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元余
摘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對幼兒教育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在幼兒教育中,教師的指導屬于必不可少的,只有更好地注重教師指導,才能更好地保證幼兒科學教學活動效果,鍛煉和提升幼兒綜合素質。因此,本文主要針對幼兒科學教學活動中,教師指導的策略進行具體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幼兒教育;科學教學活動;教師指導
科學教學活動是幼兒教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提升幼兒科學素養(yǎng)、開發(fā)智力、提高動手能力的關鍵。幼兒年齡比較小,能力處于初級的階段,在這種情況下,教師還需要更加重視自身在幼兒教育中的重要地位,通過有效的指導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科學教學活動中,從而鍛煉和提升幼兒知識與能力水平,保證幼兒教育教學效果。
一、注重理論支撐,提高教師專業(yè)能力
在幼兒科學教學活動當中,影響教師指導效果的主要因素包括教師專業(yè)能力有所欠缺。部分教師對幼兒教學活動中教師指導的重視程度不足,也沒有充分結合幼兒的實際情況,導致幼兒科學教學活動存在比較大的缺陷,影響教學效果。因此,在幼兒科學教學活動中,想要做好教師指導,還需要注重理論支撐,讓教師充分意識到教師指導的重要性,從而注重自身專業(yè)能力的鍛煉與提升,更好地完成科學教學活動,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例如,教師需要充分了解幼兒的行為發(fā)展規(guī)律,所以,在開展幼兒科學教學活動之前,可以將《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等書籍作為主要參考依據(jù),充分了解幼兒的心理狀態(tài)與行為模式。同時,平時幼兒園也需要定期舉辦相應的教師培訓和交流,不斷提高教師的業(yè)務能力與專業(yè)素養(yǎng),讓教師能夠更好地完成教師指導工作,保證幼兒教學質量。
二、注重氛圍營造,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
幼兒由于年齡因素的限制,對抽象性、概念性的內容興趣不高,容易出現(xiàn)注意力不集中等情況,影響科學教學質量。針對這種情況,教師還需要充分認識在幼兒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性,從而將更多新型、趣味性高的教育教學方法融入課堂教學中,為幼兒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引導幼兒主動進行實踐與探索,有效激發(fā)幼兒學習和參與積極性,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因此,教師在進行科學教學活動時,還需要對幼兒有一個更加充分的了解,找到幼兒的興趣點,尊重幼兒在科學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然后將更多幼兒感興趣的內容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引導幼兒動手和動腦,鍛煉和提升幼兒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與動手操作能力。
例如,教師在科學教學活動中,可以將生活中幼兒比較熟悉的事例運用其中,讓幼兒對教學活動更加熟悉,從而激發(fā)幼兒參與積極性與學習興趣。類似在探究“凋謝的花瓣為什么是枯的”相關問題中,教師首先可以指導幼兒觀察盛開的花朵,然后采集花朵,通過榨汁等操作,讓幼兒意識到新鮮的花朵中蘊含水分。最后,將花朵中的水分蒸發(fā),通過這種方式,幼兒就會更加清晰地認識到,花瓣之所以枯萎是因為其中的水分蒸發(fā)了。在這個過程中,幼兒學習積極性更強,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動手能力、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等均有所提升。
三、注重方式選擇,提升活動的趣味性
在影響幼兒科學教學活動效果的因素當中,教學方式的單一屬于主要因素之一,因此,為了更好地保證科學教學效果,教師在進行教學指導時,還需要改變當前單一的教學方式,將一些新型教育教學手段運用到科學教學活動中,通過合理選擇教學方式,使課堂教學更具趣味性,學生學習和探究的積極性也會被進一步激發(fā)出來,從而保證科學教學質量。
例如,在“浮力”相關科學活動當中,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進行實驗探究的方式,使其充分認識到浮力。首先,教師可以準備好一盆水和一些小物件,包括紙船、石頭、橡皮泥等。其次,讓學生將紙船、石頭、橡皮泥依次丟到水中,觀察其沉浮情況,這時候學生就會發(fā)現(xiàn)石頭和橡皮泥直接丟進去是會沉下去的,而紙船則會浮在水面上,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浮力。最后再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方式,使石頭和橡皮泥浮起來,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與探究能力隨之鍛煉與提升。
四、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指導在幼兒科學教學活動中十分重要,所以教師應該注重提升自我專業(yè)水平,尊重學生主體地位,通過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引入多樣化教學方法等形式,提高科學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越祖霞. 幼兒園語言活動中故事教學實踐研究[J]. 科學中國人, 2017(2Z):352.
(作者單位:江西省安遠縣第二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