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地方理工院校大學生對外傳播中國文化能力調(diào)查

      2019-09-10 20:45:54邵艷
      求學·教育研究 2019年11期
      關鍵詞:中國文化失語對外傳播

      邵艷

      摘 要:本文采用問卷調(diào)查方式,對常熟理工學院在校非英語專業(yè)本科生對外傳播中國文化能力進行調(diào)查,旨在考查理工院校大學生用英語傳播中國文化的能力。通過對問卷調(diào)查結果的分析,得出以下結論:大部分學生因?qū)χ袊幕R掌握不夠,無法用英語正確表達所知的中國文化相關內(nèi)容,普遍存在“中國文化失語”現(xiàn)象,對外傳播中國文化的能力有待提升。

      關鍵詞:對外傳播;中國文化失語;理工院校

      一、研究背景

      (一)大學生與中國文化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當代大學生是國家最具活力的群體之一,理應要自覺肩負起傳承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歷史責任,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忠實傳承者和弘揚者。面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我們的大學生要善于繼承才能更好創(chuàng)新,要善于傳承才能更好傳播,向世界充分展現(xiàn)中國文化的無窮魅力,大大提升中國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和品牌價值。

      (二)理工院校大學生肩負的中國文化傳播使命

      理工院校歷來是非常受中國考生青睞的。江蘇省作為我國的教育大省,本科及高職的理工院校就達81所,這些地方理工院校承擔著為地方經(jīng)濟發(fā)展培養(yǎng)高級應用技術型人才的重任。然而,在培養(yǎng)高素質(zhì)人才方面,教師更注重專業(yè)教學,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人文方面的教學。地方理工院校普遍存在中國文化類課程逐漸邊緣化的現(xiàn)象,甚至有的院校已不再開設這類課程。因而我們現(xiàn)在迫切要做的就是在教育觀念上有所突破,這是提高理工院校大學生文化素質(zhì)的必經(jīng)之路。理工院校部分學生將來會選擇出國留學,學習國外先進的科學技術,成為具有國際視野的中國文化的傳承者和傳播者。英語無疑是學生交流的必備工具,用英語準確表達中國文化,能夠保證跨文化交際的順利開展,從而為中國文化的對外傳播貢獻自己的力量。

      常熟理工學院致力于服務地方經(jīng)濟建設與社會發(fā)展,不斷增強學生的專業(yè)知識應用能力,為地方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在了解各國文化的同時,學生們也應扎實掌握中國文化知識,提高自己的文化涵養(yǎng),向世界傳播中國文化,做好傳播中國文化的使者。鑒于此,筆者采取了問卷調(diào)查的研究方法,就常熟理工學院非英語專業(yè)學生對中國文化的掌握程度、對外傳播中國文化存在的問題以及用英語傳播中國文化的能力等方面進行問卷調(diào)查。

      二、理工院校學生對中國文化的認知調(diào)查結果及分析

      (一)調(diào)查結果

      通過分析問卷調(diào)查結果,筆者發(fā)現(xiàn)大學生對中國文化的了解比較有限,對中國文化十分了解的只占12.2%,一般了解的占73.17%,甚至有14.63的同學對中國文化比較模糊。對中國文化知識的獲取,通過所學課本的占31.71%,聽長輩講述的占13.01%,通過各種媒體和活動的占30.08%,自己閱讀各類書籍的占25.20%。對于傳統(tǒng)文化的現(xiàn)狀,認為影響力還很強大和正在消逝的比例分別是23.58%和22.76%,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國文化的現(xiàn)狀堪憂。但令人欣慰的是,在接受調(diào)查的學生中,73.98%的同學都認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對當今中國社會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幾乎所有人對中國文化的對外傳播持支持的態(tài)度,支持度達到98.37%;62.6%的同學認識到對外傳播中國文化是自己當前的緊迫任務;分別有33.33%和32.52%的同學認為中國文化外語教學在理工院校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和比較重要的;有86.99%的同學都認為將來的教學非常有必要增加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英語教學。接受問卷調(diào)查的學生在傳播中國文化方面的主要問題如下:對傳統(tǒng)文化不了解的人數(shù)達97人,占87.86%;英語基礎差,即使知道相關的文化也不知道如何表達的人數(shù)達到74人,占60.16%;有53人認為身邊缺乏學習中國文化的優(yōu)質(zhì)資源,這也反映出開設中國文化英語類課程的必要性。

      (二)分析

      在問卷調(diào)查中,筆者了解到本校非英語專業(yè)的學生都非常喜愛中國傳統(tǒng)文化,已經(jīng)逐漸意識到對外傳播中國文化的緊要性和迫切性,他們認為在理工院校開設中國文化的英語類課程,能夠讓我國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流傳下來、傳播出去。他們也愿意肩負起弘揚中國文化的重任。但現(xiàn)實是,他們自身獲得中國文化知識的途徑比較單一,幾乎是被動接受。進入大學后,由于身邊沒有優(yōu)質(zhì)的中國文化資源可以學習,他們只專心致志于專業(yè)學習,時間一長還會將原來掌握的中國文化知識遺忘,這足可見理工院校的學生中國文化的缺失程度。

      跨文化的交際不僅僅是指目的語文化輸入,更多的是指母語文化輸出,只有建立在平等基礎上的跨文化交際,才是真正的文化交流。而很多同學自身英語基礎較薄弱,交流時不敢開口講英語。同時,在跨文化交際中,許多理工院校的學生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知識儲備有限,根本無法用英語準確地介紹中國文化,更談不上用英語去對外傳播中國的優(yōu)秀文化了。本次問卷調(diào)查的數(shù)據(jù)和分析都顯示我校大部分學生存在“中國文化失語”現(xiàn)象,對外傳播中國文化的能力有待提升?!皞鞑ブ腥A優(yōu)秀文化,宣介中國發(fā)展變化”是我國對外傳播的核心內(nèi)容,因此需要急切解決的是當前學生存在的“中國文化失語”問題,提升他們對外傳播中國文化的能力。

      如何消除學生存在的“中國文化失語”現(xiàn)象是今后大學英語教學的重點。首先,應引導學生樹立“跨文化交際是雙向交際”的意識。學生不應再單方向地用英語輸入目的語國家的語言和文化,應更多地用英語輸出母語文化。其次,將中國文化類課程設為大學英語的必修課程,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傳播中國文化的重要性,而不是只停留在為攻克四六級考試翻譯題型而學習中國文化的應試狀態(tài)。最后,地方理工院校應編輯出版自己的中國文化英語教材。

      三、結語

      英語是當今世界的主要交流工具,它是與世界各國溝通的橋梁。當今高校英語教學更應與時俱進,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加大設置中國文化課程的力度,提高大學生對中國文化英語表達的自覺性,改善學生在跨文化交際中“中國文化失語”的現(xiàn)象,提升學生對外傳播中國文化的能力。各理工院校大學生更要不斷提升對中華文化表達的自覺性,將中國的優(yōu)秀文化充分展現(xiàn)給世界,不斷增強中國文化的國際影響力。

      參考文獻

      [1] 從叢.“中國文化失語”:我國英語教學的缺陷[N].光明日報,2000-10-19(C01).

      [2]華長慧,喻立森.中國文化與大學生成長[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5-8.

      [3]張為民,朱紅梅.大學英語教學中的中國文化[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2(S1):34-40.

      猜你喜歡
      中國文化失語對外傳播
      關于高校英語教育中國文化失語現(xiàn)象的思考
      《廈門日報》:聯(lián)手華文媒體 講好廈門故事
      中國記者(2016年4期)2016-12-20 09:54:37
      大學英語教學中文化失語現(xiàn)象及對策
      英語教育中“中國文化失語”研究現(xiàn)狀及思考
      新形勢下國家形象塑造及對外傳播策略研究
      江淮論壇(2016年6期)2016-12-15 14:02:53
      新媒體時代內(nèi)蒙古民族文化對外傳播研究
      新媒體時代我國對外傳播“搭車思維”的應用
      文化在我國國際話語權中的作用及路徑
      科教導刊(2016年26期)2016-11-15 20:29:14
      理工科院校英語專業(yè)學生“中國文化失語”現(xiàn)象調(diào)查研究
      考試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 23:09:58
      大學生英語學習中“中國文化失語”現(xiàn)象成因分析
      考試周刊(2016年51期)2016-07-11 13:53:32
      招远市| 太仓市| 浮梁县| 南充市| 小金县| 清原| 射洪县| 葵青区| 三河市| 龙江县| 九寨沟县| 阜阳市| 铁岭市| 上杭县| 定南县| 昭平县| 金湖县| 德格县| 郁南县| 横峰县| 巴林右旗| 潼关县| 青浦区| 永平县| 贺兰县| 绵阳市| 盘锦市| 岫岩| 涡阳县| 隆子县| 博湖县| 喀什市| 桂东县| 南靖县| 天全县| 五台县| 夹江县| 道真| 静海县| 满城县| 大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