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夢迪
[摘?要]唐傳奇往往是“傳述奇遇奇事”,具有內(nèi)容奇異、情節(jié)曲折的特點?,F(xiàn)存的很多傳奇作品都和唐代的都城長安相關(guān)。雖然傳奇大多是虛擬的離奇故事,但是其中關(guān)涉到大量和長安相關(guān)的人物、地名等。作品中的部分人物確實生活在長安;絕大多數(shù)地名是真實存在的。因此,在虛構(gòu)的故事情節(jié)中可以找到投射現(xiàn)實的影子。本文主要對唐傳奇中出現(xiàn)在長安的人物及其故事進行分析,試圖從傳奇作品“藝術(shù)的真實性”中還原部分長安市井生活的現(xiàn)實面貌,以期對當(dāng)時長安居民的衣、食、住、行有一定的了解。
[關(guān)鍵詞]唐傳奇;長安;市井生活;衣食住行
[中圖分類號]??I207.41 ?[文獻標(biāo)識碼]?A?[文章編號]1008-4649(2019)01-0043-04
Chang'an City Life in the Legend of Tang Dynasty
Zhang Mengdi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Xian 710118)
Abstract:Legends of the Tang Dynasty are often "legends of strange events," with strange content, twists and turns of the plot. Many of the legendary works are related to the capital of Changan in the Tang Dynasty. Although legends are mostly fictional and fantastic stories, they involve a large number of Chang'an-related characters, place names and so on. Some of the characters in the works do live in Changan; most of the names are real. Therefore, we can find the shadow of projective reality in the fictional story.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characters and stories of Chang'an in the legends of Tang Dynasty, trying to restore the reality of Chang'an city life from the legendary works "the authenticity of art", so as to have a certain understanding of the clothing, food, housing and transportation of Chang'an residents at that time.
Key word:Legend of Tang Dynaty; Changan city life; Clothing; Food and shelter
唐傳奇中的很多故事都是以都市生活為背景的,其中以長安為發(fā)生地的故事更是占了大量比重。有學(xué)者統(tǒng)計,以魯迅先生的《唐宋傳奇集》為例,其選錄的38篇唐人傳奇作品中有31篇與長安有關(guān),約占80.8%。①其他選本例如張友鶴選注的《唐宋傳奇選》、汪辟疆校錄的《唐人傳奇》、徐士年選注的《唐代小說選》等,也有一多半的作品反映長安生活。這些傳奇故事發(fā)生在當(dāng)時的里坊、寺院、城門、東西兩市之中。作者把故事情節(jié)安排在這些真實存在的里坊、寺院以及市集等地,一方面是有一些是真實發(fā)生的故事,并在民間流傳廣泛,作者對其進行藝術(shù)的加工;另一方面,給虛構(gòu)的故事加上詳細(xì)的里坊地名,可以增強故事的真實性,便于故事在坊間的流傳。這些作品或遣興娛樂;或有所寄托;或逞示文采,在傳播中可以達到擴大作者名聲的效果。
正如日本學(xué)者妹尾達彥在《韋述的〈兩京新記〉與八世紀(jì)前葉的長安》一文中所說:“在各種各樣場所的記憶,隨著時間一層一層地在居民們的意識中加深,并作為一種長安城的歷史為人們所共有?!龠M了不同于因政治權(quán)利建立起的自上而下的聯(lián)系的居民們之間的聯(lián)結(jié)紐帶,長安的都市社會得以形成?!雹谶@些唐傳奇的情節(jié)雖然大多是虛構(gòu)的,但在某些方面反映了當(dāng)時的社會風(fēng)貌,對我們了解唐代的市井生活具有獨特的價值。本文以魯迅先生的《唐宋傳奇集》收錄的作品為例,了解唐朝的長安居民們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一些面貌。
一、民間的服裝和配飾
唐傳奇中描寫了大量的“傳奇”故事,其中人物的形象描寫并不是很精細(xì),往往是寥寥幾筆勾勒人物的神韻,但可以從中粗略地了解當(dāng)時人們的服裝和配飾。
1.女性的服裝和配飾
唐代女子都會學(xué)習(xí)一些縫紉技能,衣服一般是自己縫制;也可以找裁縫定制,但后一種情況可能較少?!度问蟼鳌分械暮问稀耙砸路时?,乞衣于崟。崟將買全彩與之。任氏不欲,曰:‘愿得成制者?!币虼恕皪曊偈腥藦埓鬄橘I之”。任氏不會縫紉衣服,這在當(dāng)時的女子中并不多見。所以文中有“竟買衣之成者而不自紉縫也,不曉其意” 以及“唯衣不自制,與人頗異焉”的描述。不會自己做衣服的任氏“與人頗異”,可見一般的女子衣服大多是自己縫制的。此外,《任氏傳》中出現(xiàn)的張十五娘是市場中“鬻衣之婦”,說明當(dāng)時的市場上已經(jīng)有了專門制衣的手藝人。
《任氏傳》中的服飾描寫較為粗略,只有任氏衣服顏色的描寫:“中有白衣者,容色姝麗”以及“見紅裳出于戶下”。其手中所執(zhí)的扇子是故事中的重要道具,在西市偶遇鄭生時“以扇障其后”;當(dāng)聽到鄭生不嫌棄自己狐女的身份后“回眸去扇,光彩艷麗如初?!薄痘粜∮駛鳌分械姆b描寫相對精細(xì)一些,“石榴裙,紫榼襠,紅綠帔子。斜身倚帷,手引繡帶?!薄笆袢埂奔醇t色的裙子,在當(dāng)時很受歡迎,唐朝不少詩歌都提到紅裙女子,如萬楚就有“紅裙妒殺石榴花”的詩句;“榼襠”是唐朝婦女穿的外袍,“帔子”是婦女穿在裙衫之外披于肩背的一種紗巾,多為薄質(zhì)紗羅所制,此處指有紅綠顏色花飾的紗巾。
2.男性的服裝和配飾
唐代的男子出門要戴頭巾,用一塊黑紗或羅帛裹住頭,不使頭發(fā)外露,稱為“巾”,傳奇作品中有多處提及:《霍小玉傳》中“巾幘,引鏡自照,惟懼不諧也?!薄独钔迋鳌分小坝袨踅砩倌辏笥椅辶?,秉翣而至,即生也?!薄度问蟼鳌分械捻f崟在去見任氏之前“汲水燥頸,巾首膏唇”?!敖硎赘啻健奔创黝^巾,搽唇膏。這里的“膏唇”指口脂,是一種防止口唇干燥凍裂的藥物。唐代皇帝曾以之賜給臣僚。杜甫詩里就有“口脂面藥隨恩澤”。
唐傳奇中也有武士俠客的服裝配飾描寫。《柳氏傳》中的虞侯許俊,“衣縵胡,佩雙鞬,從一騎,徑造沙吒利之第?!笔且粋€穿著軍裝,配備兩個弓囊箭袋,身后跟隨一個騎馬衛(wèi)士的武士形象?!痘粜∮駛鳌分械暮朗奎S衫客“衣輕黃纻衫,挾弓彈。豐神雋美。衣服輕華,唯有一剪頭胡雛從后?!碧聘咦鏁r曾規(guī)定庶人服黃白二色的衣服,黃色的衣服代表的是庶人的身份。他身著黃纻衫,配備著弓彈,身后尾隨著一個發(fā)型迥異的胡人小奴仆。不難發(fā)現(xiàn)兩者有很大的相似之處。
唐朝的普通民眾大部分穿的是布衣?!稏|城老父傳》中的老父在經(jīng)過戰(zhàn)亂后“布衣憔悴,不復(fù)得入禁門矣。”與之前夫妻兩人受寵時“男服珮玉,女服繡襦,皆出御府?!毙纬甚r明的對比。
《昆侖奴》中昆侖奴向崔生“請深青絹兩匹,為郎君制束身之衣?!逼浜螅奚鷵Q上這種衣服,昆侖奴“遂負(fù)而逾十重垣”,由此推想這里的“束身之衣”可能是當(dāng)時一種方便行動的輕巧便衣。
二、日常的飲食
唐傳奇中也多少反映了當(dāng)時人們的飲食生活。日常的食物有胡餅、湯粥、肉、水果等;飲品以酒居多,還有茶等?!度问蟼鳌分小伴T旁有胡人鬻餅之舍,方張燈熾爐。”《虬髯客傳》中“公出市胡餅”等處的描寫,胡餅在長安城中很受歡迎,在早上的街市就可以買到?!独钔迋鳌分小盀闇啵ㄆ淠c;次以酥乳潤其臟;旬馀,方薦水陸之饌?!焙汀稏|城老父傳》中“昌因日食粥一杯、漿水一升?!倍际顷P(guān)于食用湯粥的描寫。此外《虬髯客傳》中李靖和虬髯客的對話“既設(shè)床,爐中烹肉且熟。曰:‘煮者何肉?曰:‘羊肉,計已熟矣?!蹦芸闯霎?dāng)時人們會食用肉羹。
此外,傳奇里有大量飲酒的情節(jié),或是和好友相約在酒樓:如《任氏傳》中:“崟與鄭子諧行于長安陌中,將會飲于新昌里?!薄读蟼鳌分小皶颓嘀T將合樂酒樓,使人請翊?!被蛟谧约夯蚺笥训募依镄∽茫喝纭读蟼鳌分小埃ɡ钌┠司呱耪堮达嫛!笔窃诶钌绎嬀?《李娃傳》中李娃在家中為滎陽公子“烹茶斟酒”;《霍小玉傳》中“頃之,有酒肴十盤,自外而來”是由黃衫客所購。從中也能看出唐朝長安民眾的飲酒風(fēng)貌。
三、長安城的里坊、城門和街道
里坊是長安城空間規(guī)劃的基本單位。《唐六典》記載:“皇城之南,東西十坊,南北九坊;皇城之東、西各十二坊,兩市居四坊之地;凡一百一十坊。”③每一坊內(nèi)的大十字街將其分為四個區(qū)域,十字街的街頭分別是東門、西門、南門和北門;四個區(qū)域又分別被小十字街再次進行劃分,形成十六個區(qū)域,分別有專稱。雙重十字街劃分的區(qū)域內(nèi)又有“巷”和“曲”進行細(xì)分,構(gòu)成了長安里坊的基本格局。
唐傳奇中廣泛涉及長安的里坊。如《霍小玉傳》中,李益住在新昌里,在朱雀街東第五街,從北第八坊;霍小玉住在勝業(yè)坊古寺曲,在朱雀街東第四街,從北第四坊?!独钔迋鳌分袦铌柟映醯珠L安,居住在位于在朱雀街西第三街,從北第四坊的布政里?!皣L游東市還,自平康東門入,將坊友于西南?!惫适轮械哪信魅斯謩e住在朱雀街東西兩側(cè)。
長安城的里坊有“東貴西富”的特點,街東多居住著王公貴族和官僚?!锻蹙S》中的太平公主宅在興寧坊(朱雀街東第五街,從北第一坊),岐王宅在安興坊(朱雀街東第四街,從北第三坊),楊國忠的舊宅在宣陽里(朱雀街東第三街,從北第六坊),竇丞相易直的私第在崇義里(朱雀街東第二街,從北第二坊)?!渡锨鍌鳌分邢鄧]公居住在光福里(朱雀街東第一街,從北第四坊)。傳奇中出現(xiàn)的王公官僚的宅邸都是在街東。
此外里坊還有“南虛北實”的差異?!堕L安志》卷七在開明坊下記載:“自朱雀門南第六橫街以南,率無居住人第宅。”②唐傳奇里的故事往往安排在朱雀門南第六橫街以北?!稏|城老父傳》中的主人公最初住在宣陽里(朱雀街東第三街,從北第六坊);得寵之后奉詔徙家東云龍門(大明宮東門名為東云龍門);戰(zhàn)亂之后,“道見妻子于昭國里”(在朱雀街東第三街,從北第六坊的)。主人公住宅方位的變化體現(xiàn)了人物和家族命運的興衰。
長安的房價應(yīng)該較貴?!懂悏翡洝分械镍P帥家子,“后寓居長安平康里南,以錢百萬質(zhì)得故豪宅家曲房之第?!痹谄娇道镔I下一個宅邸需要“錢百萬”,因此有部分居民選擇租房,這一現(xiàn)象在唐傳奇中也有涉及:《任氏傳》中的任氏建議鄭子“從此以東,大樹出于棟間者,門巷幽靜,可稅亦居?!薄岸悺奔醋赓U?!独钔迋鳌分刑峒暗摹袄畋径惔硕?,約已周矣?!笨梢娎钔拊邙Q珂曲的房子是租來的;通過李娃姨母鄰居所言:“昨日有一人稅此院,云遲中表之遠(yuǎn)至者?!笨芍湟棠冈谛柪锏姆孔右彩亲鈦淼?李娃和鴇母決裂后,也是在“北隅四五家稅一隙院。”可見租房現(xiàn)象并非少見。
此外,長安城有嚴(yán)格的宵禁制度,這在傳奇中也有體現(xiàn)。如《任氏傳》中:“既行,及里門,門扃未發(fā)?!嵶禹浜熛拢院蚬?。”《李娃傳》中“日暮,鼓聲四動……姥曰:‘鼓已發(fā)矣。當(dāng)速歸,無犯禁?!碑?dāng)時長安城各大街道都設(shè)有街鼓,以擊鼓為號,每晚敲鼓之后,人們要回到坊里去,鎖閉里門后不許外出;早上敲動晨鼓,開放里門后方可通行。
這些傳奇中的人物穿梭于長安的大街小巷,或是在城門邂逅,如《任氏傳》中“鄭子乘驢而南,入升平之北門。偶值三婦人行于道中”;或相約在某個城門見面,如《柳氏傳》中柳氏請韓生“詰旦相待于道政里門”;或是在天門街舉行盛大的比賽,如《李娃傳》中東西兩個兇肆“各閱所傭之器于天門街,以較優(yōu)劣”……
四、出行的方式和場所
唐朝長安城的居民出行除了步行之外,主要有騎驢、騎馬和乘車幾種方式。從唐傳奇中也能窺見一二:《任氏傳》中“鄭子乘驢而南,入升平之北門。崟乘白馬而東?!薄皪曇择R借之……任氏乘馬居其前;鄭子乘驢居其后;女奴別乘,又在其后?!薄毒┒既迨俊分械模骸埃ㄈ迨浚┫邓梭H別屋?!笨梢钥闯鲴R是經(jīng)濟條件好的居民的代步工具,經(jīng)濟條件差一點的居民出行會選擇騎驢,或者向親戚朋友借馬?!痘粜∮駛鳌分幸灿薪桉R的情節(jié):“(李益)令家僮秋鴻,于兄京兆參軍尚公處假青驪駒。”此外還有駕車出行:《柳氏傳》中“偶于龍首岡見蒼頭以駁牛駕輜輧,從兩女奴?!薄独雠分校骸凹щ[崔生家二載,因花時駕小車而游曲江”。
唐傳奇中的人物,出行的場所大概有東西兩市、寺院、曲江附近等。
東西兩市是當(dāng)時繁華的場所。這兩個市場在唐傳奇中被多次提到:《霍小玉傳》中小玉為了打聽李益的下落,“往往私令侍婢潛賣篋中服玩之物,多托于西市寄附鋪侯景先家貨賣”。“寄附鋪”在唐朝時多設(shè)在西市,是一種代人保管或出售珍貴物品的商行?!稏|城老父傳》中“(老父)行都市間,見有賣白衫白疊布?!边@里的“白疊布”指的是棉布,棉花在唐代還未普遍種植,在當(dāng)時是一種珍貴稀罕的東西?!度问蟼鳌分朽嵶优c任氏的再次相遇也是在“入西市衣肆,瞥然見之?!比问蠟榱硕惚堋皞?cè)身周旋于稠人中”可看出街市的繁華熱鬧。集市上人來人往,還有很多胡僧。《李章武傳》中的“(章武)至市東街,偶見一胡僧,忽近馬叩頭云:‘君有寶玉在懷,乞一見爾。”。人們可以在這里進行各種商品交易?!独钔迋鳌分械臏铌柟印澳抑斜M空,乃鬻駿乘,及其家僮?!薄澳速|(zhì)衣于肆,以備牢醴?!辟u掉了自己的馬、家僮以及衣服。后來在李娃的陪同下“至旗亭南偏門鬻墳典之肆”購買書籍。這些情節(jié)體現(xiàn)了當(dāng)時兩市經(jīng)濟貿(mào)易的繁榮,也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guān)。
寺院也是人們常去的地方。人們會在春天到寺院游玩賞花,如《任氏傳》中韋崟在寒食節(jié),與二三好友游于千福寺(長安西北隅的安定坊),看上了刁將軍的寵奴;《霍小玉傳》中:“時已三月,人多春游。生與同輩五六人詣崇敬寺玩牡丹花?!崩钜嬖诖擞龅搅它S衫客被其帶至小玉處。此外,寺院也是人們尋求庇護的場所。如《柳氏傳》中的柳氏在安史之亂時,剪發(fā)毀形,“寄跡法靈寺”;《東城老父傳》中的老父在戰(zhàn)亂時選擇皈依佛門,后來又遵從資圣寺大德僧運平住東市海池。
曲江、慈恩寺等城南的風(fēng)景區(qū)也是長安居民的游覽勝地?!独雠分械募t綃女就是在花開的季節(jié)“駕小車而游曲江”時,被一品家人認(rèn)出?!度龎粲洝分小坝枧c仲兄樂天,隴西李杓直痛游曲江。詣慈恩佛舍,遍歷僧院。”也是泛舟曲江,游覽佛寺的例子?!洞拮o》中的崔護在“清明日,獨游都城南?!币材芸闯鋈藗冊谇迕?、寒食等節(jié)日在城南游玩踏青的習(xí)俗。
①車寶仁.唐長安城的昌盛和傳奇小說的繁榮[J].唐都學(xué)刊,2007( 5):11.
②榮新江,等.唐研究(第九卷)[C].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3:23.
③(唐)李林甫,等.唐六典[M] .陳仲夫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2:216.
[參考文獻]
[1]劉昫,等.舊唐書·輿服志.[M].北京:中華書局,1975.
[2]李林甫,等.唐六典 [M].陳仲夫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2.
[3]車寶仁.唐長安城的昌盛和傳奇小說的繁榮 [J].唐都學(xué)刊,2007(5).
[4]孫運芳.唐代長安家庭衣食住行風(fēng)俗變遷 [D].曲阜師范大學(xué),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