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海云
摘要:目的:評估婦科惡性腫瘤病人實施手術后運用綜合護理干預對預防留置導尿管感染的實際效果。方法:選出2015年7月-2017年9月間因患惡性腫瘤而進入我院婦科就診并行外科手術治療的病人87例,所有病人均于手術后留置導尿管,依照護理方式不同將其列入實驗護理組(44例)、參照護理組(43例),實驗護理組施予綜合護理干預,參照護理組施予常規(guī)性護理。評比兩組病人于不同時間段留置尿管的具體留置時間、感染出現率等指標。結果:實驗護理組尿管留置的時間少于參照護理組(P<0.05)。實驗護理組病人于手術后第3天、7天、10天、14天時留置尿管的感染出現率都顯著低于參照護理組(P<0.05)。結論:婦科惡性腫瘤手術后對病人施行綜合性護理干預,可降低尿管留置期間的感染出現率,增強預防效果。
關鍵詞:婦科護理;惡性腫瘤;手術病人;留置尿管;預防感染
【中圖分類號】R57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19)02-115-02
婦科臨床中接收的大部分惡性腫瘤病人均需實施廣泛性切除手術開展治療,此種手術的操作范圍大,且對病人的創(chuàng)傷性較高[1]。為能在術后提升病人機體各機能的恢復速度、降低各類并發(fā)癥的出現幾率,通常需要留置尿管,然而在留置尿管期間易出現感染現象[2]。故此,應對留置尿管病人施予全方位的規(guī)范護理及干預。本文選出因患惡性腫瘤而進入我院婦科接受外科手術后留置尿管的病人87例,依照護理方式不同將其列入實驗護理組、參照護理組,分別施予綜合護理干預、常規(guī)性護理。評比兩組病人預防留置導尿管感染的實際效果,作報告陳述為下:
1.調查對象、方法
1.1對象
以2015年7月-2017年9月間因患惡性腫瘤而進入我院婦科接受外科手術后留置尿管的病人87例為對象,手術之前施行常規(guī)檢查并不包含泌尿系統(tǒng)感染類疾??;手術中出血總量未超出400ml;無凝血功能及意識障礙者,已排除重大臟器功能性不全者;病人年齡介于21-74歲,平均是(54.7±12.04)歲;病程平均是(4.35±2.61)個月;腫瘤具體分型:36例宮頸癌、27例子宮內膜癌、24例卵巢腫瘤;依照護理方式不同將上述病人列入實驗護理組(44例)、參照護理組(43例),對照兩組病人一般臨床信息,沒有突出差異性(P>0.05),能展開同期評估調研。
1.2方法
參照護理組向留置尿管病人施予常規(guī)性護理,其工作涉及: 巡查病房、日常監(jiān)護、檢查導尿管固定及通暢情況等。
實驗護理組施予綜合護理干預,操作具體有:(1)導尿前的相應干預。因為手術給病人帶來較強的應激性刺激,使其承受較重的思想負擔。在手術以后,護士需及時疏導其憂慮、緊張和不安定情緒,使病人順利接受留置尿管及相關醫(yī)療的操作。另外,護士還應將留置尿管的護理知識講解給病人,在增強其配合度的同時提高自護意識。(2)尿管留置期間的具體護理。在留置尿管之前,要對手術區(qū)域開展規(guī)范消毒及清潔操作,參照病人的個體狀況選取合適的導尿管,開始導尿前要施予潤滑處理,緩解病人因操作而出現的疼痛感,將生理鹽水(15ml)置入
氣囊中;操作過程要遵從無菌原則嚴格實施,動作宜輕柔,以防反復插管出現損傷現象,并留取部分尿液(約5ml)樣本作常規(guī)尿檢,牢固穩(wěn)定尿管后接通引流袋,但引流袋放置位置不可高出病人膀胱,以免尿管受壓、扭曲、阻塞及打折。
對于保留尿管者,要關注引流袋的替換頻率,每隔3天替換1次,期間做好病人尿道口處的有關護理,使尿管暢通。尿管留置期間,病人宜多喝水,飲水量約為
3000ml/d,確保每天尿量不少于2L。(3)拔出尿管的相關干預。拔出尿管的時間要按照病人膀胱的實際狀態(tài)來決定,若膀胱為充盈狀態(tài)時可以拔出尿管,在排尿反射的刺激下病人將排出尿液,對成功拔管的病人施予相應的心理干預支持。
1.3調查數據的處理
此調查所涉及的計量數據表達為( ±s),計數數據表達為 (n/%),使用SPSS22.0軟件予以計學處理,計量數據的比對經過t檢測,計數數據的對比經過 2檢測,當對比差異有意義時以P<0.05來表示。
2.結果
實驗護理組尿管留置的平均時間是(15.14±1.12)天,少于參照護理組的(23.13±2.07)天,兩組對照后的差異性較大(P<0.05)。兩組病人于術后不同時間段留置尿管的感染出現率數據見于表1,由數據看出,實驗護理組病人于術后3天、7天、10天、14天時留置尿管的感染出現率都顯著低于參照護理組(P<0.05)。
3.討論
現階段,針對婦科惡性腫瘤病人的治療以廣泛性切除手術為主,此種手術屬于會對病人盆腔組織、膀胱側窩的交感神經纖維等構成損傷,而且較大范圍的手術操作易于出現膀胱麻痹與尿潴留等有關不良癥狀[3]。鑒于此,手術后一般向病人施予留置尿管方面的處理,可尿管留置屬于侵襲性的操作,若實施較長時間的尿管留置會使尿道黏膜受到損害,并破壞機體自身防御屏障,容易誘發(fā)泌尿系統(tǒng)的感染問題[4]。通過綜合性護理干預,于置管前、中、后對病人實施全方位的規(guī)范干預,使護理服務更為人性化,以緩解病人因插置尿管而出現的負面情緒,增強其依從護理操作的配合度。在尿管留置及拔出階段,向病人給予正確的護理及干預支持,使留置尿管期間的感染率大大降低[5]。
此調研中,實驗護理組尿管留置的時間少于參照護理組(P<0.05)。實驗護理組病人于手術后第3天、7天、10天、14天時留置尿管的感染出現率都顯著低于參照護理組(P<0.05)。
綜合闡述,婦科惡性腫瘤手術后對病人施行綜合性護理干預,有助降低尿管留置期間的感染出現率,增強預防效果。
參考文獻
[1]項笑瑩.綜合護理干預在預防宮頸癌術后患者尿路感染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7,23(20):49-51.
[2]馮敏.婦科術后導尿管相關性尿路感染危險因素及護理對策[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7(09):106-107.
[3]顧淑芳,孫娜,王雪萌,等.預防留置尿管相關性尿路感染的護理研究進展[J].護士進修雜志,2017,32(10):889-891.
[4]王虹,武彥,李敏燕,鄭曉.細節(jié)性護理干預在婦科術后留置導尿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7,23(10):8-9.
[5]王富蘭,趙慶華,高建瓊,等.提升婦科護士對惡性腫瘤患者留置尿管的照護品質的研究[J].重慶醫(yī)學,2016,45(11):1582-1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