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
【摘 ? ?要】眾所周知,學生往往只吸收了教師所講授的很小一部分,教學有效性問題也成為業(yè)界的“老大難”。而在幼師專業(yè)英語教學中,由于幼師專業(yè)學生自主學習意識、興趣略顯薄弱,教學目標任務與要求不匹配,教師精力分散難以精細化教學等原因,而往往英語作為語言學科又需要長期積累與反思總結,所以,幼師專業(yè)英語的有效性無疑還有待改進。本文分別從學生、教師兩方面入手給出提升有效性的策略,以期由此改善幼師英語專業(yè)學習情況、精進教師教學水平,逐漸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的興趣與主動性,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達到教學預期效果。
【關鍵詞】有效性 ?英語教學 ?幼師專業(yè)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1.138
一、科學確定教學任務,挖掘學生興趣
(一)科學制定教學任務,提升有效性
在幼師專業(yè)英語教學中,如何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大綱要求、院校的自身情況來確定教學任務目標,將直接影響到英語教學是否能有效開展。在目前幼師專業(yè)課程安排中,英語是一門公共課,重視不夠,安排的課時、課量與要求標準大大不匹配。所以我們要根據綜合實際情況,既注重基礎又尊重特色,合理規(guī)劃教學任務目標。在此基礎上,充分備課,從而提升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二)發(fā)掘興趣,引導學生的主動反思總結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然而大部分學生對學習并不是出于興趣,而是因為考試要求使然,甚至不少學生對枯燥乏味的單詞感到恐懼。這些問題正是我們教師需要極力去優(yōu)化的,引導學生觀察體驗生活,把單詞對話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
在日常教學中,我們不難發(fā)現,來自于自己親身的生活體驗,學生將會對知識理解更加深刻真切,對英語單詞對話的理解才更加到位深刻,他們才知道這些對話是在生活中如何表達的。所以,我們教師家長要多提倡引導學生在課堂外多實踐運用。通過把簡單英語對話運用到實踐中,既豐富了學生的生活,陶冶了情操,對社會對自然也都有了自己的觀察和體驗,會更加“接地氣”,當然也將大大提升學生英語這門語言的理解,最終提高英語水平。
二、塑造學生學習價值觀,驅動有效學習
提高學生反思能力是一大難題是目前我們大部分學生都缺乏學習價值觀的正確引導,孫中山有“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魯迅有為救國家于水火“棄醫(yī)從文”,而當下教學嚴重缺乏價值導向,學生們往往不知為何為學,家長老師也缺乏價值觀引導,甚至大部分學生過完學生生涯都從沒反思過為什么而學,學習的快樂在哪里。沒有了學習的價值觀,就沒有了反思意識。對于以上難題,本文給出以下改進策略可供參考。
(一)周期性分享名人故事,引領學習價值觀
我們可以發(fā)現,在當下娛樂特別發(fā)達的社會中,不少學生愛“追星”,明星一些言行對他們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比父母老師天天的說教還大。所以我們可以在課堂內外周期性的引入名人故事,小組輪流分享,班級共同交流心得,在英語課堂上,比如可以分享歐美名人故事等等,從而既讓學生走進了這些躺在課本里的名人名家,也更好的理解了知識背后的東西,也被他們的正能量所影響。當然,也可以分享一些關于對求學求知的渴望,愛思考學習,不畏困難的故事,例如“魯迅為了勤讀書嚼辣椒驅寒”等故事,從而起到學習價值觀的引導的作用,進而學會從這些故事中反思自己,對照自身,從而提高自己。
(二)樹立班級榜樣,帶動學習主動性
當然,身邊人的榜樣力量將會更加強大,因為他們都是我們熟悉的同學,他們的一言一行我們都可以看到并模仿。如果班級里出現學習態(tài)度良好、學習愛思考愛總結的學生,一定要選舉出來作為典范,從而引導學生向他積極靠攏。當然,若班級里有表現消極,影響惡劣的學生也可相應的讓同學們給出建議和幫助,從而在班級里營造出愛學習、愛思考總結、互幫互助的良好氛圍。還可以建立學習英語小組,小組內設置組長,小組間進行比拼,把平常課堂設置成“搶分大賽”,設置考試成績、課堂舉手答題、展示情景等為不等分數。每個周、月選舉出優(yōu)秀小組,起到小組榜樣作用,從而活躍班級競爭氛圍。長此以往,相信主動反思學習的價值觀、英語學習成績將顯著提升。
三、反思更新教學方式,優(yōu)化英語教學
我們不難發(fā)現,我們以往的教師單一的書寫、講授方式,學生吸收效果并不理想。特別是在日常職高英語教學中,一些情景對話,如果只是一味的跟讀背誦,學生往往比較排斥。這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他們沒有有趣的體驗,沒有情景可以感受,不能很好的體會對話的感情色彩。這就需要教學借力多媒體,英語教師建立學生感興趣的、新穎易于理解的情景動畫。通過夸張鮮明的畫面、色彩、人物、聲音的演示,把無聲死板的對話具體化、形象化、可視化。在青少年階段,學生的自主學習、反思總結能力相對不成熟。所以,教師的科學指導尤為關鍵,這也對教師的綜合素質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師是知識傳授的源頭所在,教師必須要改變以往刻板教學認知,革新教學方式,不僅是提倡死記硬背英語單詞對話,更要注重學生的生活體驗、觀察引導生活,從而運用到生活中,激發(fā)興趣教學,讓學生對英語都有從情景中、生活中有自己的理解。
幼師專業(yè)學生也尚處在青春期,接納新事物都是興趣導向為主,針對英語教學這一難點,若采納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方式,便會讓小學生喜歡參與課堂,學習積極性提高,進而喜歡上英語。我們要革新教師的教學觀念,精進教學效果。例如在英語課堂上,可以多組織情景演示,創(chuàng)造一個經典對話過程,讓全班同學自由隨機發(fā)揮。這樣我們也許會驚嘆于學生們驚人的演繹力,他們的興趣、活躍思維被也得以被激發(fā)出來。借助這些新的教學方法將會使得學生身臨其境,去體會去思考。通過讓教學方式與時俱進,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反思總結能力,也使得我們教師教學水平更加精進。
在幼師專業(yè)英語教學中,一方面,要從學生直接入手,激發(fā)學生內在價值、興趣驅動,提升學生英語學習有效性;另一方面,從教師間接入手,我們教師也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反思,怎樣的教學方式,怎樣的授課方式,學生會更加感興趣和易于吸收,從而革新教學方式和觀念,運用新媒體等技術,改善學生課堂體驗,從而使得學生愛上英語、愛上學習,我們教師的教學水平也得以精進。最終燃起對英語的興趣,樂于學習,善于學習,最終提高幼師專業(yè)學生的英語教學有效性、英語成績,達到幼師專業(yè)英語教學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文怡.淺析幼師專業(yè)英語教學的原則[J].海外英語,2013(06):28-29.
[2]鄭海燕.關于提高幼師專業(yè)英語教學有效性問題的思考[J].文教資料,2014(18):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