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忠
摘要:本文主要探討新課改背景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意義與方法,發(fā)現(xiàn)情感教育是初中語文學科人文特點的體現(xiàn),提出情感教育需要轉變師生之間的關系、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豐富情感教學途徑、提供實踐感悟機會的教學策略。文章主要從師生關系、教學途徑、實踐感悟三方面闡述,希望能給老師們帶來更多的想法和思路。
關鍵詞:初中語文;情感教學;新課改
《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學科蘊含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的影響有著深遠的意義,學生對語文文本的解讀也不盡相同。因此語文教學應該重視對學生情感的熏陶,關注學生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的形成,培養(yǎng)學生敏感的情感感知能力?!庇纱丝梢?,情感教育在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情感教育能使學生擁有客觀全面的認知態(tài)度,能幫助學生創(chuàng)建豐富獨特的感情世界,還能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但實際教學情況并非如此,學生提不起學習語文的興趣,在課堂上消極對待,導致語文教學質量與學習效率不高。為了提高初中語文教學的課堂質量,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情感教學在課堂的實施刻不容緩。
一、營造課堂教學氛圍
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可以促進老師與學生、同學之間的交流互動,有助于情感教育的導入,調動學生學習語文、體驗情感的積極性。
例如在《最后一課》的學習過程中,課文主要表達法國人名對自己國家的熱愛之情。這篇文章寫于1873年,即普法戰(zhàn)爭第二年,當年法軍戰(zhàn)敗,普魯士軍隊占領了法國三分之一的土地,普魯士政府不允許當地人民學習法語,這個時代離當代的初中生過于遙遠,想要體驗相同的情感有一定困難。老師可以選擇播放日本侵華戰(zhàn)爭的相關影視資料,向學生展示中國當時所處的危難險境,營造出國家被敵人占領無能為力的氛圍,再讓學生想象:如果我們正處于影片中播放的時間,我們現(xiàn)在上的課就是最后一課,從而進行下一步的教學,能使學生體驗更加深刻。
通過歷史資料、相關記錄營造教學需要的相同氛圍,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情感體驗,有助于教學的順利進行,已達到最終的教學目的,作者表達的情感與學生體驗的情感得到共鳴。
二、豐富情感教學途徑
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情感教學的途徑多種多樣,可以是角色的扮演,可以是故事的講述,也可以是與信息技術的結合,高效的情感教育是使學生在多樣化的語文情境中,仍然能感受到字里行間表達的感情。
例如學習魯迅先生的《阿長與<山海經>》時,老師可以讓學生自主閱讀課文,再進行分組扮演“阿長”與“我”,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還原課文的情節(jié),扮演的學生各自講述自己對角色的理解,觀看的同學可以指出扮演過程中不符合課文情節(jié)的部分,講出自己的看法?;蛘呃蠋熆梢岳枚嗝襟w給學生播放《山海經》中幾個妖怪的圖片、視頻,觀看后對學生提問:為什么課文中的“我”知道《山海經》,阿長不知道《山海經》?如果老師沒讓你們了解《山海經》的故事,你認為你是課文中的“阿長”還是“我”?兩種不同教學形式都有著相同的教學目的,即促進學生理解課文“我”的情感變化以及“阿長”對于“我”的意義所在。
與時代相結合豐富感情教學的途徑,能提高情感教育的課堂質量。角色扮演能夠促進學生理解人物情感變化、把握人物形象,拓展教學促進學生自主思考,有利于學生產生獨特的情感體驗,不同種形式有著不同的教學特點,但都有著共同的作用。
三、提供情感實踐機會
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只有老師設計的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并不會出現(xiàn)課外實踐活動,這樣不能拓展學生的視野,也無法提高學生情感感知的能力,也降低了情感教育的教學效率。因此老師可以給學生提供一些課外實踐活動,讓學生有機會在實踐中感悟情感。
在《橋之美》的教學過程中,單純地學生講述“橋”的特點與魅力,并不會有實質性的效果,也不會有學生感慨:原來“橋”是如此美妙!但是帶領學生參觀當地的橋建筑,就會有不一樣的收獲:橋面上車水馬龍,原來如此熱鬧!橋下的河水清澈如許,仿佛還有游魚在其中,原來如此有趣!家鄉(xiāng)的橋蘊含著故事,還有如此淵源!實踐體驗能帶給學生課本之外的情感,也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本,使學生明白“橋”不僅是工具,更是美景。與課堂理論相比,課外實踐有獨具一格的優(yōu)勢,它能帶給學生身體和感官的體驗,使情感教育更加立體飽滿。
課外實踐活動是情感教育的必經之路,可以提高學生情感感知能力,可以給學生帶來新奇的情感體驗,還可以幫助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除此之外,課外實踐能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語文的趣味性,從而促使學生自主學習。
四、總結
總之,教學氛圍的營造、教學途徑的增加、課外實踐活動的提出都有利于情感教育的實施,有助于學生情感能力的培養(yǎng),還能提升語文課堂教學的質量。情感教學是初中語文其他教學的前提,正如情感是土壤,知識是種子,只有土壤足夠肥沃,才會有知識的豐收。
參考文獻
[1]劉春蘭.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07):55-56.
[2]張輝.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談初中語文課堂中的情感教學[J].成才之路,2011(27):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