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君
摘 要:情趣教育法是一種較新穎的教學方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詩歌教學部分會利用這種方法,情趣教育法要求教師對詩歌作品中的兒童情趣進行探究挖掘,在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一種發(fā)掘情趣的情境,對小學生多進行提問,讓學生多思考,增強學生的興趣,促進課外活動的增加。
關鍵詞:情趣教學法;小學語文;詩歌教學
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中國詩歌是我國漢語言文化中重要的部分,在小學對學生進行詩歌部分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采用情趣教學的方法,科學方法的使用可以讓學生產生興趣,在有趣,愉快的課堂環(huán)境下加深對詩歌知識的學習,不斷提升學生的文學知識。
一、“情趣教學法”的概念
在小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創(chuàng)設跟教學內容具有聯(lián)系的情景,情景要盡可能的有趣,將情趣化教學作為教學的依據(jù),深入挖掘教學內容,提取精華,提取重要部分再從中找出讓學生感興趣的內容,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采用情趣教學法促使教師的教學更加有效率。
二、小學語文進行詩歌教學的意義
(一)學生的語言能力得到提高
在小學階段,對于語文詩歌部分的學習,學生在識字的基礎上,才能更好地學習詩歌,識字學習可以讓學生正確發(fā)音、使學生的語言能力得到提高,學習詩歌鍛煉了學生朗讀詩歌的能力,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感,因此,小學對詩歌的學習,可以促使小學生語言能力的不斷提高。
(二)學生的想象力得到豐富
小學生年紀小,思想單純美好,對事物充滿奇特的幻想,世界是美好的,他們所認識的就是書中所說的,太陽公公、月亮婆婆、小鳥會唱歌、風兒會跳舞、花朵會微笑,小學語文對于詩歌的教學完全符合學生的心理,激勵學生大膽進行想象,發(fā)散思維。詩歌運用了比喻、擬人、夸張等手法能夠幫助學生發(fā)揮想象力,在腦海里聯(lián)想出詩歌描繪的美好畫面,用多感官來認識、喜歡所學習到的語文知識。
(三)學生的鑒賞能力得到培養(yǎng)
小學語文階段,是學生語文學習的基礎階段,所學的詩歌,沒有太多的難度,簡單易懂,詩歌語句都是比較簡單、活潑、容易理解的,詩歌描繪的內容都是比較美好的,這正好能使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在對詩歌有深入了解的情況下增加學生情感的挖掘,最根本的就是對詩歌本身完全理解透徹,從而使學生的鑒賞能力的提高。
三、在小學語文詩歌教學中采用情趣教學法的策略方式
(一)深挖詩歌作品的兒童情趣
教師在對詩歌進行教學時,要對所教授的詩歌理解透徹,進行深入了解,采用情趣教學法充分挖掘詩歌中的兒童情趣。兒童情趣具有多樣性,主要通過動作、話語等不同形式表現(xiàn)出來。
例如,統(tǒng)編版語文課本中學習古詩《惠崇春江晚景》時,“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毙W生可以通過在繪本上畫古詩中的景物,如桃樹、江水、游泳的鴨子等,讓他們思維不約束,展開想象,多啟發(fā)他們想象充滿童趣的畫面,讓他們在想象中體驗學習詩歌的樂趣。
(二)創(chuàng)設適合情趣教學的情境
小學生思維活躍,喜歡新鮮事物,所以對一些好玩、有趣的事物沒有抵抗力,所以,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語文詩歌教學時,可以利用好聽的音樂、好玩的圖片、視頻等為學生創(chuàng)設愉快的情境,讓學生在這樣的情境中更好地學習詩歌。
在統(tǒng)編版語文古詩教學中,講到杜牧《清明》中“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一句時,教師可以通過播放清明時分,路上的人都是情緒低落地趕路,伴隨著連綿不斷的春雨的視頻,伴隨著春雨淅瀝淅瀝的聲音,創(chuàng)設一種悲傷凄涼的情境,讓學生展開想象,更好地學習詩歌。
(三)多提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在對小學生進行語文詩歌教學時,要讓學生產生興趣,愿意去學習詩歌,提高學生學習詩歌的效率。教師對小學生進行詩歌的教學時,就要用“情趣”的教學法來引導學生,在教學中,多向學生提出問題,切勿用問題來打壓學生的積極性,提出的問題要具有新意,并且有趣,這樣有助于學生興趣的激發(fā)。
例如,對統(tǒng)編版的語文課本里唐代杜甫的《絕句》進行學習時,教師根據(jù)詩中黃鸝,翠柳迎接春天,白鷺飛上藍天迎接春天的勃勃景象向學生提問,詩歌中后兩句描寫“西嶺千秋雪”“萬里船”的作用是什么,這個過程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利用生動的動畫將黃鸝、翠柳、白鷺、雪、船、詩中的事物展示給學生觀看體會,采用這樣的教學方式,學生能夠在比較愉快的氛圍中學習詩歌,逐漸增強對于詩歌的興趣。
(四)積極開展課外活動
學校是一個大組織,是一個相互合作、共同學習的地方,教師要多組織學生開展一些活躍身心的活動,比如舉行詩歌朗誦大賽、詩歌背誦比賽等活動,比賽要設置獎勵,前三名或者特等獎,增強學生自信心,培養(yǎng)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情趣教學法運用在小學語文詩歌教學中,以一種新穎的教學方式教授給學生知識,在學生熟練掌握詩歌朗誦的基礎上,加深學生對于詩歌本身的理解與感悟,從而不斷培養(yǎng)學生學習詩歌的興趣。
參考文獻:
[1]張莉萍.情趣化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教學理論,2018.
[2]張紅心.情趣教學法在小學語文詩歌教學中的運用[J].教材教法,2018.
[3]宋艷敏.淺析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應用價值[J].科學大眾,2013.
編輯 王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