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鳳
小學語文教科書中,每一單元都會有大量的古詩文,而這些作品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是代代相傳的文化瑰寶。古詩文中有古代文人的絕世名篇,也有耳熟能詳?shù)奈膶W佳作。為增強當下青少年的文化底蘊,應從小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在小學階段開始學習古詩文,學習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培養(yǎng)其賞詩、懂詩的能力,感知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感悟古詩文中的意境美。因此,在當下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引領學生學習古詩文已成為小學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一、朗讀中感知古文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對文章的感悟、理解、感知以及情感的熏陶,都要靠學生在“讀、說、寫”中慢慢體會。尤其是針對文章中一些值得學生加深理解記憶的詞句,更是要通過“讀”來感受?!度龂尽分袑懙健叭擞袕膶W者,遇不肯教,而云:‘必當先書讀百遍’,言‘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崩蠋熞o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多讀并且大聲的朗誦出來。讀得多,讀的熟才能理解詩中真正的含義。而課上老師也應適當?shù)匿秩練夥眨寣W生可以在意境中感受詩詞帶來的美好情感,深入其中。并引導孩子認真正確朗讀,不可錯字,這樣讓孩子在熟讀中感受文章的真正含義,也增加孩子對詩詞的印象,達到深層記憶的效果。
曾在網上看過某教授的公開課《夏日如花》,課堂上,教師讓學生讀課文的環(huán)節(jié)讓我印象深刻,老師擅長假設來創(chuàng)造讀的情境,讓學生除了“讀”以外還有“感知”,教授通過豐富的情感語言表達,讓學生文章中感知畫面、情感。讀出身臨其境的畫面感,在朗讀中領會出花與草,鳥兒與玉樹之間的濃厚感情色彩。教授的意境教學如沐春風,就像“映日荷花別樣紅”一樣為語文課本增添風采。
讓孩子遨游在知識的海洋里,樂不思蜀。這一教學方式也值得眾多教師采納、效仿。例如王安石的《登飛來峰》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詩中先對山峰具體描繪,隨即講到人生哲理。而習近平總書記也在2017年春節(jié)拜年時講到:“最后,我引用宋代王安石的一首詩: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币源藖砑みM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繼續(xù)構建美好新篇章。這就是所謂的師眼所在,景色與哲理躍然紙上。從理性的角度感悟出多方面正確的事物哲理。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充分感受到書本中的情感,豐富人生體驗,擴充生命空間。而語文中如此經典的詩詞數(shù)不勝數(shù),值得學生多讀多理解,反復體會和感悟。
二、構建語文課堂詩意平臺
上課時,教師應多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積極踴躍參加到互動中,并敢于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甚至可以師生互換位置,進行角色扮演,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下吸收所學習的知識,打破以往課堂枯燥生活的概念,讓學習變成一種享受,從而愛上學習,愛上語文。
利用多元化教學的方式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改變學生傳統(tǒng)的學習模式,在課堂上開啟互問互答的環(huán)節(jié)。老師出題后,尊重學生的思想,讓其在學習中不斷探索、獨立思考、開闊思緒,對學生給予的回答及時反饋,對新穎的觀點及時肯定,加強學生自主思維的理念。而老師在課前應做好充分的備課準備,上課時可以先讓學生自讀古詩,當學生產生疑問時,應抓住關鍵詞來講解詩句的意思。
例如:“老去悲秋強自寬,興來今日盡君歡?!比艘牙先?,對秋景更生悲,詩人只有勉強寬慰自己。到了重九,興致來了,一定要和友人盡歡而散。這里“老去”一層,“悲歡”一層,“強自歡”又一層;“興來”一層,“今日”一層,“盡君歡”又一層,層層變化,轉折翻騰。我們通過分析理解把詩人內心的這份感動表達出來。
三、提升閱讀能力技巧
小學語文新課標明確指出,小學語文教學要更進一步培養(yǎng)、加強孩子對中華民族五千年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要求小學生豐富閱讀課程,加強對淺易古詩詞的理解能力。所以,老師不僅要學生學好教材中的古詩文,還要引導學生進行課后擴展練習,讓學生做到學以致用,這樣才能真正意義上的提高學生對古詩文的閱讀以及理解能力。第一,建議在課外時間開展誦讀比賽,給學生提供一個輕松舒適的環(huán)境,讓學生選擇自己擅長的詩詞進行誦讀,這樣既可以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還能從中體會競技帶來的快樂;第二,要想真正意義上提高學生課外古詩文閱讀能力,先要做好課內閱讀,只有讓學生對課內的古詩文閱讀做到充分了解,熱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第三,探索、發(fā)掘、歸納古詩文中語言的規(guī)律,領悟其中的意思,總結解讀的方法,把握中心思想內容。在老師的正確指導下,通過語言風格、情景模式、作者個性來對古詩詞進行整理,摸索規(guī)律,這樣才能快速有效的提升古詩文的閱讀能力。
綜上所述,閱讀大量古詩文可以提高學生的誦讀和寫作能力,同時也可以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古詩文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留下的傳承文化,它在中華民族文化中是無法取代的。而小學作為教育的重要階段,為初中、高中、大學奠定基礎,所以要從小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就至關重要了,因此要加強古詩文的積累,為日后閱讀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山東省膠州市第六實驗小學(266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