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丹
摘 要:結合當下時代環(huán)境,“微黨課”教學方法的應用可彌補傳統(tǒng)黨建工作照本宣科的不足,并以生活實例開展黨建工作,在教學思維與教學模式上皆進行了創(chuàng)新,提高黨建工作的實效性,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共產(chǎn)主義崇高理想,并將其與自身的實際生活相融合,在陶冶高校學生高尚情操的同時,也可行之有效地提升黨員的黨性修養(yǎng)。
關鍵詞:微黨課;高校黨建工作;意義探索
1 “微黨課”教學特點概述
“微黨課”作為新時代背景下衍生出來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其通過微博、微信等現(xiàn)代工具并在互聯(lián)網(wǎng)的幫助下深入了解黨課教學要點,具有“以小見大,見微知著”的特點,可行之有效地推動高校黨建工作開展。在實際黨建工作中,“微黨課”對于講學人員要求較高,需要具有較強的信息素養(yǎng),能快速準確地篩選出有效信息,并將其以適當?shù)男问秸宫F(xiàn)給學生,從而可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微黨課”的積極意義。
2 “微黨課”在高校黨建工作中的意義
分析目前現(xiàn)狀可知,高校學生在參加黨建工作中存在一定的功利性,因而其在聽學過程中注重積極表現(xiàn)以爭取入黨機會,在黨建中缺乏自主性。而“微黨課”教學形式可通過講述對學生實際生活影響較大的社會事件喚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從而自發(fā)地進行自我提升。與此同時,面對當下教學環(huán)境的多元化發(fā)展,“微黨課”的教學形式也能彌補傳統(tǒng)黨建工作方法中講學模式僵硬的不足,可有效提升黨建工作與時代主題的契合度。
在此基礎上,“微黨課”的實行有利于黨建工作人員專業(yè)技能的提升。由于“微黨課”教學形式交互性較強,例如教師在設計講稿時可通過多媒體信息平臺進行資源整合,此外,“微黨課”的推廣使得教學資源在宣傳形式也有了新的突破,從而為黨建工作人員的自我提升開創(chuàng)了新的道路。
“微黨課”的推行也促使黨建工作多元化發(fā)展,如當前云黨課信息平臺,其中包含多個主題的“微黨課”,如“社會主義‘有點潮’”,“馬克思靠譜”等,其主題極具吸引力,同時也體現(xiàn)出黨課主題的多元化發(fā)展特點。
3 “微黨課”在高校黨建工作中的優(yōu)勢
3.1教學內容更加貼合實際
在原有的傳統(tǒng)黨建工作基礎上,理論性教學占大部分內容,實踐活動以參觀當?shù)厝宋慕ㄖ橹鳎m有成效,但不利于加深學生對黨建主題的理解,難以發(fā)揮黨建工作的積極意義。而“微黨課”是在深入了解當代學生特性前提下所提出的一種教學形式,講學者可將與大學生實際生活息息相關的新聞案例作為黨建工作的載體,這樣一來可促使學生將黨建工作與生活相聯(lián)結。并且,在現(xiàn)代交流工具的幫助下,講學者可實時更新教學案例,避免黨建內容與實際生活脫軌。
3.2提升黨建工作的靈活性
“微黨課”教學形式以互聯(lián)網(wǎng)為載體,其工作靈活性較高,在高校有關人員的協(xié)助下,可及時調整教學內容,使得黨建內容以學生為主體,從學生角度出發(fā)進行教學內容的完善。而黨建工作具有復雜性,尤其針對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yǎng),在培養(yǎng)政策及培養(yǎng)方法上需要進行更深一步的研究。例如在學生成為入黨積極分子時,因個人主觀因素中途放棄,這種情況的出現(xiàn)會影響黨建工作的秩序。而“微黨課”通過靈活多變的教學內容可降低這種情況出現(xiàn)的幾率,使得黨建工作在靈活中保持其秩序性。
3.3組織形式上得以創(chuàng)新
“微黨課”依托于新時代背景下的多媒體技術,其信息渠道得以擴展,相應的黨建工作在組織形式上也有了創(chuàng)新。相對于傳統(tǒng)多媒體環(huán)境,黨課無需集中于同一地點、同一時間,學生可通過微博微信平臺參與黨課教學,并可利用當下流行的交流方法自由討論。分析當下“微黨課”教學的應用可知,其可以不限時間、不限地點地實施黨建工作,通過信息技術,可全面提升黨建工作的真實參與度。
4 “微黨課”在高校黨建工作中的實踐應用
4.1提升學生的黨性修養(yǎng)
在進行黨課教學時,教師可分析生活瑣事中所隱藏的黨性,提升學生黨性修養(yǎng)。此外,在學生出現(xiàn)思想認識錯誤時,教師可通過“微黨課”進行旁敲側擊。如部分學生功利心過強,在社會行為中體現(xiàn)出暴躁、情緒失控等行為,教師可對此設計一堂“微黨課”,通過學生之間的自由討論以及引導,以思想教育為輔助,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以及價值觀。在此過程中,學生的思想修養(yǎng)將逐漸加強,從而實現(xiàn)黨建工作的最終目的。
4.2引導黨建工作有序地進行
在高校中,黨建工作需要高校各個部門進行配合,在提供相關資料的同時,也需統(tǒng)一黨建工作的步伐?!拔Ⅻh課”教學形式由于更具靈活性,其可通過多媒體形式進行黨課教學。如在“微黨課”平臺,其具有強大的檢索功能,學生可自主性選擇微黨課主題,并且“微黨課”主題后有關于課程的簡介,這種教學模式,可避免多人管理的矛盾糾紛,從而引導黨建工作有序地進行。例如,云黨課信息平臺中包含“研政治思想”“知黨章黨史”等相關主題,學生可針對自身不足進行信息檢索,并通過課程簡介了解“微黨課”梗概,提高學習效率。
4.3促使黨建工作具化性發(fā)展
“微黨課”將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價值觀、黨的思想等核心內容通過生活來表達,這有利于學生將理論聯(lián)系實際,從而促使黨建工作具化性發(fā)展。在此過程中,講學者在設計講稿時,應當遵循“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原則,即教師需要充分了解人的認知規(guī)律,以此為講稿結構的中心原則由淺及深地剖析社會實踐,并且需要教師找尋教學切入點進行展開,如近幾年交通事件頻發(fā),若要以此進行“微黨課”的教學,則應該找尋鮮明性的實際案例,并從社會管理為切入點進行探討。
5 結語
綜上所述,“微黨課”將生活元素與政治教育相結合,講學者可突破局限,較為靈活性地進行主題演講?!拔Ⅻh課”中,學生可通過信息平臺進行聽講,與此同時,網(wǎng)絡平臺可較為完整地保留歷史評論信息,學生可通過評論信息展開對黨課內容的思考。此外,黨建工作有關人員也能通過信息平臺引導輿論正確發(fā)展,避免自由言論過激引起糾紛,擾亂黨建工作秩序。
參考文獻
[1]王道林.淺析新媒體影響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及對策[J].錦州醫(y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16(04):126-129.
[2]王春蘭,王蓉,賓巖.微課運用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啟示——基于微課研究熱的回顧[J].教育現(xiàn)代化,2016(24):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