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寶平
摘要:閱讀是人們獲取信息的重要手段,更是學習英語的主要任務之一,能夠閱讀英語原著,查閱外文材料是大多數(shù)英語學習者的共同愿望,因此,閱讀教學一直受到相當?shù)闹匾暋!敖虒W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边@一觀點在閱讀教學中體現(xiàn)得更為明顯。新課程標準強調發(fā)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而閱讀教學有效展開和調節(jié)正是策略運用的結果。
關鍵詞:英語教學 ?閱讀能力 ?教學策略
一、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分析
現(xiàn)行的初中英語閱讀課教學,由于受傳統(tǒng)閱讀理論和英語標準化測驗方法的影響,存在如下問題:
(1)弱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目前,在我國初中英語教學中,很多教師仍然采取“逐字逐句”的講解方法,而忽視了整篇文章的思想構建,造成了學生認為閱讀就是背誦和記憶語言點的錯誤思維,從而弱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在這種“滿堂灌”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教師傳授的東西,使教學過程變成了“知識搬運”的過程,而忽視了學生意識與思維的不可分割性,也忽視了語言
作為交流工具的重要性,直接導致了學生認識能力發(fā)展的滯后性。
(2)忽視了學生的自主默讀。很多教師在教授文章前,總是讓學生將文中不理解的生詞或詞匯標示出來,然后通過查閱詞典的方式掃除生詞障礙。殊不知,將所有生詞掃除干凈之后,雖然有利于學生通讀全文,但是卻失去了讓學生根據(jù)上下文猜測詞義的機會。還有的教師喜歡在閱讀課上播放錄音,在播放之后,由教師提出問題,學生再進行回答和討論,并復述文章內容,最后由教師將文中的重點和難點簡單提示一下。這種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能力,但是卻忽視了學生對文章的自主默讀,無形中削弱了閱讀課的教學效果。
二、中學英語閱讀教學的主要對策
針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現(xiàn)狀中存在的問題,本人結合初中閱讀教學實際,提出了以下幾點相應的教學對策:
(1)培育學生的閱讀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當學生對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時,才能充分激發(fā)其內在驅動力,并積極主動地投入到閱讀學習中。學習興趣是學生基于自身發(fā)展需求而表現(xiàn)出來的一種認知傾向,這種傾向總是伴隨著較為良好的情感體驗,因此,興趣是一種帶有強烈情感色彩的認知意識,具體體現(xiàn)在學生對學習的好惡程度上,同時興趣也是推動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巨大內在驅動力。經過多年的閱讀實踐教學,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感官刺激:充分利用各種教具、實物、圖片、幻燈片等作用于學生感官,讓學生對知識產生形象化認知,最大限度地激活學生的趣味意識。
(2)幫助學生樹立信心。現(xiàn)行英語閱讀教材中文章的結構較為復雜、句子長度適當增加、詞匯密度也隨之增大。這與老教材的“填鴨式”教學方法相比,新教材更注重采取即時閱讀與兩遍閱讀相結合的策略,不僅有效地減少了學生的焦慮感,也增強了他們閱讀學習的信心。
三、創(chuàng)新閱讀教學模式與手段
(1)采用即時閱讀,提高學生對文章的整體把握能力。即時閱讀,即對閱讀的文章限定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讀完全文,然后回答問題。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總會遇到一些生句、生詞,但因為時間有限,不容他們再去查字典,所以他們只有根據(jù)上下文猜測生詞的含義。日積月累,學生的閱讀速度加快了,聯(lián)系上下文猜生詞的能力也逐步提高。
(2)采取“自上而下”閱讀方式。閱讀指導要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才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第一步:以當前的“Go for it”教材為基礎,把握好文章的整體,使語言知識與文化溝通融為一體;第二步:在閱讀指導過程中逐步細化“預測”“略讀”,首先讓學生略讀,然后再在抓住關鍵詞的基礎上預測文章的背景與大意,學生對材料有了總體的把握后,再進行同一篇章兩套問題,使學生養(yǎng)成“從略讀到精讀”的良好閱讀習慣;第三步:分析文章中的重點詞、詞組與難句及重要的語法現(xiàn)象,即知識點教學,并注重對詞、詞組、句子、段落以及文章的進一步理解。
(3)多媒體輔助閱讀。多媒體技術因其趣味性、直觀性的特點,為閱讀教學提供了寬廣的教學平臺,利用逼真的視聽效果、形象的畫面刺激、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使之參與到閱讀中,改變了傳統(tǒng)閱讀課的單調乏味。
(4)創(chuàng)造閱讀環(huán)境。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能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閱讀經典名著,培養(yǎng)了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學生有一個正確、優(yōu)雅的為人處世觀、價值觀,陶冶了情操,給人以深沉的思維空間。課余時間,不斷與學生談論看過的書籍,互相交流想法,為學生起模范作用。用我最常閱讀的《21century》語言學家許國璋大師說過的話去教育學生,“單純?yōu)樘岣咄庹Z而學外語反而進步不大,而要用外語去吸取各學科的知識,在吸取知識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學會外語,這才是學會外語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魯子問 王篤勤 新編英語教學論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2]王篤勤 英語教學策略論 北京:外語教育與研究出版社,2002
[3]施兩方、崔允漷 教學理論:課堂教學的原理、策略與研究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4]舒白梅 外語教育學綱要 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5]肖德法 第二語言習得與外語教學 成都: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1994
[6]Debra J·Marzano& Jane E·Pollock著,張新立譯有效課堂——提高學生成績的實用策略 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