給人無限的遐想空間。教師在進行朗讀教學時,就要適當的“引情”,激發(fā)學生的無限想象力,就像德國戲劇家席勒曾說過:“想象越是生動,越會引發(fā)心靈的活動,激起的情感也越強烈?!?/p>
例如,在朗讀《我們愛你啊,中國》一文時,教師帶領學生觀看祖國河山的視頻,視頻中有波瀾壯闊的黃河長江、溫婉秀美的西湖美景、蜿蜒壯麗的長城、民族風情濃郁的傣家竹樓等,學生被祖國的美麗所震撼,接著教師讓學生與同桌分享一下自己家鄉(xiāng)的美景和特色小吃等,再隨機選幾名學生向全班分享自己的家鄉(xiāng),隨后,教師問:“我們的祖國這么美麗,大家愛不愛我們的祖國呢?”學生:“愛!”教師:“這些美麗的景色只是冰山的一角,請翻開課本看看文中描寫了哪些地方吧!老師在讀的過程中,請大家閉上眼睛,想象這些畫面!”于是教師為學生范讀,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學生根據教師抑揚頓挫的朗讀,勾勒一幅幅美麗的畫面。
三、演讀,增強學生感悟與體驗
故事性的文章更容易引起學生的朗讀興趣,也更適合對學生進行認知教育,教師利用這些具有故事情節(jié)的文章,帶領學生演繹劇情,通過體會人物的情感,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增強對文章的感悟力,提高朗讀能力。
例如,教師讓學生根據《負荊請罪》這篇文章排練話劇,以小組為單位各自分工,首先將文言文翻譯成白話文,也可以發(fā)散思維添加一些劇情和對話,使劇情更加緊湊完善,這時教師走到學生中間,適當地為學生進行指導,比如學生在設計廉頗的對話時,引導學生結合廉頗的人物性格進行設計,教師:“廉頗的脾氣暴躁、性格有些自負,因為武將出身,所以在言行舉止上比較粗俗,但為人還是比較正直,是一個敢做敢當的男子漢,所以在設計語言時要參照……”每個人物都帶領學生分析之后,學生的劇本基本完成,接下來開始排練,學生要注意人物的性格以及當時的心理活動,將自己代入劇情中,與劇中人物共情,方能朗讀出最具感染力的文章來。
四、評讀,促進學生朗讀的發(fā)展
評價對學生來說相當于航海中的“燈塔”,為學生指引方向避免走向誤區(qū)。教師在朗讀教學中需要適當的評價,幫助學生糾正錯誤,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例如,在朗讀《最后的姿勢》一文時,學生讀到:忽然,課桌搖晃起來!整棟樓房都搖晃起來!……這一段時,學生的緊張情緒并沒有很好地詮釋出來,教師說道:“你在這一段的處理上情緒不夠飽滿,在朗讀一些情景時,你的腦海中可以浮現這樣的情景,試著將自己融入情景中,遇到這樣的情景,應該是一種怎樣的情緒?試著用驚恐、緊張、慌亂的情感朗讀,語速要快、語調要比平時提高、重音要落在動詞上,請再試一遍吧!相信你可以的,加油!”
綜上所述,朗讀不僅幫助學生提高語感,更能夠提高理解能力,因此朗讀教學的作用不容小覷。教師在朗讀教學中除了引導賞讀、引導情感、組織演讀和引導評讀,還需要組織一些實踐或比賽等活動,進一步地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在日常的朗讀教學中通過各種途徑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技巧,提高其朗讀能力。
參考文獻:
[1]李艷芳.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朗讀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8(31):141.
[2]羅麗.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J].中國校外教育,2018(29):63.
編輯 李沂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