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芝
摘? 要:本文結合高中生物教學實踐,探討如何通過明確要點、設置問題、圖文結合、讀后提問等策略,提升高中生物課堂的閱讀有效性。
關鍵詞:課堂閱讀;有效性
閱讀是學生在課堂內外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有效的閱讀手段和方式,可以大大地增加學生的知識范圍和質量。在教學過程中,既要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又要做到高效、科學地傳授知識,就要提高課堂閱讀的有效性。
一、讀“要點”,找重點
目的明確,才能做到有的放矢?,F行浙科版《生物學》教材,每一節(jié)標題都有“本節(jié)要點”小欄目,列舉本節(jié)學習的知識要點,是我們閱讀的指南和前進的方向。例如:生物必須3《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營養(yǎng)結構》一節(jié),內容較多較雜,“本節(jié)要點”列舉了“食物鏈、食物網、營養(yǎng)級、生態(tài)金字塔”四個重要知識點,可以引領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找出這些相關概念,抓住其中的關鍵詞、重點語句,進而理解食物鏈、食物網等相關概念及相互關系,并明確了該節(jié)內容的重難點。
二、問題導讀,讀中有思
對于難度較大的段落的閱讀,教師可以先設問,細化知識點,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邊讀邊思,及時分析問題,循序漸進。例如,《分離定律》一節(jié),初次涉及遺傳學,概念多且抽象,學生課前預習后還是很難理解這些概念。針對“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這部分內容,我設置了如下問題:
1.孟德爾通過嚴格篩選,選擇了豌豆作為實驗材料,豌豆有哪些優(yōu)點(配以豌豆圖片)?
2.舉例說明性狀、相對性狀。
3.孟德爾在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過程中發(fā)現了哪些問題?子問題:
(1)F1的性狀表現與母本一致,是否是選擇紫花豌豆作母本的原因?如何設計實驗來證明你的假設?
(2)F1中未表現出隱性性狀,隱性性狀是否就此消失?如何證明?
(3)F2中同時出現紫花和白花,這種情況叫什么現象?為什么會出現白花?學生細讀這些問題,然后帶著問題閱讀,通過閱讀,討論,逐步找出這些問題的答案,也就不難理解性狀與相對性狀這兩個概念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進而引出性狀分離的現象。沿著這條線,雜交、正交、反交、自交等遺傳學概念及相互關系也一一牽出,理解這些實驗方法的過程、應用,并為后面基因分離這一核心概念的學習打下了伏筆。問題的設置、細化,使得學生閱讀的目的更具體,條理更清晰,從而使得課堂閱讀更具實效性。
三、讀圖析圖,圖文結合
生物學知識點難,難就難在大多數比較抽象,僅憑課本上的語言文字,一般的學生往往無法理解,通常情況下為了幫助學生學習,在教材中設置了很多精美的插圖,使復雜抽象的生物學知識變得生動直觀。如《細胞核》一節(jié)中,插入了“傘藻的實驗示意圖”,通過讀圖,學生了解到傘藻的結構組成:“帽”、柄、足(含細胞核),明確實驗的目的:探究細胞核與生物性狀的關系,通過移接的實驗方法的得到的實驗結果一目了然,自然而然就得出了新的“帽”形狀與“足”的種類有關這一實驗結論。本節(jié)末尾,插圖“模式化的動(植)物細胞”讓微觀、抽象的細胞結構變得具體,在頭腦中對胞有了立體感、整體感,也是對前面3節(jié)內容的直觀小結。
與初中生物相比,高中生物學更強調一些深層次的理論或實踐,如基因工程的原理、流程,這些是分子水平的研究,顯得更為枯燥、抽象,在閱讀時借助插圖及圖上的文字解析和箭頭、特殊符號指代等圖形示意,可以初步了解到目的基因和運載體被DNA限制性核酸內切酶處理后產生的粘性末端,其形狀猶如木質家具的接口,兩處必須互補才能吻合,進一步結合前面文字描述,可以更好地理解末端堿基互補的要求。圖示后面部分也形象地展示了DNA連接酶的作用,就像針線把兩個斷裂的部分連接起來,枯燥的知識在一把小剪刀和一根針線之間立馬變得形象化、生活化、趣味化。圖示質粒上的抗性基因的彩色標識突出了標記性基因的存在,為下一步篩選的實施做了很直觀的提示。
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如果能仔細觀察圖形,分析圖形,可以更好地將文字意思具體化,也可能獲得文字以外的很多信息。認真讀圖析圖,一方面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內容,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學習的趣味性、積極性。
四、大膽放手,讀后提問
“問”是開啟智慧大門的鑰匙。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要教授學生提問的方法和技巧,大膽放手讓學生提問。教材中的知識點有些并不是直白地把前因后果或其他一些信息描述得很詳細,插圖中也常隱含著某些知識。通過閱讀、思考,鼓勵學生對于心中好奇的、質疑的進行提問,從而進行思維的探險。學生提出的問題會有許多,往往是不定向的。無論這些問題是否嚴密,教師都要細心呵護、尊重,引導學生討論,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概念講概念,就算是理解了也還是停留在表面,通過發(fā)問,思考,分析,知識才能內化,才能找出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
課堂閱讀是生物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新課程理念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之“學會學習”的重要組成。提高閱讀有效性還有許多種方法,最終的目標都是希望有效促進學生閱讀能力、分析問題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更有效落實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