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晨曦
摘 要:課堂觀摩以一種“課中課”的形式作為漢語國際教育本科生與各類課堂教學情景近距離接觸的一個重要平臺。本文以南京師范大學2015級和2016級的漢語國際教育專業(yè)的本科生為例,根據(jù)教學錄像觀摩和真實課堂觀摩這兩大形式,提出漢語國際教育專業(yè)的本科生在課堂觀摩方面存在一些問題,包括教學意識不足、理論探討過多、觀摩顧此失彼等。對此筆者也提出相應建議,如要深刻參悟教學規(guī)律,靈活運用教學方法和教學技巧等。通過這些研究從而進一步發(fā)揮課堂觀摩在南京師范大學漢語國際教育人才培養(yǎng)上的作用。
關鍵詞:課堂觀摩;漢語國際教育;人才培養(yǎng)
一、漢語國際教育本科生課堂觀摩的形式
隨著漢語國際教育專業(yè)的學生對專業(yè)知識的熟練掌握度愈加增強,實踐能力也應相應提高。課堂觀摩在完善漢語國際教育專業(yè)學習者的實踐能力上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課堂觀摩是從聽課人的第一視角出發(fā),是“觀課人”對課堂教學過程的觀察。通過不同類型的課堂觀摩活動,漢語國際教育專業(yè)的本科生在樹立良好教學意識的同時,對個人未來的教學實踐方法等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并能及時加以改進。課堂觀摩主要分為兩大形式,即漢語課堂教學錄像觀摩和漢語課堂教學現(xiàn)場觀摩。
1.漢語課堂教學錄像觀摩。南京師范大學的授課教師以播放漢語課堂教學錄像的形式進行漢語國際教育專業(yè)本科生的學能培訓。錄像主要來自于北京語言大學等學校的對外漢語教師的公開示范課、漢辦志愿者的海外教學錄像、孔子學院對外漢語教師的課程錄像等。
2.漢語課堂教學現(xiàn)場觀摩。南京師范大學漢語國際教育專業(yè)的學生以聽課人身份參與進留學生課堂,坐在教室后面身臨其境地觀摩完整的漢語課堂。
二、漢語國際教育專業(yè)本科生課堂觀摩存在的問題
在進行真實課堂觀摩時,漢語國際教育專業(yè)本科生身臨其境,與課堂進行零距離接觸,但往往過于關注某個課堂教學的環(huán)節(jié)反倒未能從整體上把握課堂。參與調查的漢語國際教育本科生的課堂觀摩活動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教學意識不足。觀摩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授課教師或教學對象的個體行為上而忽略了課堂的完整性和全面性。觀摩者未能體現(xiàn)出即將進行自身實踐的專業(yè)性,缺乏足夠的教學意識。
2.理論探討過多。因為漢語國際教育專業(yè)的本科生自身缺乏實際課堂教學的經驗,往往難以客觀的評價課堂。有些漢語國際教育專業(yè)本科生的評論內容太過普遍化,主觀性強,未能體現(xiàn)出作為一名漢語國際教育專業(yè)學生的學能和素養(yǎng)。
3.觀摩顧此失彼。觀摩者往往關注了學生學習行為卻忽略了授課教師,太過專注于授課教師的教學過程又會缺乏對學生主體行為的觀察。觀摩者對課堂整體情況的掌控力有所欠缺。
4.缺乏課堂思考。觀摩者在觀摩過程中只是記錄,不但難以從本質上提升自身水平,而且難以推動漢語國際教育專業(yè)的遠程發(fā)展。
5.觀摩主觀性差。由于聽課內容及方式是由學院同意安排,在事先未了解課程的情況下,觀摩者在觀摩過程中所獲得的理解則過于膚淺。
綜上,漢語國際教育專業(yè)本科生的課堂觀摩能力需要進一步加強。
三、漢語國際教育本科生課堂觀摩能力提升策略
根據(jù)當前漢語國際教育專業(yè)本科生課堂觀摩中存在的各類問題,為提高南京師范大學漢語國際教育專業(yè)本科生的課堂觀摩能力,筆者提出了以下一些建議。
1.樹立規(guī)范教學意識,加強漢語本體學習
在漢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有良好教學意識的教師才能指導教學對象的行為。南京師范大學國際文化教育學院可多開展有關教師精神的講座,例如:可以邀請由國家漢辦選拔出的歸國漢語教師志愿者來分享自己異國生活與教學的點點滴滴;亦或是語言學大家來分享他們曾經進行漢語海外傳播的心路歷程以及感想。在提高專業(yè)知識層面,南京師范大學可以舉辦不同形式的漢語基礎知識競賽等等,讓同學們在快樂中學習,在競爭中成長。
2.加強基礎技能培養(yǎng),落實多方位全發(fā)展
除去平時的專業(yè)課課程,也應安排包含其他相關的課堂教學技能。包括對于多媒體的合理利用,多種形式教具的設計與使用等。南京師范大學在漢語國際教育專業(yè)學生的培養(yǎng)計劃上,有一部分可以借鑒師范生培養(yǎng)計劃,增加一些有關留學生班級管理或者行政能力方面的課程。
3.深刻參悟教學規(guī)律,學會互相交流探討
首先漢語國際教育專業(yè)的學生在進行課堂觀摩時就要對文本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南京師范大學的老師們在每次課堂觀摩結束后可以讓同學們寫一寫觀后感,或者是讓同學們根據(jù)課堂內容寫一份自己的教案,最后一起交流,在討論中成長。
4.運用靈活教學方法,掌握課堂教學技巧
對外漢語教師應當善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把握課堂節(jié)奏,及時進行有效的學習指導,解決課堂中即突如其來的具體問題的能力。南京師范大學可以開設相關課程如課堂組織與管理等。老師將自己的經驗傳授給學生,一段時間后,可以讓學生在真實課堂進行感受,了解學生上課的成效,同時也能讓漢語國際教育專業(yè)的學生對于處理突發(fā)情況有更為全面的認識。
結語
在堅持可行性原則、實效性原則的基礎上,本文對南京師范大學漢語國際教育專業(yè)本科生的課堂觀摩能力進行了細致的分析,并提出了具體的培養(yǎng)方案,希望能夠為對外漢語教師提供一定的教學參考和借鑒,也希望能夠引起廣大對外漢語教學界的教師和學者們對漢語國際教育專業(yè)本科生不僅僅是課堂觀摩能力,也是其他相關實踐能力的關注。
筆者分析了南京師范大學漢語國際教育專業(yè)本科生課堂觀摩能力的現(xiàn)狀,歸納了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之后筆者根據(jù)這些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提升策略。通過一一分析這些問題為本教學設計提供了設計方向;剖析了教學設計的背景,為本教學設計提供了可靠的參考依據(jù),這體現(xiàn)出本論文設計的科學性和合理性。但同時本文也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如:概括性較強,部分規(guī)律性不強內容未作設計;活動性較強,專業(yè)論述上仍有欠缺。這些教學設計中存在的問題還有待今后進一步的探究和解決。
目前,漢語國際教育專業(yè)本科生的課堂觀摩能力研究還有進一步的探討空間,觀摩者在基本掌握課堂教學進程后,應趁熱打鐵、加強鞏固,讓自己的教資教態(tài)、教學方法等更加的自然大方,這需要漢語國際教育專業(yè)學生自身的不懈努力,同時也是更多對外漢語教學工作者努力前進的方向。
(作者單位:南京師范大學國際文化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