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劍文
摘要:信息科技和互聯(lián)網(wǎng)的快速發(fā)展最大限度的推動了小學語文教學的改革進程,但與此同時,也衍生出了一系列全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這無疑對當下的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提出了更多的挑戰(zhàn)。因此,教師必須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對當下的課堂教學情況進行全面分析和總結之后,有效的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引進先進的信息技術,利用直觀具體的方式來開展古詩詞課堂教學。這樣才能使實際的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效率和質量能夠得到成倍的提升。
關鍵詞: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探究
古詩詞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當中的重點和難點,同時也是全面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和素質的關鍵所在。因此,在開展古詩詞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必須要對學生的語文水平進行全面的了解,充分的參考學生的年齡特征和性格特點。有針對性的對當下的古詩詞教學內容進行優(yōu)化和整合,利用信息技術來挖掘一些多元化的教學元素,以此來豐富小學語文古詩教學課堂。與此同時,教師還需要對以往的教學方法進行有效的總結和分析,結合階段性的古詩教學要求,科學合理的引進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技術來開展小學階段的古詩詞教學。這樣不僅能夠有效的降低學生的古詩詞學習和理解難度,同時也能夠為后續(xù)的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深入開展營造輕松良好的氛圍。
一、基于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的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現(xiàn)狀
古詩詞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當中的一種特殊文體,具有獨特的韻味和特殊的格式,古詩詞的內容也相對較多,除了較為常見的山水田園詩、敘事詩、抒情詩之外,還包括了軍旅詩、詠物詩、悼亡詩、懷古詩、邊塞詩、送別詩等。不同時代、不同作者的古詩詞作品有風格也各不相同,所使用的表現(xiàn)方法也各有差異。學生不僅要掌握相關的古詩詞的基礎知識,同時還要了解古詩詞的格律、音律、意境、內涵等的相關內容,這無疑極大程度的提升了小學語文古詩詞的學習難度和教學難度。
在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雖然部分的學校認識到信息技術對小學古詩教學重要性,也根據(jù)相關的要求配備了多媒體教學設備和信息技術教師,要求教師采取信息技術的方法和手段來開展古詩詞教學。但在實際的教學時,受到教師的教學經(jīng)驗和先進技術水平的限制,部分的教教師雖然能夠引入網(wǎng)絡上的優(yōu)秀教學課件和教學視頻,但卻不能夠根據(jù)本班級學生的古詩詞基礎和教學情況來進行相關的調整,這就使得古詩詞教學缺乏針對性和適應性,往往難以取得較為理想的教學成效。另外,部分的教師在古詩詞的備課、教學、練習、考試的環(huán)節(jié)嘗試利用信息技術來進行教學,但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教師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才能夠完成各環(huán)節(jié)的教學要求。這將會使信息技術教學喪失原有的優(yōu)勢。此外,有的教師過度依賴信息技術,在課堂上會花費較多的時間和精力來進行相關視頻或課件的展示,卻沒有對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內容進行詳細的講解。這將會使實際的小學古詩詞教學的淪為信息技術展示課。
二、基于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的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有效措施
(一)利用信息技術挖掘教學資源
古詩詞作品當中具有留白和深刻的寓意,學生在進行學習時,若不能夠了解作者的情況和創(chuàng)作背景,往往很難快速的理解和掌握相關的內容。因此。在進行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必須要對語文教材上的古詩進行全面的剖析和了解,在充分的把握古詩詞的主題和中心之后,充分的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搜集一些與古詩詞的創(chuàng)作背景、表達方法、意象使用、作者生平等有關的內容。也可以在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和理解之后,篩選一部分該作者創(chuàng)作的其他古詩詞,或者與本古詩詞主題相似的古詩詞資料。結合教學目標進行篩選之后,將其有效的引入到古詩詞課堂教學過程當中。這樣不僅能夠使學生更好的感受到我國傳統(tǒng)文化當中的古詩詞的底蘊,同時也能使學生的古詩詞學習產(chǎn)生較為濃厚的興趣。
(二)利用信息技術構建教學情境
受到時代發(fā)展的影響,大部分的古詩詞所用的語言和表達方法都與現(xiàn)在的語言習慣有著較大的差異。在古詩詞教學過程當中,大部分學生往往很難理解和掌握其中所包含的與具有較強時代特色和特殊性的內容,更別提更好的感受古詩詞的意境和內涵了。因此,教師就必須要充分的將古詩詞課堂教學和信息技術教學手段進行有機組合,巧妙的利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圖片、音頻、視頻、動畫等的多樣化元素來為學生構建集直觀性、歷史性、交互性為一體的語文教學情境,引導學生身臨其境的進行古詩詞的鑒賞和學習。這樣才能夠全面的激活學生的故事情感和語文思維。
例如,在進行“古詩兩首”的“惠崇《春江曉景》”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可以利用PPT課件分別向學生展示魏崇、蘇軾的生平資料、二者的關系,以及古詩詞的創(chuàng)作背景,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和分析,以此來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然后,教師再分別向學生展示《春江曉景》當中的《鴨戲圖》、《飛雁圖》,或向學生展示文章當中描寫的景物的動畫微視頻,進一步的要求學生進行古詩的閱讀,并結合注釋來翻譯古詩,通過視覺體驗和自主思考的加深學生對文章的感悟。而在進行詩句的分析過程當中,教師可以利用幻燈片向學生呈現(xiàn)詩中所涉及的事物,即桃花、鴨子、蔞蒿、蘆芽、河豚等,引導學生從看到、想到的事物特點來進行股市的討論和思考。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更好的感受作者對春天的喜愛之情,同時也能使學生更好的感受古詩詞當中的“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意境和內涵。
(三)利用信息技術開展分層教學
受到生活環(huán)境、自身因素、教育因素等多方面的影響,即便是同一個班級當中年齡層次較為接近的學生,對古詩詞的這個理解都會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因此,在課堂教學時,教師必須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獨特性,利用課堂交流和調查問卷的方式來了解班級當中學生的古詩詞水平,利用信息技術來進行詳細的分析和統(tǒng)計之后,將班級當中的6~8個層次相同或不同的學生劃分為同一個古詩詞合作學習小組。然后,以學生的層次為參考和依據(jù),利用信息技術來為學生設置螺旋遞進式的古詩詞學習任務和問題,引導小組學生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來進行思考和探究,再借助信息技術來對學生進行綜合的評價和指導。在這過程當中,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構建古詩詞微信公眾號或網(wǎng)站,定期的推送一些優(yōu)秀古詩詞的作品和有關的資料,要求學生根據(jù)自己的需求來進行下載和閱讀,并在小組內部交流自己的股市學習經(jīng)驗和方法。這樣才能使不同層次學生的古詩詞鑒賞水平和理解能力都能夠得到全面的提升。
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必須要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中心和主體,不斷的對當下的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優(yōu)化和創(chuàng)新,盡可能的為學生提供更多自主學習和探究的機會。與此同時,教師還要全面提升對自身的教學實力和競技水平的要求,及時根據(jù)故事主題來為學生構建教學情境,引導學生身臨其境的進行相關知識的學習和探究。另外,也可以在充分了解班級當中學生的個體差異之后,根據(jù)學生層次來為其安排相關的古詩學習任務和實踐活動,利用信息技術引導每個學生對古詩詞進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這樣才能為基于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的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深入開展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 方忠偉.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15):64-65.
[2] 胡艷.關于如何提高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有效性的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9(15):43.
[3] 華穎.詩風意蘊,飄香課堂——小學語文詩詞教學實踐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10):145.
(作者單位:梅州市五華縣潭下鎮(zhèn)錫坪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