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英
【摘? ? 要】高中物理是理科學習的主要科目之一,在高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引起了師生的重視。高中物理相比于初中物理,從知識的難易程度、涉及面的廣度都有所提升,學生學習物理不像以前那么容易,這也造成一部分學生的落差。本文主要通過對高中物理教學的趣味性進行探究,提出能夠增強趣味性的方法,力圖使高中物理課堂充滿趣味性,保持高中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增加學習高中物理的積極性。
【關鍵詞】高中物理? 趣味性?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8.184
高中物理有著嚴密的邏輯性以及帶有著自然學科的規(guī)律性,學生在學習和掌握上就有著較大的難度,如何激發(fā)起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成為一線教師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筆者通過提出以下幾條對策,以期提高學生學習高中物理的趣味,增強教師物理授課的有效性。
一、新穎的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的趣味
教師在進行物理教學時,可以采用新穎的教學模式增強學生學習的趣味性,教師可以采用小組探究的模式,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思考,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課上以交流互動的模式進行教學。教師除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能力外,還可以在改變原來刻板的教學語言。例如一位教師在講授牛頓第三定律時,一些紀律較差的學生在底下竊竊私語,一般教師處理方式是嚴重批評,但是這位教師卻采用風趣幽默的語言道:“底下有些同學,我說他也說,我停他也停。同學們這是我們所學的什么內(nèi)容???”底下便有學生笑呵呵地答道:“作用力與反作用力?!蹦切└`竊私語的學生注意力也被拉了回來,同學們也對牛頓第三定律有比較深刻的認識。
教師語言的風趣幽默能夠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精力集中,學習效率提高,教師要改變那種單調刻板的語言進行教學,講解定律要有情感的變化。另外,要注意教學語言的趣味性要與科學性相結合,不能只是為了有趣而有趣,要通過語言上的刺激,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總之,物理課要盡量采用新穎的教學形式,改變以往單調乏味的教授,要活躍課堂氛圍,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課堂變得生動有趣起來。
二、利用多媒體提升教學趣味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fā)展,多媒體技術也應用到我們的教學上來,多媒體包含著音頻、動畫、文字、圖畫等要素,使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容易使學生掌握知識,例如在實驗方面,多媒體可以結合教師的語言先對實驗進行一個預先的模擬演練,讓學生能夠形象地看清楚實驗步驟,教師再結合語言講解注意事項,通過多媒體視頻、動畫的呈現(xiàn)形式,強化刺激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
另外,教師通過多媒體制作一些有趣的ppt課件,將枯燥、難以理解的知識點以有趣的圖片、動畫、視頻,予以展現(xiàn),這樣不僅可以增強趣味性,還可以更加生動形象地把知識點予以展現(xiàn),例如教師在講授《機械波的形成及傳播過程》時,學生對機械波的原理比較陌生,難以理解原理知識點,教師便使用flash動畫,對其形成與傳播的過程進行有效的模仿,學生在上課過程中便可以對其進行掌握。多媒體具有的包含知識容量大的特點,可以經(jīng)濟有效地節(jié)約部分時間,將多媒體課件與板書相配合,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最大限度獲得知識內(nèi)容以及知識內(nèi)容的擴展,使得知識系統(tǒng)化,便于學生對知識的吸收。
三、多使用趣味性的物理實驗
物理課是一門自然學科,需要實驗來探究,例如:在學習加速度時,我們使用紙帶實驗。實驗教學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掌握上課內(nèi)容,鍛煉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的能力、觀察事物的能力、透過現(xiàn)象分析事物本質的能力,教師可以通過物理實驗把知識要點融入到實驗過程中,也可以通過實驗來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例如教師在講解《摩擦力》的時候,教師就采取了一個簡單的實驗,讓甲同學左右手分別握干燥的玻璃杯,甲同學輕輕松松就握住了,底下的學生也不以為意,有的學生也躍躍欲試,接著教師找了較為活躍的乙同學也來握玻璃杯,但是此時教師卻用洗潔精進行潤滑,接著讓這位同學帶上膠皮手套,結果這位乙同學險些將玻璃杯打碎,接著教師就問原因,學生不少都反應出來摩擦力和光滑程度和粗糙程度有關系。學生在簡單的實驗中對課本的內(nèi)容就有較深的理解。
教師在設計實驗時,不用局限于課本實驗,有些課本實驗,需要器材,教師需要進行提前準備,往往出現(xiàn)延后的可能性,其實教師可以靈活設計一些較為簡單有趣的實驗,例如在講授《水面張力》時,教師完全可以拿出一盆清水,一根針,將針放在水面上,利用張力使針漂浮在水面上。這些種類似實驗使用器材較少,而且也較為有趣,學生可以多做。教師通過設計趣味性較強的物理實驗,一方面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學生學習物理的趣味。
四、理論聯(lián)系實際,增強物理的趣味性
物理與生活密切相關,許多的物理規(guī)律都是由現(xiàn)實中的生活現(xiàn)象推演出來的,教師在講授物理知識的時候,可以進行聯(lián)系生活實際現(xiàn)象,對此產(chǎn)生聯(lián)想。例如教師在教授《自由落體運動》時說道:“人們普遍認為物體的質量越大,那么下降的速度也就越快,物體的質量越小,下降的就越慢,這樣的例子在實際生活中有沒有呢?”丙同學指出,把一根羽毛從和一塊石頭分別投入湖中,石頭落入水中,湖面已經(jīng)泛出圈圈波紋,但是羽毛還在空中飄,接著教師問學生,丙同學舉的例子是否具有真實性,學生們都表示,贊同這個例子。接著教師說道:“把幾根羽毛綁在石塊上,那么石塊的重量會增大,那么下降的速度是否也會增大?”很多學生此時不在贊同質量越大,下落的速度越快這一觀點,接著教師提問原因,很多學生想到了空氣阻力。教師聯(lián)系生活實際內(nèi)容進行授課,在趣味性引導下,學生發(fā)揮實際生活經(jīng)驗,對問題進行了重新的審視,進行綜合分析,得出相應的結論。
綜上所述,教師在進行高中物理教學時,一定要注重開發(fā)物理學科本身所具有的趣味性,要在上課的過程中,極大限度地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認識到物理學科涉及內(nèi)容的豐富多彩以及具有的實用價值,將理論知識聯(lián)系生活實際,用幽默的話語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教師要在趣味教學的基礎上,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效率。
參考文獻
[1]韓斌.“趣味教學”在高中物理基礎知識復習中的應用[J].物理教學探討,2008(4).
[2]施玉勤.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效率[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