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瀟瀟
摘要:小學教育階段是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基礎(chǔ)的一個階段,學生只有在小學接受良好的教育,才能在以后的學習中對于學習有更多的興趣,也只有在小學就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學習,我國的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才能更進一步。如今由于經(jīng)濟發(fā)展和地區(qū)教育重視度的差異化,小學語文在教學上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質(zhì)量,打造高效課堂是我國教育工作者的心愿。本文從如今小學語文課堂的現(xiàn)狀和如何打造高效課堂進行研究。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現(xiàn)狀;策略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教師常常因為與學生的溝通不夠而導致學生學習存在許多問題,也常常因為學生自主思考的機會很少而導致學生對老師的依賴度過高,在考試和自我解決問題時往往出現(xiàn)不會做,考不好的情況。如何使小學語文課堂變得更加生動,如何提高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熱情,如何改進教學方法以符合學生的需求等等,都是我國教育工作者需要考慮的事情,只有不斷提升教學質(zhì)量,才能更好地教導學生。
一、我國小學語文教學現(xiàn)狀分析
1.學生興趣不高,課堂效率低
小學語文中有許多的課文和字詞需要學生去理解和記憶,這是一個積累知識的過程。但是由于一些老師的教學方式太過于古板,每節(jié)課的講課方式都是一樣模板,學生在聽講的過程中就會對課堂教學失去興趣,從而導致課堂效率的低下。新課改的提出對于語文教學提出了非常多的要求,不僅要讓課堂“活”起來,也要讓學生“動”起來,要合理采取一些教學方式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以更加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吸引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
2.老師與學生互動少,師生關(guān)系疏離
師生關(guān)系的好壞決定著學生是否聽從老師的建議與安排,如今許多老師往往把重心都放在教案的設(shè)計和完成課程目標上,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與學生沒有建立一個良好的關(guān)系。在課堂中,一些老師只管自己講課,把自己認為對學生有用的知識一股腦兒地傳授給學生,并且要求學生一下子掌握,這對于學生來說增加了學習的難度,也容易惡化師生關(guān)系,導致學生不愿意聽和不愿意學。并且,一些老師注重自我的表現(xiàn),便忽略了與學生的互動,學生的思考能力得不到鍛煉,自然課堂效率也得不到提高。
3.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差,課堂氛圍不活躍
學生不管在哪個階段,都需要掌握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只有這樣,才能不斷進步和不斷思考,提高學習成績的同時也能擴展自己的思維。一些老師在課堂教學中由于不夠重視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學生鍛煉自主學習能力的機會少,一些都跟隨老師的安排進行學習,學生自己無法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就導致了一些學生盡管學習努力,取得的成績卻不夠理想的結(jié)果。并且,如果老師在課堂中忽視學生的自我表現(xiàn),課堂氛圍也不會得到活躍,教學效果也不好。
二、打造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措施
1.教師教學幽默有趣,與學生建立良好關(guān)系
要想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就要從教學方法入手進行創(chuàng)新,把學生喜愛的教學方式運用到語文課堂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建立高效課堂。老師與學生的關(guān)系需要老師通過多種方式來改進,要讓學生喜歡老師尊重老師并且逐漸愛上語文這門課程,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通過獎勵、表揚等方式來鼓勵學生更加努力學習,讓學生對于老師有一種親切感,在學習時自然有更多的自信。
例如在《哪座房子最漂亮》一課的教學中,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先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體會課文的歡快愉悅,然后引導學生想象一下農(nóng)村的變化,那些房子是怎樣的,周圍有什么。老師接著放出一些圖片,讓學生看看是否與自己的想法相符,然后一起來學習課文,學習課文的描寫手法,理解疊詞和形容詞的合理應用。最后老師可以讓學生用優(yōu)美的語言描寫一下教室,看看哪個小朋友寫得最好。
2.有效組織合作學習,共同參與課堂討論
老師在教學中,不僅僅要與學生建立良好師生關(guān)系,也要讓學生之間建立良好的合作關(guān)系。在課程學習中組織一些討論,讓學生之間互相交流想法和共同解決問題,并且老師也可以組織一些小比賽,讓學生明白合作和團結(jié)的重要性,以此來促進學生之間互相幫助和共同進步。老師在組織合作學習的過程中也可以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中去,與學生共同完成任務,讓學生對老師有更多的好感,激發(fā)大家學習語文的熱情。
例如在《我愛故鄉(xiāng)的楊梅》一課的教學中,老師在課堂中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一些關(guān)于楊梅的圖片,讓學生認識這種水果,然后通過朗讀文章來加深印象。在教學中可以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了解楊梅的形狀、顏色、味道。老師可以組織學生文章朗讀接龍,看哪個小組讀得最好最有感情,最好的小組予以獎勵,學生的學習熱情通過老師的獎勵會得到有效提高。最后,老師可以讓學生寫出自己最愛的水果,不能直接寫出水果名稱,讀出來讓大家猜一猜是什么水果,增加課堂趣味性。
3.適當提問,發(fā)散學生思維
好的課堂教學少不了提問,提問是聯(lián)系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一天紐帶,提問能夠讓學生對語文學習有更多的思考,并且能夠提高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老師在教學中要采用合適的提問方法,在合適的教學進度內(nèi)對學生進行提問,讓提問能夠發(fā)揮最大的作用,也讓學生的思維得到發(fā)散,從而促進課堂效率的提高。提問要讓學生能夠有所啟發(fā)和思考,也要能夠活躍課堂氛圍,在活躍的課堂中解決問題。
例如在《長城》一課的教學中,老師在課堂中可以首先為學生播放一段關(guān)于講述長城的紀錄片,讓學生大概了解長城的建設(shè)和外觀。然后進行一些字詞的學習,因為觀看了紀錄片所以學生學習起來自然也會更加快速。然后讓學生朗讀課文,想一下文章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以及是如何描寫長城的,學生在進行朗讀時自然也會更加認真,通過自我思考,對于課文自然也就更容易掌握。
總結(jié)
小學語文課堂需要老師進行不斷探索和創(chuàng)新才能使課堂效率得到提高,使學生愛上語文這門課程,在改進教學方法的過程中可以借助信息技術(shù)的便利性,讓教學變得更加生動形象。老師在小學語文課堂中不僅要注重講課的有趣性,也要注重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要讓學生都參與到課堂中來,組織大家一起討論和學習,才能共同進步,有效提升教學效率,打造高效課堂。只有滿足學生的需求,得到學生的喜愛,語文課堂才會有更加活躍的氛圍,學生的成績也才會得到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董炳華.探析如何打造小學語文高效課堂.信息教研周刊.2013 (5) :6-6
[2]張媛媛.淺談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的有效途徑.新課程(小學). 2016 (12)