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羅雪
摘 要:合作學習是小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師在學生的合作學習中,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合作探究的機會,為學生提供充分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親身參與知識的發(fā)生、發(fā)展的全過程,體驗合作探究學習的快樂,獲得知識、技能、情感與態(tài)度的發(fā)展。
關鍵詞:合作;交流;探究;感悟;拓展
“秒的認識”是人教版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五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在學生已經(jīng)認識了時、分和會讀寫幾時幾分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懊搿笔禽^小的計量時間單位,比較抽象,小學生一般不易感知和理解。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結合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知識實際,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充分探索分與秒的關系,進行合作學習。
一、讓學生在合作中交流
學生在認識秒針之后,如何數(shù)秒呢?讓學生用學具操作,說出自己的方法,有1秒1秒數(shù)的,有1大格5秒5秒數(shù)的;有的說秒針從12走到3剛好是四分之一圈就是15秒;半圈就是30秒;1圈就是60秒。多數(shù)學生認同“秒針走1大格是5秒”的數(shù)法。合作學習中學生有自己的想法后,會有與同學分享自己的想法的愿望。此時引導學生廣泛地交流,說出自己對問題的看法;引導學生在傾聽別人的見解之后,學會質疑和辯論,學生在交流中認識數(shù)學,解決問題,在爭辯中達成共識提高認識。
二、讓學生在合作中探究
在學習秒與分的關系時,教師讓學生小組合作求知,完成秒與分的關系探究表。
小組進行合作探究,有的用學具探索,有的用電子鐘探究,有的用電子停表探究……讓學生積累數(shù)學基本活動經(jīng)驗。小組匯報探究結果后,集體觀察鐘面,秒針走60小格,分針剛好同時走1小格,學生體會了分和秒是同時運動的。驗證了學生的猜想,得出“1分=60秒”?!安孪腧炞C”是主動獲取知識的有效方式,讓學生觀察交流得出結論,既讓學生學會了知識,又嘗到了成功的喜悅。在教學中盡可能多地為學生創(chuàng)造合作探究的機會,為學生提供合適的、開放的探究學習材料,要讓學生進入一個自由選擇、自主發(fā)現(xiàn)的活動平臺。學生應當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經(jīng)歷觀察、實驗、猜測、計算、推理、驗證等活動過程[1]。引導學生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認真地觀察,反復地比較、猜測、歸納、分析和整理,學會運用探究科學的態(tài)度去認識、發(fā)現(xiàn)、創(chuàng)造。通過合作探索,學生能體驗探究學習的快樂,獲得知識、技能、情感與態(tài)度的發(fā)展。
三、讓學生在合作中感悟
在綜合練習中教師設計了“我會解決問題”,讓學生有目的地觀察電子顯示的時分秒的動態(tài)視頻,觀察最接近“整時”時的情況,如由12:59:55開始,1秒1秒地跳到13:00:05。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并提出問題:電子顯示器上的時間是不是有問題?為什么總是看不到60秒、60分的,這是為什么呢?教師可引導學生觀察、思考、交流。有的學生說,59秒再跳1下是60秒了,60秒直接跳到1分里面去了;59分再跳1分是60分了,60分直接跳到1時里面去了。有的說如果顯示了60秒再顯示進了1分,那也需要時間啊,時間也不允許的,這樣設計的電子表是不科學??!有的說秒、分、時是連著運動的,證明時分秒是同時運動的。此外,有的學生還認識到鐘表的形狀不同,有三針立體顯示較明顯的,有平面電子顯示不怎么明顯的,雖有區(qū)別,但原理都是一樣的。滿60秒就是1分,滿60分就是1時。學生系統(tǒng)地認識時分秒的關系,同時深刻領悟到時分秒是同時運動的。通過練習,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學生有自己的思考、理解、感悟,才能內化為自己的知識、方法或思想。在教學中讓學生充分體驗、感知,不能簡單地列舉例子,就急于將結論和盤托出。也不能牽強附會,要結合具體的教學情境,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在體驗中感悟。
四、讓學生在合作中拓展
合作學習可在課內拓展,如在拓展練習中“我會想,我能做”:人的一生可能有(? ?)年,1年有(? ?)月,1個月可能有(? ? )天,1天有(? ?)小時,1時有(? ?)分,1分有(? ?)秒??梢哉f人生是由最小的(? ?)、(? ?)組成的,我們要爭(? ?)奪(? ?),度過幸福美好的人生。題目中有些答案是不確定的,讓學生自由發(fā)揮。讓學生感悟到“人生是有限的,只要珍惜時間,我們的人生將會更加精彩!”讓合作學習向課外延伸,布置開放性作業(yè)。如讓學生收集關于時間的名言警句;探尋關于時間的奧秘,并與人交流。拓展是在教師指導下,讓學生進行超越于課本知識的練習,把基礎過程中學到的知識拓展,使學生拓寬視野,吸收更多的知識信息,促進知識擴展和綜合能力的發(fā)展。引導學生發(fā)散思維,廣開思路,鼓勵學生大膽探索,標新立異。而拓展練習的開放性,利于思維訓練,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和深刻性,達到數(shù)學教學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目的。
參考文獻:
陳為.讓學生在合作中學習:對《思想品德》新課程教學的探討[J].思想政治課教學,2004(4):20-22.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