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在偉
摘 要:高中物理與初中物理相比,邏輯性更強,應用更加廣泛,這也就學校教師在授課時應注重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抽象思維能力能夠幫助學生理解物理知識,對各項事物進行抽象概括,從中尋找到事物的本質特點。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也是分析解決物理問題的重要方式,影響著學生的思維發(fā)展。所以,學校及教師應充分發(fā)揮抽象思維在教學過程中的優(yōu)勢,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關鍵詞:高中物理 教學特點 抽象思維能力 培養(yǎng)
引言:高中階段的學生,具有更加健全的思維方式和學習技巧,這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是將抽象思維向理論化轉型的過渡階段,由于該階段的青少年思考問題的方式更加完善,身心發(fā)育逐漸健全,這就到了該時期的青少年不容易塑造新的思維能力。所以,在學生初入高中時,學校及教師就應該規(guī)劃課堂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一、高中物理教學
(一)新課標下的高中物理
教育體制改革促進著課堂教學的發(fā)展,隨著我國新課標改革的不斷推進與加深,高中物理課本中所包含的內容也逐漸豐富與完善。物理本身邏輯性較強,是具有極高應用性的一門學科,這也就意味著教師在進行授課時不能只注重理論教學,而是要將理論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開展各類課堂活動,幫助學生構建物理抽象思維,為未來的發(fā)展打下堅實基礎。
(二)高中物理的教學目標是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養(yǎng)
新課標明確指出,要重視在校生能力的培養(yǎng)和素質的提高,促進各方面全面發(fā)展。學校教師應注重知識技能、動手實踐和解題能力的培養(yǎng),幫助學生學習理論知識,提高動手能力,鍛煉思考問題的思維方式,使其能夠在將來進入社會后順應時代的發(fā)展潮流,促進社會科學技術的進步與發(fā)展。
(三)高中物理更注重自主化和多樣化的學習方式
新課程使課程內容更加豐富、實驗內容更加嚴謹,與此同時,物理學科主要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建設型人才,所以學校和教師會較為重視學生自主化和多樣化的學習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其主動提出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鍛煉其開展實驗探究的能力[1]。
二、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應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能急于求成,該思維方式的形成主要依靠高中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積累知識經(jīng)驗,構建抽象思考問題的方式。這也就要求教師需要引導其樹立正確的意識,積累各類物理知識,使其培養(yǎng)出抽象思維的能力。
(一)引導學生學習,構建形象思維
高中物理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抽象思維的能力,并將其應用到實際當中,但是教材中的部分知識仍然存在著形象思維。而形象思維則是培養(yǎng)抽象思維能力的重要基礎,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所見所感的都是擁有具體形象的事物,構建的都是想象思維,教師則需要引導學生學習物理知識,尋找到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的相似之處,以便使其構建抽象思維[2]。
(二)將課本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
高中物理的雖然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抽象思維能力,但是教師也需要將課本的知識內容與生活實際相結合,通過多媒體課件,將難于理解的抽象內容轉換為容易理解的具體內容,幫助同學們在學習新的知識點的同時理解課本內容,降低知識點的理解難度,與此同時,教師還需要經(jīng)常開展課堂實踐活動,將理論知識應用到生活當中。例如:在必修二《拋體運動》中有一節(jié)講的是“斜拋物體的運動”,教師在講授這一講時,可以先從生活實際出發(fā),由投擲籃球、羽毛球發(fā)球等常見的現(xiàn)象出發(fā),引出斜拋物體的運動,將課本中的理論知識賦予到生活當中,便于學生理解。
(三)將實驗課堂與課余活動相結合
教師在理論課堂上說教授的知識能夠促進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實驗課程則能夠幫助其復習課堂所學知識并將其應用到實驗當中,提高實際的動手能力。學校開設實驗課程,主要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理解所學知識的使用方法,在實驗過程中尋找到自身在學習過程中知識理解不透徹的地方,加深理論知識在腦海當中的印象[3]。教師在授課過程當中應與同學們多多交流,針對實驗提出建設性意見,通過現(xiàn)象看本質,回答同學們的各項問題,并在實驗中尋找答案。例如:在進行“力的合成與分解”一節(jié)的實驗中,將全班同學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準備一張4K的白紙,教師為每個小組發(fā)一個彈簧測力計,要求學生施加夾角為90°的兩個力,隨后利用合力與分力的知識將兩個力合成,測量兩個力的合力是否符合勾股定理,并對實驗結果及實驗誤差進行分析,幫助同學了解如何將力進行合成和分解。
結束語:
綜上所述,物理教學主要利用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應注重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與應用,教師作為青少年在校學習期間的引導者,應使學生理解課本知識,并將知識運用到實驗與生活當中,與此同時教師應為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提供課堂和實驗環(huán)境,幫助學生將抽象知識充分應用到實際當中,使其在學習和檢驗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的抽象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倪文露.基于案例教學法的高中物理教學設計研究[D].揚州大學,2017.
[2]孫娜.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抽象思維的培養(yǎng)及其教學實踐[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7.
[3]王丹.高中物理教學提高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的策略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7,26: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