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鳳蓮
摘 要: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是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必須注重的內容,因此要依據(jù)小學生特點來改變學習和生活中“粗心大意”的毛病,同時還要有意識地激發(fā)記憶的積極性,通過針對性訓練和引導,不斷豐富其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性。
關鍵詞:專注力 記憶力 想象力
【中圖分類號】G62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13-0148-01
小學階段學生的身體發(fā)育正處于兩個生長發(fā)育高峰之間的相對平穩(wěn)階段,大腦結構逐步完善,腦的興奮過程和抑制過程逐步趨向平衡,條件反射形成呈現(xiàn)出時間縮短、潛伏期較短和比較容易鞏固的特征,是良好行為習慣養(yǎng)成的黃金期。因此,無論學校教育還是家庭教育都需要在平時教學和日常生活中注重對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
1.小學生注意的特點與專注力的提高
實驗表明,孩子注意集中某一事物時,經常出現(xiàn)“顧此失彼”的現(xiàn)象,當他聚精會神寫字時,又會忘了正確的坐姿要求。注意力不集中、上課容易走神、愛有小動作,是小學課堂上最常見的現(xiàn)象。
(1)適當引導,平時在和孩子相處交流過程中,應當盡可能地讓孩子能夠集中注意力去完成一件事,在完成交代孩子的事情之后給予肯定和表揚,這種鼓勵式的教育對于孩子會產生比較大的影響,能夠讓孩子更好地體會到集中注意力去做事的好處。
(2)通過提問進行專注力訓練,在學習上和生活中多提問,比如孩子聽完或看完一個故事后,家長可以對一些書中涉及到的問題進行提問,目的是讓孩子在讀書的過程中集中注意力,這樣才能在讀完書之后回答問題。
(3)通過專注力訓練小游戲,吸引孩子將注意力投入到游戲過程中,全身心地感受游戲的樂趣,提高專注力,讓孩子能夠在游戲中感受到集中注意力的重要性和樂趣。
2.小學生感知覺的特點與“粗心大意”的改變
小學生感知覺的特點比較籠統(tǒng),不精確,往往只注意到一些孤立的現(xiàn)象,看不出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和特點,對時空的概念也比較模糊。
比如做作業(yè)時,由于孩子的感知發(fā)展不夠充分,經??村e題。一年級的孩子學寫數(shù)字“8”,很可能寫成臥倒的“∞”,四五年級的學生做家庭作業(yè),本來要做第二題,結果去完成第三題,這些現(xiàn)象在孩子身上或多或少都出現(xiàn)過,以致許多家長以為是孩子因“粗心大意”所致。小學生知覺和觀察發(fā)展的趨勢是從無意性、情緒性、不精準性向有意性、目的性、精準性和有組織性方向發(fā)展的,所以對其進行引導尤為重要。應當為孩子創(chuàng)設安靜舒適的學習環(huán)境,減少分散注意力的因素;當孩子專注于做某件事時,不宜頻繁地催促、打斷和打攪,使其能夠保持相對的情緒穩(wěn)定;悉心教導,把孩子做錯的習題記錄下來,進行整理,隔段時間再拿出來讓孩子溫習和重做,幾個回合下來,孩子感知的精準度就會提高,“粗心大意”的問題就會得到解決。
3.小學生記憶發(fā)展的特點與孩子記憶積極性的激發(fā)
小學生記憶發(fā)展的特點有二:一是從無意識記向有意識記發(fā)展。二是從機械識記向有意識記發(fā)展。
比方一首《詠鵝》,其中一句“曲項向天歌”,未必大多數(shù)孩子都懂得其中的含義,只是因為形象生動、朗朗上口,所以很容易記憶。隨著知識的增長,理解能力的提高,中高年級學生意義識記逐漸占據(jù)主導地位。到了小學中末期,孩子就具備了有意識記,他們會把記憶內容的主要思想記牢,并把重要的情節(jié)與一般的細節(jié)區(qū)分開來,并能夠逐步摸索出適合自己特點的記憶方法。
小學階段正是記憶發(fā)展的黃金時代,一定要激發(fā)孩子記憶的積極性。一是提供豐富多彩的生活環(huán)境,在他們的腦海中留下深刻印象。二是給孩子一定的識記任務,嘗試讓孩子有意識、有目的地去識記某些事物;三是制定規(guī)律的作息時間,可以有效地幫助孩子建立時間的概念,防止孩子在大腦中形成錯亂的時空觀念;
4.小學生想象發(fā)展的特點和想象力的豐富
小學生的想象發(fā)展主要表現(xiàn)在,一是從無意想象向正確地、完整地反映現(xiàn)實的有意想象過渡;二是具有直觀性和具體性;三是想象的形象還具有片斷、模糊的特點;四是高年級學生想象的創(chuàng)造成分增多。隨著他們生活范圍的擴大,知識經驗逐步豐富以及認識能力的提高,高年級學生的想象力具有更多的創(chuàng)造成分。
豐富和提高小學生想象力,在教學中首先需要創(chuàng)設歡愉舒暢的學習氛圍,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即使有的學生產生了一些離奇甚至荒謬的想法,在對其進行耐心引導與糾正的同時,仍要鼓勵、表揚他敢于大膽想象的精神。其次要通過教學豐富學生的知識面,提供想象的知識基礎。教師講解知識時要善于聯(lián)系和比較,可以使學生產生豐富的想象。在日常生活中家長一要注重孩子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勤動手的孩子更富有想象力。自己的事讓他們自己去做,動手做事時,大腦也在動。動手能力提高的同時,想象力也在增強;二要在生活中盡量讓孩子體驗各種感覺,感受周圍的世界、想象音樂表達的場景畫面、體會漫畫表達的意思等,都可以豐富孩子的想象力;三是注重觀察力培養(yǎng),要教會孩子盡可能細致地觀察事物,并盡可能詳細地說出觀察到的情況。觀察得越仔細,才能想象得越準確。
總之,小學教育就是根據(jù)小學生的身心特點進行的有目的的活動,我們應當把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作為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要內容,從而促使其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郭春秀.小學生文明習慣養(yǎng)成的幾點思考[J].好家長,2015(46)
[2]郭術高.小學生習慣養(yǎng)成的學校教育策略[J].當代教育科學,20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