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大數(shù)據(jù)時代背景下,大學生在學習英語時,其意識和思想會受到外來文化的沖擊,變得更加活躍多變,為高校思政教育帶來非常大的挑戰(zhàn)?;诖?,本文通過對思政教育滲透入英語課堂的重要性進行分析,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論述了大數(shù)據(jù)時代思政教育融入英語課堂中的策略。
【關鍵詞】大數(shù)據(jù)時代;大學英語課堂;思政教育;滲透策略
【作者簡介】李國馨,山西工商學院。
前言
現(xiàn)階段,經(jīng)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網(wǎng)絡信息化對高校大學生有著非常大的影響。而隨著大數(shù)據(jù)時代的來臨,各類信息不斷涌現(xiàn)出來,使得大學生獲取信息的途徑變得更寬。在此過程中,由于受到這些信息的影響,大學生個性化特征愈發(fā)明顯,嚴重阻礙了高校思政教育的開展。
一、大數(shù)據(jù)時代大學英語課堂中滲透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大學英語是高校學生必修的一門課程,由于英語獨有的特性,其課程內容有著非常多的外國文化。在教學過程中,學生與教師共同研討和學習,了解國外各民族的文化。正因為如此,可以將這門課程作為思政教育的主要載體。在開展課程教學過程中,學生可以從中了解國外的交友態(tài)度、職業(yè)規(guī)劃、金錢觀念、家庭關系、社會習俗、教育制度以及政治制度等。這些方面的知識與我國現(xiàn)存思想觀念存在很大的差異,很多學生會過度闡述西方文化而貶低我國文化。因此,利用大數(shù)據(jù)時代所具有的特點,將思政教育融入英語課堂中,引導學生正確看待我國文化,這樣才能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大數(shù)據(jù)時代大學英語課堂中滲透思政教育的策略
1.在教學目標中滲透思政教育。在大數(shù)據(jù)時代背景下,將思政教育融入英語教學目標中,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考慮:(1)將思政教育滲透到世界觀教育目標中。例如:教師在講解到I think,therefore,I exist時,由于這句話的意思為我思故我在,是西方哲學家的一句名言,唯心主義思想的主要遵從者,但是很多學生并不理解這句話的具體含義。此時,教師抓住機會,通過多媒體或網(wǎng)絡資源為學生講解二元論、一元論、主客觀唯心以及唯物之間的差異。通過講解引導學生掌握社會和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促使其堅定共產主義和社會主義信念等。這樣可以使學生樹立良好的世界觀,擴大其格局。(2)將思政教育滲透到人生觀教育目標中。人生觀教育主要是為學生講解人類應該怎樣活著和為什么要活著。例如:在《There is a Lot to Life than a Job》中,其主題思想為“人生的意義不止是謀生”,文中從反對拜金主義視角出發(fā),說明人生的意義不止賺錢,但是也沒有說明還應該有什么。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讓每個學生利用英文闡述自己認為的人生意義。通過這種教育方法,不僅可以使學生熟練掌握大量單詞和基礎語法的應用,還能夠對他們人生態(tài)度、價值觀、目的、理想等進行教育。(3)將思政教育滲透到政治觀教育目標中。例如:教師在講解《Longing for New Welfare System》時,教師會讓學生討論當下比較熱門的問題,如How to deal with corruption,即如何治理腐敗。很多學生會認為都是權力“惹的禍”,這時教師應該從正面教育學生:權力本身并沒有錯,錯的是把持不住自身。以這樣的方式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政治觀,促使學生不斷提高自己的素質。
2.在教學內容中滲透思政教育。大學英語教學內容主要是針對教材而進行的,而教材中呈現(xiàn)出來的內容在很大程度上又是影響學生思想和意識的載體。因此,需要將思政教育滲透到教學內容中,這樣才能使學生雖身處大數(shù)據(jù)時代,但是卻能夠保持本心,始終如一,堅定自己的信念。例如:在某大學中,教師為了順應大數(shù)據(jù)時代潮流,通過“超星學習通”,構建英語云課堂,對文本中的各類思政知識進行充分的挖掘。這個學習軟件是通過大數(shù)據(jù)技術構建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能夠自主學習。該教師在講解《American Dream》時,通過云課堂,在線上為學生講解美國夢的具體內涵,并以微課形式傳輸?shù)綄W生學習軟件中。在線下為學生講解“中國夢”的精髓,結合撤銷提示詞和給出的提示詞等各類教學方法和手段,將表達“中國夢”的英文句子顯示出來。這樣在學習過程中,學生能夠更加詳細的掌握中國夢的精髓,并對文章中講解的美國夢有一個更加明確認知,從而分析出中國夢的優(yōu)勢。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學生們可以迅速融入大數(shù)據(jù)時代,掌握學習軟件的應用方法,并且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
3.在教學評價中滲透思政教育。在實際課堂教學過程中,將思政教育滲透到教學評價中,可以通過不同的反饋形式和測評形式對英語課程中的聽說讀寫譯等進行全方位判斷,從而使學生更加清楚的認識到英語教學中潛在的和現(xiàn)實的價值。例如:在某大學英語課堂中,教師在講解《live to work and work to live》過程中,將社會主義價值觀中的愛崗敬業(yè)滲透到教學評價中。首先,教師在滲透時,設計兩個評價目標,其一是對為了生活而不停工作的利弊進行評價;其二是評價工作的好壞是否可以為人們帶來快樂。其次,教師利用網(wǎng)絡資源搜尋高級白領、普通白領、工人、普通工作人員的生活狀態(tài),剪輯之后,為學生播放。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教師教學生分為若干小組,每個小組都對其進行評價,并用英文寫下來。在完成這一步之后,教師讓每個小組進行互評,這樣使學生深刻體會愛崗敬業(yè)的核心價值觀,從而實現(xiàn)滲透思政教育的目的。
綜上所述,思政教育體現(xiàn)在方方面面,而英語課堂是實現(xiàn)思政教育最為重要的途徑之一。經(jīng)過上文分析可得,滲透思政教育于英語課堂中,需要以課堂教學目標為載體,以課堂教學內容為核心,并以教學評價為輔助進行,這樣才能全方位滲透思政教育,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王覓.大學英語智慧教育中的思政滲透研究——以《綜合英語Ⅰ》為例[J].浙江工貿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8,18(02):74-78.
[2]陳業(yè)麗.大數(shù)據(jù)時代大學英語課堂中思政教育的滲透[J].科技視界,2017(16):156+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