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以一次完整的團體輔導為依據(jù),分析探索團體輔導在處理大一學生適應問題上的實踐意義。團體輔導對象為大一學生,因適應問題出現(xiàn)情緒困擾,文章作者在了解學生個人情況并進行心理評估后,運用團體輔導,幫助來訪者學會自我調(diào)整、積極面對困難、擺脫情緒困擾。
關鍵詞:大學生;適應;團體輔導
一、背景資料
1.人口學資料
李某,女,18歲,漢族,獨生子女,大學一年級,法學專業(yè)。五官端正,身高160m,無重大疾病史。父親為中學教師、母親為小學教師,家庭經(jīng)濟狀況良好,無家族精神病史。
2.成長史
李某性格內(nèi)向,不太喜歡和人交流,從小與父母一起生活在北方某縣城,成績良好??既肽戏降拇髮W后,與室友能和睦相處,但不敢與人交流,父母對其學業(yè)要求較高,讓她感到煩惱。大學學習方式改變、學習壓力大,情緒低落。
3.精神狀態(tài)
情緒低落,輕微緊張,對自己失望,神志清楚,無強迫觀念,自知力正常。
二、個人陳述
不太適應大學學習方式、南方飲食習慣、南方氣候;睡眠差;感覺壓力非常大,不知道該干什么,有時感覺內(nèi)疚、悲傷,會無緣無故心情低落;父母給自己的壓力很大,總打電話問自己的學習情況,害怕和父母談論這些問題。班級的活動也不想去參加,學習效率差。自己知道要改變這種不好的狀態(tài),但是不知道該怎么辦。對于未來很迷茫,不知道畢業(yè)后可以做什么工作。
三、評估與診斷
1.咨詢師的觀察
咨詢師觀察發(fā)現(xiàn),此學生在交流時,思路清晰,表達流暢,但神情低落,言語交談中流露彷徨和迷茫。自知力良好,主觀上希望改善自己的狀況。
2.評估和診斷
SCL-90量表測驗顯示抑郁指數(shù)偏高,智力測驗得分屬于正常。
根據(jù)臨床分析,該學生的狀況持續(xù)存在有兩個月,依據(jù)其行為和狀態(tài)分析,從病程和癥狀、嚴重標準,排除心理障礙。該學生的問題屬于一般性環(huán)境適應問題。癥狀表現(xiàn)主要有以下幾點:①悲觀的想法;②飲食和睡眠問題;③情緒低落;④內(nèi)疚感較強烈。
四、咨詢方案
根據(jù)實際情況,決定采用團體輔導方式;團體成員在李某所在學院大一新生中招募,成員自愿報名,面談選定。
五、團體輔導的目標
1.具體目標和近期的目標
①幫助其正確認識自我;②提升其自信心,良好應對學業(yè)壓力;③改善其悲觀情緒。
2.長期目標
①正確認識壓力;②學會自我調(diào)整;③提升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
六、團體組建
團體名稱:我和我的大學
團體性質(zhì):封閉式、發(fā)展性團體
團體成員:大一學生共12人,分為兩組
時間:每周日19∶00—20∶30
次數(shù):共六周,每周一次
領導者:心理咨詢中心老師
地點:心理咨詢中心團體輔導室
七、團體輔導設置
第一周:通過游戲讓學生體驗主動交往的樂趣;學生在交流中發(fā)現(xiàn)共同愛好,尋找志同道合的朋友。
第二周:通過畫“自畫像”,學生進一步認識自己,并通過交流學生讀懂你、我、他,促進彼此的理解。
第三周:體驗溝通、理解的必要性。分享中學習人際交往技巧,提高人際交往的能力。
第四周:讓學生學會樹立目標意識,讓目標引領自己的行為。澄清并明確自己近期的目標,懂得分清清主次?;顒映绦颍?/p>
(1)成員在紙上寫出近期內(nèi)要完成的五件重要事情。
(2)假如現(xiàn)在有特殊事情,必須在五件事中抹掉兩項,體驗一下現(xiàn)在的心情如何?會抹掉哪兩項?
(3)又有特殊情況發(fā)生,必須再抹掉一項,心情又如何呢?又會抹掉哪一項呢?還要再抹掉一項,又會做出怎樣決定呢?
(4)最后只剩下一件事,這就是從近期內(nèi)最想做的、最重要的事,是當前的奮斗目標。選取成員和大家談一談奮斗目標是什么。
第五周:讓學生學會釋放緊張的情緒,懂得松弛之道。讓學生集體體驗放松的感覺,掌握自我放松的要領和技巧?;顒映绦颍?/p>
①熱身“過電”游戲。②讓成員先體驗肢體緊張的感覺。體驗的順序依次為手臂部、頭部、軀干部、腿部。③播放輕柔的音樂,根據(jù)指導語讓成員進行想象放松。④成員分享體驗感覺。
第六周:處理分離焦慮。成員分享感受,適應分離情境。
八、團體活動效果評估
1.團體成員評估
李某現(xiàn)在情緒狀態(tài)良好,看待事物更加積極向上,能夠輕松應對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愿意和他人進行交流。
2.咨詢師評估
在團體輔導之后,追蹤訪問發(fā)現(xiàn),李某情緒的自我調(diào)控能力提高,生活適應良好,社會活動增加,人際交往表現(xiàn)良好,SCL-90量表測驗顯示飲食睡眠狀況良好,抑郁指數(shù)減低。
3.學生個人自我評估
我感覺現(xiàn)在比以前樂觀多了,學會了自我調(diào)控,明確了學習目標,能主動和同學交流,積極融入群體活動,更能體諒父母。
九、結(jié)語
在本案例中團體輔導的成員就共性問題進行討論,在團體動力的推動下,其獲得了心理支持,共同提升自理能力和制定學業(yè)目標管理方案。團體輔導取得了預期效果,有效地降低了學生消極的情緒體驗,提升了個人成就感,促進學生更好地適應大學生活。
參考文獻:
[1]樊富珉.結(jié)構(gòu)式團體輔導與咨詢應用實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15.
[2]朱金鳳.積極心理學視角下團體輔導對大學生自信心的促進性研究[D].臨汾:山西師范大學,2014.
[3]廖冉,夏翠翠,蔣索.積極心理團體輔導促進新生心理健康的干預研究 [J].心理技術與應用,2015(4).
基金項目:湘潭大學教學改革項目“高校團體心理輔導的研究與實踐”(2014年)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鄧麗華(1979—),女,瑤族,湖南邵陽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