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紅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閱讀敘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簡單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場景、人物、細節(jié),說出自己的喜歡、憎惡、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毙W生復述基礎還比較薄弱,而且呈現個體差異,教師對此需要有正確認知,給學生以更多實效性指導,讓學生抓住重點詞語復述、利用課文插圖復述、編輯內容提綱復述,以有效歷練學生語言的表述能力。
一、抓住重點詞語復述
記憶課文基本情節(jié)內容是復述的基礎,而學生閱讀感知能力有限,很難做到過目不忘,而課文復述不能照本宣科,學生自然會感覺有些為難。教師要注意給出方法指導,幫助學生順利地進入到復述操作之中。抓住重點詞語,這是提升復述效果的重要方法運用。為此,教師不妨給學生做出一些示范操作,幫助學生將這些重點詞語“拎”出來,讓學生對照這些詞語梳理課文內容,由詞語聯想到句子、段落,串聯成整篇情節(jié),這樣可以讓學生形成清晰復述路線。
如教學部編語文教材第九冊《將相和》,教師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集體梳理性閱讀,并要求學生將課文三個的故事分割開來,任意選擇一個故事進行復述操作。為讓學生順利展開故事復述活動,教師讓學生找出關鍵詞語,以幫助復述環(huán)節(jié)的順利推進。學生根據教師引導進行討論研究,找到了不少關鍵的詞語。如“完璧歸趙”故事,學生找到關鍵詞有“和氏璧、秦王、誠意、小毛病、撞碎、好商量、化妝、送回”等。學生根據這些關鍵展開故事講述,復述活動順利展開。教師對學生優(yōu)良表現給出積極評價,學生參與課文復述的積極性提升,紛紛要求講述故事。
教師引導學生篩選關鍵詞語,成功理順學生學習思維,逐漸進入課文故事環(huán)節(jié),自然形成講述路線。因為是集體活動,操作效果大大提升,學生利用這些關鍵詞展開復述,其操作效果也呈現出來。
二、利用課文插圖復述
教材中有豐富插圖內容,這無疑是最為直觀的教學資源內容。如何利用這些插圖助力學生復述課文,教師需要給出必要的引導和提醒。學生對課文插圖比較敏感,因為學生從小便接觸了大量的繪本故事,自然能夠“據圖索驥”,順利地進入課文情節(jié)之中。教師不妨將這些插圖內容展示到大屏幕上,讓學生對照展開課文復述操作,其訓練效果會更為顯著。
教材插圖利用時,教師需要給出觀察提示,讓學生準確搜集插圖信息,并展開豐富聯想,自然形成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如教學《桂花雨》,教師讓學生自主閱讀文本內容,然后對課文插圖進行觀察提醒:課文中有一幅插圖,仔細觀察這幅插圖,你能夠從上面獲得哪些有價值的信息呢?學生開始觀察,并將插圖所有內容進行歸結展示。在課文復述環(huán)節(jié),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課文插圖,讓學生看著插圖講述課文主要內容,學生大多能夠順利進入文本情境之中,對課文內容進行全面展示。有學生這樣講述:家鄉(xiāng)的桂花盛開的季節(jié),我們就會收獲大量的桂花,這些桂花不僅外形好看,而且有濃郁的清香,是制作糕點的重要作料。我們喜歡站在桂花樹下,通過搖晃桂花樹,看桂花紛紛飄落形成了“桂花雨”,這無疑是最美麗的畫面……
教師為學生展示課文插圖,引導學生對插圖進行信息搜集,給學生提供最為直觀的學習契機。學生一邊觀看大屏幕,一邊講述課文內容,其操作更為自然。即使學生講述的順序有些出入,但對課文的感知是深刻的。學生直觀思維比較發(fā)達,教師利用插圖展開教學調度,其適合度更高。
三、編輯內容提綱復述
課文復述方法眾多,教師要注意做出篩選,以提升教學引導有效性。編輯復述提綱,這是最為實惠的方法運用。教師不妨引導學生整理課文內容,并利用簡短概括的句子列出提綱,讓學生依照提綱講述課文內容,其操作效果會更為顯著。學生歸結內容的能力也非常有限,如果有必要,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展開合作操作,共同梳理文本內容情節(jié),共同設計復述提綱,無疑能夠給學生帶來更多學習啟示。
敘事性課文有豐富情節(jié),在內容提綱設計時,往往需要進行歸結和整合,教師需要給學生提供更細致的學法指導。如教學《“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這篇課文內容情節(jié)就比較復雜,教師先讓學生自主閱讀文本內容,理順主要情節(jié)內容,然后引導學生將主要情節(jié)分成幾個片段。學生開始閱讀思考和討論,課堂學習氣氛漸濃,內容梳理進展順利。教師參與學生學習操作之中,給學生提出更多建設性意見。課堂展示階段,學生大多能夠清晰梳理出主要情節(jié):一是母親評價巴迪的詩;二是巴迪焦急等待父親;三是父親評價巴迪的詩;四是反思內容。提綱列出后,教師讓學生同桌之間展開講述聽評活動,然后是課堂展示。因為準備充分,課文復述獲得圓滿成功。
教師先讓學生自行閱讀對文本進行分段處理,然后是互動討論,形成提綱列舉共識,最后是利用提綱推開課堂互動,進行復述展示。在整個操作過程中,教師始終圍繞提綱的設計應用展開工作,給學生提供清晰操作路線。復述提綱編制沒有規(guī)定格式,教師要引導學生建立一種學習意識,讓學生自然進入學習情境之中。
四、角色表現演繹復述
教材內容大多有鮮明的情節(jié)性,非常適合做角色演繹設計,教師不妨利用課堂互動演繹契機,為學生提供直觀復述活動,讓學生通過角色分析,對教材內容進行復述性解讀。學生對課堂互動演繹活動有特殊參與興趣,教師要切準學生學習心理展開教學布設。課文復述是對其內容的直觀再現,口頭講述是復述,形體展示也能起到解讀的作用,教師不妨從學生學習實際需要展開教學考量,給學生提供更多切入文本核心的機會。
角色演繹活動時,教師需要發(fā)動學生對教材內容進行整合性處理,或者讓學生主動參與課本劇創(chuàng)編演繹活動,給學生帶來角色演繹體驗機會。如《牛郎織女》,這是一篇神話故事,有鮮明的角色和清晰的情節(jié),非常適合做課堂演繹活動,教師給學生布設學習任務:以小組為單位,對文本進行梳理性閱讀,結合人物表現,展開性格分析,自行創(chuàng)編課本劇,做好角色分工,集中彩排訓練,準備參與課堂演繹活動。學生聽說要進行課堂演繹活動,都顯得特別興奮,紛紛參與到互動學習之中。經過一番實踐操作,課堂演繹活動獲得圓滿成功,教師對學生學習表現給出歸結性評價,幫助學生梳理了學習認知。
教師針對學生學習實際需要作出教學布設,成功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從學生學習表現可以看出,教師教學引導和設計是比較到位的。復述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在課堂演繹中體現更為鮮明,教師深入課堂之中,對學生學習實際展開調研,給學生提供適宜學習展示契機,自然能夠贏得教學主動權。
課文復述教學有自身規(guī)律,教師要針對學生學習實際展開教學實踐。特別要給學生提供更多學法支持,讓學生理順復述路線,以提升復述學習品質。教師讓學生自行建立復述方法體系,利用一些輔助手段,贏得復述學習主動權,成功歷練學科核心能力。
作者單位:江蘇省徐州市賈汪區(qū)大吳中心小學(22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